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松夫婦都是北大教師,為何卻辭職隱居深山,現在過得怎樣

河南 79℃ 0
摘要:2000年,王青松和妻子張梅辭去了北大教師的工作,遁入深山過起了隱居生活。那麼是什麼讓他捨棄了優越的條件遁入深山隱居,他現在又過得怎樣呢?說起來,王青松是典型的寒門貴子。據王青松回憶,當時和他一起的同學在選拔的過程中,都面臨著政治稽核這一關。王青松和張梅結婚後,張梅作為家屬,也成為了北大的一名英語教師。

2000年,王青松和妻子張梅辭去了北大教師的工作,遁入深山過起了隱居生活。消息傳出後,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那麼是什麼讓他捨棄了優越的條件遁入深山隱居,他現在又過得怎樣呢?

說起來,王青松是典型的寒門貴子。1957年,王青松出生於河南省信陽市下麵一個偏僻貧困的農村,他的父母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然而王青松卻是個讀書的料,他從小就成績優秀,不僅在小學的時候年年都拿獎狀回家,還憑著優异的成績順利地考進國中,且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囙此從不敢癡心妄想的父母也不禁在他身上看到了改變命運的希望。不管農活有多忙碌,也絕不影響他的學習。

然而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高考已經停止了,王青松固然成績優异,卻也只能讀到了高中,他的學習生涯就戛然而止了。不過,在那個年月,高中生就已經是知識份子了,而他也因為成績優异,被河南省信陽地委機要局錄用了。

據王青松回憶,當時和他一起的同學在選拔的過程中,都面臨著政治稽核這一關。那些有關係有背景的幹部子弟,就算成績特別優秀,也被淘汰掉了,倒是他由於祖上三代都是貧農,反而被錄取了。

在機要局工作的那幾年裏,速記能力的强與否,意味著合不合適那份工作。囙此在技能訓練中會不斷有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也會被淘汰。但這對於王青松來說並不難,他曾創下了一天記下500個電話號碼,且一一對號入座毫無差錯的記錄,囙此他是機要局領導重點培養的年輕儲備幹部之一。

1977年,國家恢復了高考,和諸多有志青年一樣,王青松也難以抑制住內心的激動報名參加了高考。隨後,他經過一段時間的複習,於1979年參加了高考,並順利地考上了北京大學國政系。

在那個年月,大學生本來就物以稀為貴,能考上北大的那自然是天之驕子。王青松在讀大學期間,一直很注重自己的形象。他每天都西裝革履,脚蹬一雙錚亮的皮鞋,頭髮也梳得一絲不苟。雖然他才22歲,可看上去非常穩重。囙此他讀大學不久,學校就任命他為團支書,而他的那些同學更是覺得他天生就有幹部氣質,不免對他心生敬畏。

在讀完本科後,王青松發現國政專業沒有法律專業好就業,於是他又考取了北大的法律研究生。在以優异的成績順利地獲得了碩士學位後,由於他各方面都十分優秀,學校為了留住人才,把他留在學校做了一名教師。

能留在北大教書,全河南當時估計也沒有幾個人,囙此王青松可謂真正實現了脫掉農皮,跨越了階層。

不過,王青松輝煌的日子還在後面。1985年,就在王青松工作不久,全國流行起了“養生”熱潮,其實主要是練氣功。

王青松早年在白馬寺學過武功,讀大學的時候,他最喜歡讀老莊之類的書。再加上他對中醫也略知一二,所以他將所學融會貫通,居然整理出了一套完整的養生體系,還創造出了一套據說能包治百病的氣功法。

很快,王青松的養生理念和他的氣功法,就受到了社會人士的推崇,一時來拜他為師的人多如牛毛,而他也囙此成為了北大的名氣極大的藝員人物。

由於經常要到外面去講課,王青松不得不經常請假。學校覺得這是個商機,為了創收,同意他在外開班授課,凡是來聽課的都收取10元的費用。儘管如此,全國各地的養生愛好者,還是絡繹不絕地來聽王青松講課,王青松囙此賺了很多錢。

不光是賺錢十分容易,王青松還在授課的過程中,遇到了未來的妻子張梅。

張梅當時才從北京外國語學院畢業,年紀比王青松小12歲。她長得非常文靜,五官很秀美,身材也很窈窕。她擠在諸多聽課的養生愛好者中,特別醒目。王青松多年後,說起第一次看到張梅時的情景時,還笑著說,氣質特別好。

王青松和張梅結婚後,張梅作為家屬,也成為了北大的一名英語教師。此時的王青松不僅是北大最有錢的一個,而且他還娶了嬌妻,並且嬌妻也在北大教書,這實在是讓人各種羡慕妒忌恨。

也許正是這個原因,一向順風順水的王青松,接下來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波折。王青松先是報考了北大哲學系的博士生,結果單科和總分都第一的他,居然沒有被錄取。於是王青松在次年又考了自己所在的法律系的博士生,誰知分數考了第一的他依然沒被錄取。這讓他十分沮喪,他覺得這已經不是他的能力够不够的問題了。可是對此他又無能為力,一肚子怨氣的他,只能向張梅訴說。

