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民政廳社會救助處處長冶成明介紹,建立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制度體系是根據困難程度和致困原因,劃分出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低保邊緣家庭和支出型困難家庭等幾個救助圈層,會同相關部門對這些低收入人口運用不同的救助政策實施兜底保障,形成綜合救助格局。
為此,我省製定《最低生活保障審核確認辦法》,落實新修訂的《特困人員認定辦法》,進一步完善特困人員認定條件,切實做到“應救盡救、應養盡養”。創新發展急難社會救助,對羣衆的緊急性生活困難,通過採取“小金額先行救助”“跟進救助”等管道,提高救助的時效性;逐步取消戶籍地、居住地申請限制,探索由急難發生地實施臨時救助。
同時,加强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及常態化救助幫扶機制建設。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重點聚焦脫貧不穩定人口和邊緣易致貧人口,開展定期核查、定時監測,建立快速發現和響應機制,做到及時發現、及時救助。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機制,强化低保、臨時救助等保障措施,合力解决低收入人口基本生活困難。將走訪、發現需要救助的困難群眾列為村(社區)組織重要工作內容,國家公職人員和承擔羣衆服務工作的企事業單位、基層羣衆自治組織、社會組織等的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發現困難群眾基本生活難以為繼的,應及時報告有關部門。
此外,全面推行“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將低保、特困人員、小額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稽核確認許可權下放至鄉鎮(街道);進一步提高基層社會救助服務能力,簡化工作程式,能通過低收入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取得佐證資訊的,不得再要求申請人提交相關證明材料。簡化稽核審批流程,進一步提升臨時救助效率,急難型臨時救助要在24小時內實現先行救,為困難群眾提供更加方便、更加快捷也更加有效的服務。(趙靜)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