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宣揚國威,這是我國古代航海史上的巔峰之作。
有這麼一則說法,由於建文帝下落不明,民間一直在傳說他沒死只是逃到海外去了。所以朱棣派鄭和下西洋,一大目的就是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這個說法對不對呢?由於沒有被證實過,我們也不清楚。拋開建文帝,我們來講講今天的主角鄭和吧。
1.貴族少年淪為小太監
鄭和原名叫馬三保,據考證,他是一比特回族的貴族子弟。他的祖上,有一比特是元初名臣、首任雲南省長賽典赤·贍思丁。而且,他還是個好官,深受老百姓的愛戴,死後被元朝皇帝追贈為“咸陽王”。
十歲那年,明軍攻入雲南,大肆擄掠,馬三保同學因為年紀小,腦袋倒是保住了,可命根子卻沒能保住。一夜之間,從貴族少年成了小太監,被分配給了燕王朱棣,連名字都給改了,叫“馬和”。
朱棣
因為太祖朱元璋害怕宦官幹政,不許太監識字,囙此,明朝絕大多數太監都是文盲。不過馬和從小受過貴族教育,文化水准高,自身素質高,也為後來的逆勢改命打好基礎。
後來,朱棣發動靖難之變,馬三保作為貼身太監,緊隨朱棣左右。讀書多就是不一樣,關鍵時刻,馬三保同學總能想出些好點子,替朱棣排憂解難。
在鄭村壩之戰中,燕軍正在危難之際,又是馬三保同學獻出妙計,逆轉了戰局。據說他還親自上陣,率領幾百名騎兵直搗對方大營,幫助燕軍反敗為勝。朱棣大喜過望,就以“鄭村壩”為名,賜姓鄭。就這樣,馬三保同學從馬和,又被改名鄭和了。
2.鄭和第一次下西洋
當朱棣有了派人下西洋的念頭後,他就開始選人。相比官宦,皇帝更信任自己的貼身隨從宦官。
要選宦官當此重任,朱棣基本也不用怎麼選,算來算去,只有鄭和有文化、有知識、有水准,還有謀略。恰好,鄭和自己也願意去。他信仰伊斯蘭教,想借此機會去麥加朝聖。
從規模上看,鄭和船隊是中國古代史上最大的船隊。其實不止是中國,在東亞、整個亞洲乃至全世界,它的規模都是數一數二。
鄭和寶船模型,香港科學館
船隊中最大的“寶船”,長一百五十多米,寬六十多米。寶船還只是船隊的覈心,另有各種輔助艦隻,包括運糧食的糧船、住人的坐船、護衛的戰船,就連騎兵的戰馬也配備了馬船。船上小夥伴,整整兩萬七千多人!
豪華寶船一字排開,鄭和率領著幾萬人,浩浩蕩蕩,帶著大明王朝的夢想,揚帆遠航。
永樂三年也就是1405年,鄭和船隊第一次拔錨起航。從今天江蘇太倉的劉家港出發,開啟了波瀾壯闊的航海之旅,先後到了今天的菲律賓、越南和泰國。
接下來,鄭和船隊離開了中南半島,到達了今天的印尼的爪哇島。離開爪哇後,鄭和船隊穿過麻六甲海峽,一路向西,一直到達了古裡,就在今天印度的西南部一帶。在這裡,鄭和代表明成祖敕封古裡國王為王,圓滿完成了外交任務。
永樂五年,鄭和船隊歷經兩年的航海,回到了南京,這一次航海,不僅開闊了眼界,還還帶回了各國使臣,可謂是大獲成功。
3.鄭和七次下西洋
鄭和第一次航海,成就滿滿,最大的收穫,就是宣揚了大明王朝的名望。這讓朱棣小小的虛榮心獲得了大大的滿足,於是他大筆一揮:再來一輪!
