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艱苦奮鬥精神增强信仰信念信心

青海 60℃ 0
摘要:會上,中心組主要成員作了交流發言,中心組其他衕誌提交了書面發言資料。中國共產黨適時發佈了《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響亮的提出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等政治主張,立刻得到了各民主黨派的積極回應和衷心擁護。
  編者按

5月13日,省委中心組學習會暨黨史學習教育第二次專題研討會召開,結合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學史增信的重要論述,以學習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歷史為主要內容進行研討。會上,中心組主要成員作了交流發言,中心組其他衕誌提交了書面發言資料。為進一步教育引導全省廣大黨員幹部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堅定信仰、堅定信念、堅定信心,增强“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現將會議發言內容進行摘登,以饗讀者。

  從黨史中感受崢嶸歲月賡續紅色基因

王建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瞭解歷史才能看得遠,理解歷史才能走得遠。”學習百年黨史,既要學習好黨的輝煌成就篇,也要總結好黨的風雨曲折路。從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史中回望來路、尋覓得失,對於錘煉奮鬥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具有重要意義。

  必須始終堅持鬥爭精神。新中國成立後,面臨的國內國際形勢异常嚴峻複雜。黨始終堅持鬥爭、勇於鬥爭、善於鬥爭,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邁氣概,拼來了山河無恙、家國安寧。黨史昭示我們,新中國所有事業都是在鬥爭中誕生、發展、壯大的,要始終增强鬥爭本領,胸懷“兩個大局”,以鬥爭精神深化“三個最大”省情定位,在推進“十四五”高品質發展中育先機、開新局。

  必須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新中國成立後,黨領導全國人民艱辛探索,為當代中國發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制度基礎和物質條件。黨史昭示我們,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要始終毫不動搖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必須始終堅持黨的思想路線。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的思想路線,實現了走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良好開端。黨史昭示我們,黨的思想路線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辯證法在思想建設上的集中體現,要始終堅持實事求是這個黨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做實事求是的表率,在求真上下功夫,在務實上見真章。

  必須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從籌集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到召開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再到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本質都是堅持和弘揚了黨的群眾路線。黨史昭示我們,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傳家寶,要始終從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高度重視羣衆工作、改進羣衆工作、增强羣衆工作,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

  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的領導始終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定海神針”。黨史昭示我們,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是中國人民的選擇,要始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衕誌為覈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以學史悟思想以實幹抓落實

信長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分清主流和支流,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發揚經驗,吸取教訓,在這個基礎上把黨和人民事業繼續推向前進。”這一重要論述為我們學習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歷史提供了根本遵循。學習這段歷史,思想啟迪十分深刻。

  堅持黨的領導是根本保證。實踐充分證明,黨的領導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各項工作取得順利進展的最重要的保證。我們要進一步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增强“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更加自覺維護以習近平衕誌為覈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決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到青海各項工作中去,把青海的事情辦好,讓黨中央放心,讓青海各族群眾滿意。

  實事求是是精髓靈魂。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和曲折發展歷程表明,實事求是是克服教條主義、主觀主義、經驗主義等的利器,是防止“左”和“右”的錯誤的法寶。我們必須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尊重實踐,科學把握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對“國之大者”了然於胸,切實把貫徹黨中央精神體現到謀劃重大戰畧、製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務、推進重大工作的實踐中。

  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是固本之要。社會主義道路的艱辛探索過程也是一部堅持獨立自主、反對霸權主義的鬥爭史。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聚焦落實“三個堅定不移”重大要求和建設打造“四個地”重大任務,謀劃製定中長期發展規劃,研究細化近期行動方案,著力在抓好項目投資、穩定工業運行、挖掘消費潜力、改善營商環境上持續用力,努力在推動高品質發展、築牢生態安全屏障、改善民生福祉上有新作為,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作出青海貢獻。

  艱苦奮鬥精神要永遠發揚。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階段,我們黨和國家歷經重重困難和嚴峻挑戰而都能挺過來,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黨的作風好、黨群關係好、全社會有凝聚力。我們要繼承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寶貴經驗,傳承好“兩彈一星”精神,發揚艱苦奮鬥優良作風,真抓實幹、不圖虛名、不務虛功,堅持鬥爭、勇於鬥爭、善於鬥爭,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多為羣衆辦實事辦好事,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和人民群眾檢驗的實實在在的業績。

