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29軍宋哲元:我寧願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殺掉這5000俘虜

陕西 66℃ 0
摘要:在北伐戰爭期間,國民黨拿下陝西。在早年,西北地方本就因為自然資源的限制而食不果腹,再加上時局動盪,戰事不斷,那裡的百姓可謂難上加難。1928年宋哲元被任命為陝西省主席兼剿匪總司令。在宋哲元的指揮下,宋哲元方擊斃黨玉琨2000餘人,同時也俘獲了5000人。對於殺還是不殺,宋哲元:“我寧願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殺掉這5000俘虜。”宋哲元於1885年出生在山東趙洪都村的一個讀書人家庭。1907年,宋哲元考入北洋陸軍第六鎮隨營武備學堂。

在北伐戰爭期間,國民黨拿下陝西。在早年,西北地方本就因為自然資源的限制而食不果腹,再加上時局動盪,戰事不斷,那裡的百姓可謂難上加難。

所以,在西北地方用一句話形容就是“何處無土匪,何時不土匪。”

1928年宋哲元被任命為陝西省主席兼剿匪總司令。

在陝西最“諜活”的土匪當屬為禍鳳翔的黨玉琨。在宋哲元的指揮下,宋哲元方擊斃黨玉琨2000餘人,同時也俘獲了5000人。對於殺還是不殺,宋哲元:“我寧願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殺掉這5000俘虜。”

宋哲元

早年經歷

宋哲元於1885年出生在山東趙洪都村的一個讀書人家庭。在這樣熱愛知識的家庭環境下,宋哲元也被潜移默化地影響著。父親宋湘及的學識淵博和才華橫溢都留給了宋哲元,他除了先天條件的優勢,後天也不甘墮落,刻苦學習。

在學成時,也不忘同村人。在他17歲至23歲時,宋哲元在家鄉裏設立了私塾,窮苦人家的孩子對於知識的渴望和對於學費的無可奈何,他對此深有體會,所以他不收因家庭條件而限制念書的孩子的學費,並加以教導,囙此宋哲元在家鄉備受尊敬。

少年時期的宋哲元就體現出异於常人的領導能力,他經常召集同村兒童,用樹杈木棍學武術,排兵佈陣,練步伐,學招式,隊伍賞罰分明。

在這兒,即使小隊伍練的不是系統的招式,不是整齊的步伐,但也可以說得上是軍隊把式的縮影,一樣不落,樣樣齊全,頗有點小軍隊的陣仗。

整齊劃一的二十九軍

北伐絞殺土匪

1907年,宋哲元考入北洋陸軍第六鎮隨營武備學堂。1910年畢業。宋哲元在軍事領域上的才能和卓越見識讓他一路晋昇,並在1911年認識了馮玉祥。

1925年就做上陸軍中將。

1928年,北伐戰爭時,國民黨革命軍拿下陝西。那時,西北地方土匪橫亙在各個位置,尤以黨玉琨為首的土匪更甚,盤踞佔領鳳翔十幾年,燒殺搶奪,無惡不做,百姓無一日之寧。

黨玉琨之部之所以能為非作歹,是因為他之前也當過兵,打過仗,領導過部隊,其老大郭堅因不服管束被西北軍打死,後黨玉琨率領餘下的殘兵到陝西當了個山大王。

這等人可不止貪圖享受和苛索强搜,在部隊的經歷讓黨玉琨深知擴大隊伍和壯大軍事力量的重要性,除了耗費從百姓那裡搜刮來的民膏民脂作為軍資,他還勾結地方鄉紳,對陝西一帶的秦漢古墓進行盜掘,來換取更多的軍資。

致使一部分文物流落外國,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縱使他被貶為千古罪人也不為過。

兇惡的土匪

政府也並沒有放任不管,曾多次派兵剿匪,但這鳳翔城高聳而立於山中,易守難攻,非有智之士不能與之抗衡,無論如何軟磨硬泡也不能讓這“黨跛子”束手就擒。為了肅清土匪,宋哲元被任命為陝西省主席兼剿匪總司令。

一開始,宋哲元不以為然,帶領3萬阿兵哥以尋常進攻的管道爬城硬攻。但這城真不愧為“臥牛城”,像一頭拱著角蓄勢待發的鐵牛,難打,難攻,傷敵一百自損一千的戰況讓宋哲元無法繼續延續老套,他便開始著想良策。

宋哲元一邊在主戰場假意攻取,吸引敵方將士的注意力,一邊在距離城池200米的一處民宅裏開挖道地,道地頂部和兩壁用均木支撐,挖了將近半個月,終於挖到城池底下並在此地擴容到一間房子大小的面積來存放4000公斤的炸藥。

連接電線的炸藥在按鈕一按下的那一刻,城外一千五百門野炮、山炮、迫擊炮一齊向城內打去,兩者結合的轟隆之勢猶如世界末日的雷公巨響,並形成裡應外合,打得個敵人措手不及。

宋哲元

城牆上一、二十丈的大口是宋哲元部耗時半個月之久的結果,也意味著跨進剿匪成功大門的半只脚。這次戰爭,宋哲元大敗敵軍2000餘人,同時俘獲俘虜5000人。歷史上,對於俘虜,大將的做法一般都是教導遣散,或者收歸麾下。

但這位大將可不同,他考慮得比常人多得多。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放虎歸山難保他們不會再次結幫成派狼狽為奸,做盡歹事。