第二年,鄭和再次率領船隊揚帆遠航,這次的任務很簡單,只是護送各國使臣返航。但船隊到達蘇門答臘島,也就是今天印尼一帶時,當地國王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拉住鄭和,說暹羅,也就是泰國欺負蘇門答臘,請天朝上國主持正義。
鄭和不辱使命,成功制服了暹羅國王。當這個地區小霸王對天朝俯首稱臣,其他東南亞的國家蘇門答臘、占城、滿剌加,還有一大幫小國都主動找到了鄭和,說要去南京進貢和朝拜。
所以,鄭和第二次歸來,又帶了許多外國使臣。朱棣對此又是非常滿意,讓鄭和第三次下西洋。
明代沈度作《瑞應麒麟圖》
到了永樂十年,也就是1412年,鄭和第四次下西洋,先到蘇門答臘,然後揚帆西行,途徑印度和阿拉伯半島,一直抵達了非洲國家麻林迪,位於今天的肯雅。這是自古以來,中國官方船隊第一次到達非洲。
在神奇的非洲大陸,鄭和見到了許許多多從沒見過的東西,其中就包括了“神獸”麒麟。也就是當地的長頸鹿。返程時,鄭和就專門帶了一隻長頸鹿回南京。
朱棣欣喜若狂,讓鄭和第五次下西洋去找鳳凰。鳳凰沒有找到,但鄭和依舊帶回了一大批珍奇異獸,比如非洲獅和角馬。
第二年,鄭和第六次下西洋,既是護送幾比特國王回國,也有意探索更遠的航路。這一次,鄭和繞過阿拉伯半島,進入紅海,接近了埃及,接下來又沿非洲大陸南下,到達了今天東非港口、肯雅的蒙巴薩。這地方比前面提到的麻林迪還遠一點點,照例也帶回了大量非洲的土特產,以及珍奇異獸。
經過六下西洋,鄭和成功地將明朝的影響力播撒到東南亞乃至印度沿岸,但不久之後,朱棣就病逝了。鄭和呢,也轉業了,調到南京去當了幾年守備太監。
等到了宣德五年,也就是1430年,鄭和被明宣宗召回,讓他率領船隊第七次下西洋,把明朝皇位傳承的消息告訴各國。
這次航海耗盡了鄭和最後的氣力。在返程路上,鄭和去世,火化後的遺骨安葬在南京牛首山的弘覺寺。一代航海家,就在這裡走到了人生的終點。
4.航海時代的終結
鄭和無疑是我國古代史上最偉大的航海家。在七次下西洋的過程中,鄭和有效地傳遍了大明王朝的影響力,今天印尼的重要港口城市“三寶瓏”,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鄭和雖然擁有强大的軍隊,卻很少使用武力,而僅有的幾次作戰也只是反擊。他告訴世界,中國人是來尋求和平共同發展的,而不是來開拓武力的。鄭和恩威並施的外交手段,同後來燒殺擄掠的西方殖民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梁啟超先生曾感慨說,“鄭和之後,再無鄭和”,歎息中國錯過了發現世界、開拓殖民地的大航海時代。
由Vmenkov,based on the blank map File:Asie.svg由Vmenkov,based on the blank map File:Asie.svg
其實,梁啟超先生這話不完全對。為什麼呢?因為明代的航海活動,並非因鄭和去世而徹底終結。在鄭和去世後的第三年,鄭和的副手王景弘就再次出使西洋,算得上是第八次下西洋。囙此,說鄭和之後就沒有人再航海了,這是有失偏頗的。
但是,明朝國家層面的航海精神確實是消失了。
鄭和以後,明朝官方艦隊再也沒有出現在印度洋,而前面說的王景弘也只是在東南亞轉了一圈,便草草地打道回府。至於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更是沒了中國人的身影。
更不可思議的是,成化年間,有人向明憲宗提議再組織艦隊下西洋,結果大臣們拼命勸阻,據說還把鄭和留下的航海圖給燒了,徹底斷了明朝船隊再下西洋的可能。
為什麼大臣強烈反對下西洋呢?其實,早在鄭和出發的永樂年間,就有人極力反對鄭和下西洋,原因很簡單:太費錢。
我們經常看到一種說法,說鄭和船隊規模龐大,而哥倫布船隊就三條小船,所以哥倫布跟鄭和沒法比。這句話毫無疑問是錯的,因為雙方根本就不能放在一起做比較。
哥倫布等歐洲航海家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發現新大陸,是尋找財富,說白了就是一個探險隊。所以他們的船只就不用太大,人也不用太多,越省錢越好。
但鄭和下西洋就不一樣了,他不是去做生意的,也不是去探險的,更不是去擄掠財富的,相反,他更像一個到處撒錢的人。結果呢,歐洲殖民者空著船到達美洲,滿載黃金白銀而歸;鄭和卻是滿載金銀瓷器、綾羅綢緞出航,帶著長頸鹿回來。
通過巨額的開銷,鄭和籠絡了一大批國家,成就了明朝的東亞霸主地位,也成全了朱棣的虛榮心,但國家財政可就吃不消了。
所以,鄭和七下西洋,既讓中國人開拓了視野,也讓國家和百姓承受了很大的負擔,自然會遭到大臣們的反對。
這也揭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下西洋之所以不能堅持下去,因為歸根結底,它只是一場耗資巨大、還沒有回報的政治工程,既不可能轉變成歐洲大航海的發展模式,也必然會隨著明朝國力的衰弱而走向終結。
但不管如何,鄭和下西洋還是中華民族歷史上華麗絢爛的一章,也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為之驕傲。
編輯|凉山
排版|凉山
路上讀書:全球名校博士30分鐘精讀一本好書。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