日前從市農科院獲悉,為加快選育高產優質小站稻品種,市農科院建成京津冀最大規模的智能化水稻育種溫室基地,與傳統露天試驗基地相比,溫室基地具有全天候工作特性,不受自然環境影響,對於縮短育種時間,提高育種質量、降低人工成本等具有重要意義,還可精確鑒定小站稻育種表現型和基因型。
據市農科院作物研究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個智能化水稻育種溫室基地,圍繞遺傳育種目標,從水稻的群體水准、個體水准、分子水准等不同層次進行研究,為遺傳育種提供新理論、新技術、新途徑、新材料,同時還可積極開展遺傳、生理等多學科交叉跨界研究,推動包括水稻在內的多種農作物品種在多方面進行融合融通。
該溫室基地安裝有自然光人工氣候室、人工補光試驗室、智慧溫室、微氣候室、網室、抗旱鑒定室等。這些先進的智慧型控制試驗室,可自動類比不同地區稻田的溫度、光照、濕度以及土壤鹽鹼等自然狀態,通過種植對應的水稻育種試驗新材料,從中觀察其生長情况,以此鑒別育種新材料的具體效能。還能進行水稻優异基因挖掘與創新利用,開展優質化育種研究,進行優質化生理基礎及栽培技術研究等。該溫室基地,總面積4400多平方米,總投資近2000萬元。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