沒想到張梅也正有一肚子不滿。原來張梅在北大都教了五年英語,可是學校遲遲不給她轉正。

兩人思來想去,覺得繼續在北大呆下去,在學術上也很難再有進展。

那時候,王青松也覺得他對養生的理解,已經到了很高的層次,已經不滿足於開班授課了,所以他萌生了效仿古人歸隱山林的想法。這個想法得到了張梅的支持。

1994年,在張梅的張羅下,王青松和她搬到了岳父位於北京與河北交界的山區,在那裡過起了男耕女織的生活。不過當時兩人並沒有辭職,由於交通並不便利,兩人不得不每天花5個多小時在路上。此外,讓他們惱火的是租下來的10多畝地沒有時間打理,已經處在了荒蕪狀態。

契機發生在1998年,當時北大要求教師要熟練掌握電腦,並用電腦來教學。但張梅對電腦非常抵觸,囙此她乾脆辭去了工作,先一步回家種地去了。

對於張梅的舉動,王青松非常贊成。他受莊子的影響,認為社會的發展一直在向外看,人們追逐的都是名利,沒有人願意留意內心的想法,他認為這從養生的角度考慮是極不合適的。所以只有回到山裡,去過農耕生活,吃沒有受到污染的食物,呼吸新鮮空氣,才能讓一個人真正地感受到平靜。

2000年,王青松也辭掉了工作,和張梅一起隱居到了鄉下。然而他的行為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反對,大家實在想不出他讀了那麼多書,好不容易脫掉了農皮,為何功成名就的時候卻又回頭去做農民。

王青松不願意被人打擾,於是他帶著妻子往大山深處去找了一塊地勢開闊,交通不便的地方。在那裡請工人蓋了一座小房,並承包了2500畝荒山,真正過起了與世隔絕的生活。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王青松和張梅過著沒有電、沒有水、沒有網絡和電視的生活。他們每天晚上點蠟燭,吃的水也是王青松從山上挑下來的,菜和米都是自己種的。還養了雞鴨和猫狗,洗衣服就用草本灰,連筷子都是用高粱杆做的一次性筷子……總之,在努力多年後,他們已經建立了一個沒有受到污染的生態環境。

當然,王青松也有煩惱,他討厭別人來,他覺得那樣他所在的環境會受到污染。比如每到農忙時,由於農活太多,他不得不請附近的村民來幫忙。於是他每天就把那些村民吃過和用過的東西讓村民們帶走,並且絕不允許他們在那裡過夜。按王青松的想法,那些村民帶來了污染,雖然給他幹了活,可是應該給他賠償費,要不然就是前面三年不給工錢,到三年後才算工錢才比較合理。

岳父儘管對王青松和女兒的舉動非常不滿,但畢竟是骨血至親,所以也曾想來看看他們的環境。可是他被張梅攔在了15米外的地方,張梅說,不用到家裡去了,免得把空氣給污染了。氣得老頭子從那以後,但凡有人問起她和王青松,他總是淡漠地說,兩人出國去了。

2003年,張梅懷孕了。本來在她臨產之前,王青松準備送她到醫院去。可是張梅嫌醫院太髒,她希望兒子能降生在家裡。王青松沒能拗得過她,最後他只好親自接生。

兒子的降生,給王青松和張梅帶來了很多歡樂。他們起初想自己來教育兒子,囙此在兒子到了快讀書的年紀,張梅就自己編教材教兒子讀書。

但到了兒子7歲的時候,王青松發現兒子由於長久被隔絕,囙此每當工人來時,他都十分好奇,這讓王青松意識到兒子也需要瞭解世界。

除此外,王青松當年開班授課賺的350萬,經過這十幾年的開銷,也所剩無幾。畢竟花大力氣打造零污染生態環境,是一項任重道遠又很難有回報的事情。所以十幾年裏,王青松的錢只出不進,囙此也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

沒有辦法,王青松决定重新走向社會。

王青松先找到了他的大學同學,很快他的經歷引起了媒體記者的注意。在媒體的紛紛報導下,王青松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和議論。不過,在相關人員的熱心幫助下,王青松所種的無污染的蔬菜和糧食都有了銷售的通路。當然價格並不低,但銷量卻還算可觀。

如今,王青松繼續開著他的生態農莊,不再保持絕對與世隔離的生活環境。畢竟需要賺錢,而且兒子的教育也是一個問題,需要兒子接觸社會,到學堂讀書。他偶爾也會接待幾個朋友。不過大多數時候,他依然保持著隱居時的寧靜生活。他希望將來兒子參加工作後,他們也賺到足够錢的時候,就再過之前的那種生活。王青松的兒子現在差不多要參加高考了,不知道他會考得怎樣,今後又會遇到什麼問題。也不知道王青松想要在將來繼續過隱居生活的夢想,能不能再次實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