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拉貝:曾在南京大屠殺救25萬中國人,晚年貧困,中國給其養老

北京 84℃ 0
摘要:1950年1月5日晚上,德國柏林一比特名叫約翰·拉貝的“納粹商人”在淒涼與孤獨中病故。抵達那天,有無數南京市民趕去迎接他的“到來”,其中還有不少古稀老人、耄耋老人。因為他曾經在南京城陷入無盡黑暗的那段日子裏,冒死救下了25萬中國人,這前來迎接的人中就有當時被他救下的。往後這也成了侵華日軍在南京對中國人民進行過大屠殺的有力罪證。9月20日,德國大使館已經租好了船,停放於港口,用於撤離德國公民。

1950年1月5日晚上,德國柏林一比特名叫約翰·拉貝的“納粹商人”在淒涼與孤獨中病故。一生充滿著傳奇的他,墓碑上並未鐫刻任何關於生平的話,而只是簡單地書有“一個好人,一個不屈的人”!

1997年,他的墓碑被從柏林搬到了南京。抵達那天,有無數南京市民趕去迎接他的“到來”,其中還有不少古稀老人、耄耋老人。因為他曾經在南京城陷入無盡黑暗的那段日子裏,冒死救下了25萬中國人,這前來迎接的人中就有當時被他救下的。

於中國而言,他豈止是一個好人,一個不屈的人?他的名字不僅要被寫進中國歷史中,也同樣該印在中國人的心中!

1937年12月12日,在敵眾我寡境地下,堅守了12天的國民黨軍節節敗退,犧牲無數,只得下令守軍後撤——南京城失守。

翌日,這座城好像就未曾出現過光明一樣,陷入了“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那些日軍好像瘋了一般,以殺人為樂,在南京城裡橫行霸道,燒殺擄掠强奸無惡不作

屍骨漸成山,血流滿山河,如今的我們光是通過文獻,就能覺之膽寒,實在是難以想像當時生活在南京城的同胞們,內心有多絕望!

所以,這時候若有國際友人敢於直面兇殘的日軍,冒死向中國人伸出援手,對於中國人而言,就好比有人一把拉過了一隻腳已經踏過了死亡線他們。這時,約翰·貝拉出現了。

約翰·拉貝,出生於1882年11月23日,德國漢堡市人。1908年因公出差去到了北京,囙此愛上了中國。之後他的妻子也來了中國,婚禮也是在北京舉辦的。工作之餘,拉貝經常帶著妻子一起出門,走走停停看了很多地方,收集了很多照片和繪畫圖冊,還會紛紛做好記錄。

1911年,拉貝找到了新的工作,任德國西門子駐北京分公司會計兼文書,生活越來越好,一切都那麼美好。這期間他也曾離開過中國,但最後他還是選擇了回到中國,因為他早已把中國當做了第二故鄉。

1931年,拉貝第一次去到了南京就被這座城的豐厚文化底蘊所吸引,便同意了分公司經理的安排,選擇在南京工作。他也從那時候開始,以日記的管道記錄自己生活的點點滴滴,便有了《拉貝日記》。往後這也成了侵華日軍在南京對中國人民進行過大屠殺的有力罪證。

與之同行的還有很多德國人,大多都是帶著孩子來中國的,拉貝便想到了孩子們的教育問題。直接將孩子送進中國的學堂是不太現實的,畢竟孩子們基本都不會說中文。於是,拉貝開始計畫在南京創辦一所德語學校。但由於經費不足,他只得向大使館求助。

大使館給出回復很簡單,想要援助不是件難事兒,只要拉貝肯以學校董事長身份,加入“納粹黨組織”就行。已經常年在中國生活了十幾二十年的拉貝,其實對德國國內變化多端的政壇知之甚少,所以當時的他只想到學校,壓根就沒有過多思考便入了黨,很快就得到了的經費。

至此,拉貝的命運也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轉變。

拉貝從1934年,搬到小桃園10號(今南京市鼓樓區廣州路小粉橋1號)後,便一直都住在那裡。因為工作的關係,妻子和女兒長期在北平(民國十七年北京又被改為北平,直到新中國成立,被設為首都時同時更名為北京),只會偶爾來南京和拉貝小住一段時間,所以,往往都是拉貝定期前去北平看望妻女。

1937年的8月,拉貝懷着無比開心的心情出發趕往北平,去見妻女。不料8月16日就在早報上看到了,南京城遭遇日軍飛機轟炸的消息。思慮過後,他做出了驚人的選擇:回南京,以自己“納粹”的身份給予中國人幫助

從北戴河到南京城,他來往很多次,以前兩天時間差綽綽有餘,可這一次他卻花了足足10天。因為南京遭遇轟炸後,一路上都有難民,混亂得不行。

終於抵達小桃園後,拉貝一進辦公室就看到了大使館發來的“撤離”檔案。與之一起來中國的德國工作人員,紛紛都已經收拾好了行李,靜待大使館帶著他們撤離南京。可拉貝始終沒有任何行動,反而開始在自家院子裏修築防空洞。

其實,在德國和日本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後,德國鐵騎雖然沒有踏入中國,但怎樣都算不上“友好關係”。所以,拉貝一個德國人,一個“納粹”人在中國做著這些事,實屬格格不入。

9月20日,德國大使館已經租好了船,停放於港口,用於撤離德國公民。拉貝受到了大使館向發來了最後通知,如果再不撤離將很難離開這裡。朋友們為了帶他走,甚至都想過敲暈他,强行帶他上船。

可無論怎樣,拉貝都不肯離開,始終忙碌在防空洞修建上。為了不讓住所被炸,他找了一塊巨大的布,在畫上了“卐”符號後,撐在院子裏。意在告訴日軍:這裡住的是德國人!