一念之仁便會釀成大禍,為了百姓得安寧,也為了給其餘窺機而動、尋求東山再起的小土匪幫子一個威懾力,讓他們忌憚於宋哲元的處置土匪的管道而自行繳械投降,解散本就不該存在的隊伍。

宋哲元决定坑殺5000俘虜。他說,”我寧願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殺掉這5000俘虜。

“行刑地點設在鳳翔城東八裏的東頭關帝廟鍍金,那裡有一口大枯井,而這口井便是這5000人的頭顱的埋葬之處。

50餘名儈子手接力砍下為數眾多的人質的頭,但有些儈子手看見俘虜臉上求生的欲望和必死無疑的絕望,便於心不忍,這下砍一刀,那下便直接把人踢下去,讓他們不必經受斷頭之痛,在地府也不至於是個無頭鬼。但因為有些劊子手是新手,經驗不够,手臂無力,讓那些可憐的俘虜沒能俐落的走,反而一刀,兩刀,三刀之後才斷。

宋哲元

有些並未完全砍斷的頭顱連著身體倒下枯井,囚犯的皮肉之痛蔓延整個身心,欲死之心更加强烈,井底傳來慘絕人寰的嚎叫,充斥腦神經的疼痛最終讓他們慢慢死去。

這一手段實屬殘忍,但效果立竿見影,殺雞儆猴之效從不令人失望,殘餘各地的小土匪無不聞風喪膽,畏懼宋哲元的心狠手辣便紛紛打消負隅頑抗的念頭,放下武器,回歸平民。

從此,在這片土匪遍地的地方,土匪的踪迹銷聲匿跡,兵匪交戰給百姓帶來的烽火連天、流離失所的狀況也隨之飄散,這片土地隨即恢復了往日不見了的安謐。

經過這一戰,宋哲元名聲大起,褒言非議鋪天蓋地。有人說宋哲元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解决後患,威震四方;也有人說宋哲元對這5000名俘虜趕盡殺絕,未免太過冷酷無情,在這5000名俘虜中也有不少是被黨玉琨強迫抓去的。

在行刑那天,宋哲元和一眾將士正裝坐在關帝廟的門前,在他們的眼前呈現的就是殘酷的殺生,而關帝廟門口卻是一副談笑無間的情景,這或許對於久經沙場的宋哲元來說,是家常便飯。

畢竟成王敗寇,擊殺俘虜的場面他或許也只不過是當場戲看。宋哲元坐在關帝廟門前,一個是古代的武神,一個是近現代廝殺於戰場上的上將,這二者不無有一種異曲同工之妙,武者無情,只不過忠孝於國家和人民。

宋哲元

抗戰名將

1931年宋哲元部隊被改編為國民黨革命軍第29軍,在這之後不久,九一八事變爆發,在事變第三天,宋哲元就率領第29軍的全體官兵向全國發出“抗日通電”。

他堅決表示:“哲元等分屬軍人責在保國,瑾率所部枕戈待命,寧為做戰死鬼,也不願做亡國奴,誓血國恥。”

1933年日軍攻陷承德後,長城各口危在旦夕,宋哲元部的國民黨革命軍第29軍奉命接防喜峰口,日軍全面向喜峰口進攻,日軍裝備精良,飛機大炮轟鳴不斷,日軍一度佔領西側高地。

但經趙登禹、佟澤光、王志邦三旅長率隊組織反攻,在數次白刃肉搏槍口下,終於搶回山頭。經過數日的激戰,在一天晚上,官兵們趁日軍熟睡之際,揮刀殺入日軍的老巢,並炸毀日軍陣地的大炮、輜重和糧布,駐老婆山日軍聞訊後立即趕來支援,雙方在黑幕之中激烈混戰,在中國守軍的合擊下,終於將日軍擊退,殲殺日本3000餘人。

宋哲元

這場戰役命名為喜峰口戰役,是抗戰初期的主要戰爭之一,是國民黨九一八事變以來國民黨在北方戰場的第一次勝利。喜峰口戰役的勝利鼓舞了長城各口的防禦戰爭,激勵了全國人民的抗戰熱情,二十九路軍揮舞著大刀,趕跑了來勢洶洶的日軍,創造了抗戰的奇迹。

二十九路軍咬緊牙關的决心和剛毅果斷的神情是抗日戰爭時期,為保衛祖國而浴血奮戰的將士的真實寫照。日本報紙宣稱:“明治大帝起兵以來皇軍名譽,盡喪於喜峰口外,而遭六十年來未有之侮辱”、“歷次戰役戰勝攻取之聲威,均為宋哲元剝削殆盡。

”天津《益世報》:“十九路軍淞滬一仗,使世界認識了中國人;二十九軍喜峰口的幾仗,使我們中國人還可做人。”

二十九軍大刀隊在喜峰口

功大於過

宋哲元是一名偉大的抗戰英雄,他沒有荒廢自身優越的領導指揮才能,帶領軍隊一次一次取得勝利的果實。

他真正詮釋了什麼叫“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在那個年代,每個人都處於日日夜夜殘忍血腥的生活中,宋哲元作為一部之將,處事決斷殘忍也是無可厚非。

那個土匪橫流的日子裏,被欺壓致死的百姓數不勝數,在無辜的百姓面前,土匪又哪裡來的憐憫。莫以旁觀者的身份去體會當事人的心情。

戰爭年代,死傷常有,我們生活在和平安寧的社會當然不能深刻體會戰爭給人民群眾帶來的極度恐慌。那時候被欺負的人們能怎麼辦,自己的生死都不能掌控,還得去憐憫給你提前死亡日期的人嗎?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