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各路軍閥和蔣介石的南京政府實際上是貌合神離,其中最典型的當屬“雲南王”龍雲。
1927年,龍雲憑藉絕對的武力壓制趕走唐繼堯,自己就任雲南省主席一職。在龍雲大刀闊斧的民主改革下,雲南省的政治、經濟等方面上了一個新臺階,至此雲南進入“龍雲時代”。
抗戰爆發後,龍雲多次拒絕汪精衛的拉攏,投身於抗日洪流。據資料記載,龍雲曾將滇軍組成第六十軍,走出雲南奔赴抗戰一線。結果剛出滇沒多久,第六十軍就遭遇了台兒莊大戰,在這次戰役中,第六十軍奮勇殺敵,損失慘重。
當時,整個雲南省的人口總數還不到900萬,可龍雲卻總共派出40萬滇軍前往抗日戰場,而且是自帶乾糧,沒讓蔣介石政府提供,由此可見龍雲及雲南人民為抗戰作出的貢獻。
龍雲為抗戰作出的貢獻遠不止如此,他還一手操辦了滇緬公路的修建。要知道,當時日本人為切斷國際社會對中國戰場的支援,利用海軍封鎖了中國沿海地帶。面對這種危局,龍雲卻主動請纓,修建滇緬公路,打通西南地區的援華視窗。囙此,無論從那方面來看,龍雲都是當之無愧的愛國軍人,理應得到高規格的禮遇。
但讓人費解的是,抗戰一結束,龍雲就遭遇了來自老蔣的背刺,被迫黯然下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在與蔣介石的十多年交往中,龍雲起初對蔣介石是竭力擁護的,但隨著蔣介石野心的滋長,龍雲也逐漸改變了擁蔣政策。龍雲明白,蔣介石對自己的禮遇絕不是發自內心的,而是為了達到吞併雲南的目的,暫時做出的姿態。再加上龍雲曾多次支持雲南境內的民主運動,這讓蔣介石始終對龍雲懷有戒心,於是二人之間也時時懷疑、處處設防。
確實,在龍雲執政的後期,我黨的地下組織基本沒有遭受過破壞。尤其在蔣介石多次掀起反共高潮之時,龍雲仍避免流血事件的發生。正因為如此,龍雲統治下的昆明也素有“民主堡壘”的美譽。就連美國人也對龍雲大加讚賞,甚至想將龍雲扶持為美國在雲南的“代言人”。
於此種種,最終觸碰了蔣介石的底線,他决心對龍雲採取非常手段,剷除這個不知進退的“雲南王”。
1942年8月,杜聿明率遠征軍殘部回國後,蔣介石將其任命為第五集團軍總司令,命其率軍駐守昆明,開始為解决龍雲做準備。杜聿明對老蔣的心思心知肚明,為防備龍雲出逃,他還在鐵路、通訊方面插入釘子,可謂做足了準備。
杜聿明調集好軍隊後,給龍雲下了最後通牒,要麼主動辭職,要麼就血洗五華山。老蔣這麼強勢,龍雲自然不幹,命令部隊開火。不過中央軍向來強橫,僅靠那龍雲的那點兵力是抵抗不了的,無奈之下,龍雲答應放權,被迫前往重慶。
1945年10月6日,龍雲被迫飛抵重慶。剛下飛機,他就指責蔣介石不厚道,他自問對國家、對地方都沒有對不起老蔣的,可蔣介石卻採取這種手段,未免很過分。一時間,搞得蔣介石頗為難堪,最後還是推出杜律明當替罪羊,撤職了事。
國民政府回到南京後,面對龍雲回雲南的請求,蔣介石不予置否。反而將龍雲軟禁在南京中央路156號,派特務時刻監視,生怕龍雲逃回雲南。在這種情況下,龍雲只得安心度日,靜待時局變化。
1948年,隨著國民黨軍的節節敗退,蔣介石開始做撤離大陸的準備。當時,蔣介石還準備將龍雲等國民黨地方實力派挾持到臺灣,以備不時之需。龍雲打探到蔣介石的心思後,毅然决定逃入虎口,並著手聯系老朋友陳納德。
陳納德在抗戰期間和龍雲素有交情,二者在雲南大後方結下了深厚的友情。1948年12月8日上午9點多,龍雲乘坐早已安排好的吉普車離開住所,前往接應地點。之後,在陳納德的幫助下,龍雲登機前往廣州,到達廣州稍作休息後,龍雲又乘船前往了香港。
幾天後,蔣介石才知道龍雲逃到了香港。雖然盛怒,但老蔣明白此事肯定有美國人的推動,為討好主子,蔣介石還是咽下了這口氣,沒有繼續追殺龍雲。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