其實最初他想的是,小小院子能够容納十來個人就已經很不錯了,可真當災難來臨那天,人們發現之後只有拉貝這一根救命稻草後,全都拼了命地往裡面湧進,躲進了上面寫著一個巨大的“卐”符號的帆布之下。

一座城那麼大,小小的院子固然無法容納更多人,可明知院子裏已經擁擠到不行時,他還是無法容忍門外的敲門聲和哀求聲,便將兩扇門都打開了。這是他寫進日記中的原話。

於是他聯合南京金陵大學校董事會,開始設立“國際安全區”。基於他的“納粹”身份,他被推薦為安全區的“國際委員會主席”之比特。

想到自己當初這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身份,竟然可以當做“保護傘”去保護更多人,拉貝毫無疑問就答應了。於是在他的帶領下,美國大使館、金陵大學、醫院等等多個地方,都相繼被改為了“避難所”,包括他家共計25個,收納了至少25萬中國人。

從12月13日開始,進入城內的日軍幾乎“見人就殺”,有一天還闖進了拉貝的院子裏。看見拿著上著刺刀的長槍的日本軍,難民們都嚇得不敢有多餘動作。這時候拉貝馬上站到了大家的前面,直接就對著日軍大罵。

還好一切有驚無險,日本兵這時候固然殺心再重,也是不敢招惹德國人的。就這樣,拉貝好像成了那段時間裏,黑暗的南京城裡,唯一的光明。

1938年新年第一天,躲在拉貝院子裏的難民們列隊站好,非常莊重地向拉貝三鞠躬,並附上了一塊大紅綢布,上面寫著“您是幾十萬人活菩薩”!

在南京的所見所聞,拉貝紛紛寫進了日記裏,南京城遭遇轟炸寫了進去,南京人民遭遇大屠殺也寫進了日記裏。所以當同年4月份,因拉貝在華的行為被德國知曉,他被西門子公司迫於壓力召回國後,他將南京大屠殺的資料整理成册,遞交到了時任德國元首希特勒手中。

只是,這些報告並未被公開。至於原因,歷史學者基本都認為,是基於當時德日兩國的聯盟關係,德國當局故意不讓這些資料被世界所知曉。

回國之後的拉貝繼續在西門子公司工作,歷經了那麼多事情的他,好像生活從未有一絲影響。直到二戰結束,曾經高高在上的“納粹黨”變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後,拉貝被西門子公司開除,生活一落千丈。甚至也因為這個身份,他接連遭到了蘇聯和英國的逮捕。

直到1946年6月份,他被證實沒有犯過錯,才得以釋放。

雖然之後他又回到了西門子公司工作,但只能擔任小職員,低廉的收入讓他的生活開始變得十分拮据。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了1948年,一家老小已經陷入了瀕臨餓斃的窘境,餓死好像是遲早的事情了!

那時候通訊不發達,中國也是在1948年才得知拉貝的遭遇,大家心如刀絞。曾經的你,冒死救下25萬中國人,如今晚年的你受難,中國人萬萬是承受不住的。於是南京市人民在得知消息後,馬上就開始募捐,以最快的速度將1億元轉交到了南京市時任市長沈怡手中。經他手中,換成了美元,匯給了拉貝。

因為德國在戰敗後食品管控變得非常嚴格,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食物。於是沈怡托人,動員了好多人,找到了在瑞士的朋友買了好多食物寄給拉貝。並且,沈怡也代表南京城裡的所有人,向拉貝發出了邀請,告訴他如果願意,可以來中國,到南京安享晚年!

想必同樣深愛著南京城的拉貝也感受到了南京人民的真心,只是最後還是拒絕了邀請。因為他已年邁,不想再四處奔波,想好好歇歇了。但後來,他也以另一種管道回到了中國。

1950年1月5日,拉貝離開了。1997年,拉貝的安葬之地被柏林政府徵收,他的外孫女在取得家人同意後,將拉貝的墓碑送到了南京,便有了文章開頭那一幕。

2013年12月,拉貝墓園修繕完畢,南京市政府一次性支付了墓地40年的租金。從那之後,拉貝的墓前不再荒凉,常有人來看他,向他傳達感謝!我想,這些聲音會通過特殊時空,傳到拉貝的耳朵裏吧!也希望,拉貝今生因中國人所受的苦,來世可以全部變成了幸福,伴他左右。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