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站礦山退出保護區,為野生動植物“讓路”——
重現的瀑布和登門的大熊猫
雲霧繚繞下的洪雅瓦屋山景區山頂平臺景觀。姚永亮攝(視覺四川)
村民介紹長河電站遺跡。
電站礦山退出瓦屋山自然保護區後,保護區覈心區入口修建了新大門。
核心提示
距離成都180公里的瓦屋山自然保護區森林覆蓋率達99%,空氣品質達國家一級標準,水質達地表水I類標準,是大熊猫、獼猴、紅豆杉、珙桐等3000餘種野生動植物良好的生活家園。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裡一度興起礦產和水電開發熱潮,過度無序水電開發不可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保護綠水青山,瓦屋山自然保護區走上了一條“修復之路”……
草木厚蓋的山體上,筆直開出一道口子,水流飛下,沖進山脚一條小河,擊出隆隆響聲。8月17日,記者走進瓦屋山自然保護區。眼見對岸這道四五米寬的瀑布,洪雅縣林業局林業工程師祝長顥說:“這道瀑布曾因為旁邊建水電站消失多年,4年前電站拆除才重新出現。”
瀑布消失又重現,背後是“電站礦山退出保護區,為野生動植物‘讓路’”的故事。□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王代强文/圖
A曾經的尷尬
過度開發,瀑布消失了動物難覓了
視線從這道瀑布移向一旁,在這條名叫白沙河的河面上,橫排“站”著三個石墩,貼山的石墩上有一個圓孔,另一端山體旁還有一個石頭圍建的“船艙”。“石墩是壓力鋼管的支墩,圓孔就是安裝引水鋼管的,船艙是機房。”洪雅縣國有林場團寶山管護站黨支部書記趙海軍說,這些都是長河電站的遺跡,那邊山腰上還建了職工住房和辦公樓,現在只剩下了幾個臺階。曾經,人們從幾公里外的攔河壩引水到此處山頂,水流從100多米高處沖下,帶動機房內的發電機。
距離成都180公里的瓦屋山自然保護區森林覆蓋率達99%,空氣品質達國家一級標準,水質達地表水I類標準,是大熊猫、獼猴、紅豆杉、珙桐等3000餘種野生動植物良好的生活家園。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裡一度興起礦產和水電開發熱潮,過度無序水電開發不可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瀑布囙此而消失。
“小時候見過這個瀑布。”家住長河電站下游兩公里處的燕遠村村民李萬芳說,兒時最開心的就是在白沙河叉魚。長河電站建成後,白沙河的水淺了一大截。一條條生產道路開闢出來,電站職工進出保護區,曾經時常出現在河邊、菜地的野生動物難覓其身影。
B電站的退出
和野生動物“打照面”成家常便飯
“必須為生態和野生動植物保護‘讓路’。”洪雅縣縣長周代軍說,近年來,洪雅縣投入1.73億元,關停瓦屋山自然保護區內水電站30座、礦山14座,封閉礦洞52個。
趙海軍介紹,幾年前,長河電站機器設備搬出後,留下機房混凝土表面,人們又從幾公里外運來泥土覆蓋了50釐米,種上花草植被。記者看到,機房遺跡上,扁竹根、棕櫚、三菱草等花草已經十分茂盛。對岸瀑布旁邊的樹木中,不時有野猴上躥下跳,玩鬧嬉戲。
“我還救了一隻大熊猫。”李萬芳告訴記者,就在長河電站拆除兩個月後,一隻重病的大熊猫來到他家門口,他立即聯系了林業等部門,將大熊猫送往相關處所得到了及時救治。“動物下山必須路過長河電站,如果電站還在,它肯定不敢下山,走不過來,說不定就在山上病死了。”
如今,和大熊猫、猴子、小麂、紅腹錦雞等野生動物“打照面”,又成了附近村民的家常便飯。
電站礦山退出的同時,洪雅縣還動員幹部群眾8000餘人次,在瓦屋山自然保護區內複綠,共恢複植被338畝,植被恢復率達100%。保護區外,越來越多的村民也逐漸吃上了“旅遊飯”。
C他們的守護
巡護重點從詢問排查轉向“看動物”
穿上迷彩服,帶上彎刀、水壺、速食麵,8月18日上午8點,吃過早飯,團寶山管護站巡護員陳國紅等人又開始進山巡護。保護區內,像他們這樣的巡護員已增配至62人,進行全覆蓋巡護。陳國紅說,“過去電站礦山職工住在山裡,進進出出幾百號人,我們要不停地詢問排查,擔心有不法人員混進來盜獵和破壞生態環境。現在主要是察看有沒有受傷或生病的野生動物,及時提供救助。”
記者看到,保護區覈心區入口處新建了一座大門,門上“禁入”兩個紅色大字十分醒目。“平時都是關著的,只讓巡護員通過。”趙海軍說,保護區還在出入口等重點位置佈置了100多臺監測設備,全天候遠程監控。
此外,保護區在各入山關口設定了花杆,對遊客進行勸返,嚴禁進入保護區覈心區;安排巡護員進家入戶文宣野生動植物保護要求和方法,嚴禁進山打笋。
D更多的舉措
拆建設施恢復植被,多地舉措有了明顯成效
為大熊猫和野生動植物保護“讓路”,不僅是瓦屋山自然保護區在積極推動。記者從省林草局瞭解到,近年來,我省鐵心壓實主體責任,鐵腕推進問題治理,鐵面强化監督管理,在多地推出了相關舉措,並取得明顯成效。
臥龍自然保護區發現保護區緩衝區、覈心區存在違法違規建設設施後,果斷將相關飯店、山莊、漂流點、馬舍、棧道等拆除並進行植被恢復,封堵違規電站取水口和沉砂池,讓河流回歸自然狀態,並向社會發佈禁止一切社會車輛和遊人及其他人員進入保護區緩衝區、覈心區的公告和警示牌。
唐家河自然保護區建設了汙水處理廠兩處、零排放公廁一處。在入口社區建汙水處理廠,全面控制污染源,確保水資源不被污染。保護區內常有巡護人員清理森林和河道垃圾,社區有生態護林員清理林區和河道垃圾。河道實行河長制管理機制,定時不定時地對河道進行監督管理,堅決打擊保護區內生活用水直排行為。
邛海濕地徹底清除網箱養魚以及湖岸吊腳樓,拆除沿岸各類違章建設,恢復月亮灣等八大自然生態景觀,取締邛海機動船,徹底取締燒烤點,完成了環邛海46公里的截污管網建設、湖濱帶30餘公裏濕地生態系統修復工程,恢復造林13.6萬畝,保護修復濕地面積2萬畝。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