  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形成發展和獨特優勢

多傑熱旦

學習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的歷史,深刻感受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人民在革命實踐中的偉大政治創造,其形成和發展經歷了三個重要階段:一是把握大勢適時提出。抗戰勝利後,全國人民、各民主黨派都把中國的希望寄託在共產黨身上。中國共產黨適時發佈了《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響亮的提出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等政治主張,立刻得到了各民主黨派的積極回應和衷心擁護。二是積極探索建立。解放戰爭取得决定性勝利後,建立什麼樣的國家政治體制突出的擺在中國共產黨面前,毛澤東等黨的領導人把握大勢,適時提出了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基本構想,明確了民主黨派在國家政治體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廣泛協商討論的基礎上,1949年9月21日召開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我國新型政黨制度正式宣告建立。三是鞏固提升發展。新中國建立特別是改革開放後我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事業得到長足發展,制度化規範化機制化建設成效明顯。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衕誌為覈心的黨中央全面加强多黨合作事業,中國特色政黨制度的優勢作用日益顯現。

實踐充分證明,這一新型政黨制度完全符合我國國情和實際,其基本內涵概括起來說,就是“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其基本方針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具有鮮明特點和獨特優勢:第一,它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能够真實、廣泛、持久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國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代表少數人、少數利益集團的弊端。第二,它把各個政黨和無黨派人士緊密團結起來、為著共同目標而奮鬥,有效避免了一黨缺乏監督或者多黨輪流坐莊、惡性競爭的弊端。第三,它通過制度化、程式化、規範化的安排集中各種意見和建議、推動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囿於黨派利益、階級利益、區域和集團利益決策施政導致社會撕裂的弊端。

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构,要堅定不移貫徹落實好這一政黨制度,積極搭建平臺、創造條件、提供保障,支持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人民政協更好履行職能、發揮作用。

  以“四個必須”推進青海現代化建設

吳曉軍

學習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對於正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成與發展,增强“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推進青海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一、必須堅定制度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體系。推進青海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創新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制度,持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把制度優勢轉化為地方治理效能。

  二、必須賡續精神譜系。我們黨之所以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因為有獨有的偉大精神譜系。推進青海現代化建設,必須傳承好“兩彈一星”精神、“五個特別”的青藏高原精神、玉樹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精神,發揚“登高望遠、自信開放、團結奉獻、不懈奮鬥”的新青海精神,不斷挖掘富有鮮明時代特徵的新精神,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

  三、必須把握發展機遇。誰認識機遇早,誰順應機遇快,誰就能掌握主動、贏得先機。推進青海現代化建設,必須在融入國家發展戰略中找准機遇、把握機遇、用好機遇。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產業鏈,努力使青海成為國內大循環的戰畧迴旋空間、國內國際雙迴圈的戰畧縱深支點。著力建設和打造“四地”,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推動能源、產業和生活方式等各領域的全面、深刻、系統性變革,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四、必須增强風險意識。前進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向著偉大復興越走越近的時候,越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越要有安全發展的戰畧定力。推進青海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維護政治安全放在首位,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切實維護經濟安全,實現關鍵領域安全可控。切實維護生態安全,堅定不移當好“中華水塔”守護人,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解决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繼續前進

公保紮西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的民族工作以實現真正的民族平等為原則目標,大膽探索、創新實踐,開闢了各族人民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光明大道。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促進各族群眾共同富裕、促進各族人民大團結,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决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

  一、偉大實踐開啟了黨的民族工作新紀元。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中國民族問題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民族平等的方針政策,組織開展了中央民族訪問團、民族識別、確立民族區域自治等一系列開創性工作,終結了舊中國民族壓迫、紛爭的痛苦歷史,極大地增進了各族群眾的情感、融洽了民族關係,成功解决了前人從未處理過、長期懸而未決的問題。尤其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成為正確處理民族問題的一大創舉,成為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選擇。

  二、認真汲取正確解决民族問題的寶貴經驗。探索實踐中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尤須銘記。放眼世界,我國的民族工作做得最成功、經驗最寶貴,這是我們開拓前進、開創新局的重要法寶。要堅持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增進各族群眾福祉作為民族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把凝聚人心作為民族工作的根本,把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祖國統一的人心防線築得堅而又堅、實而又實;要始終堅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務,全面貫徹落實好民族區域自治法,維護各民族團結進步、保障各民族合法權益。

  三、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解决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繼續前進。青海多民族聚居、多宗教並存、多文化交織。新征程上,我們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决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汲取歷史經驗、積極開拓進取,創新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路徑,創新支持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的管道,創新促進交往交流交融的途徑,創新深化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載體,創新加强民族工作的保障,全力推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省建設,書寫新時代青海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新篇章。

  黨的優良作風是取得偉大成就的根本保證

滕佳材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在黨的領導下,我們國家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並在此基礎上開始了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艱辛探索,取得了世所矚目的偉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培育並堅持了一整套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回顧這一時期,可以說黨的優良作風是取得偉大成就的根本保證。

 一、偉大成就的取得在於堅持艱苦奮鬥優良作風

這一時期,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用不長的時間就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這離不開黨和人民始終堅持艱苦奮鬥優良作風。學習這一時期黨的歷史,就要汲取和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和作風,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努力創造新的更大的輝煌。

 二、偉大成就的取得在於堅持求真務實優良作風

這一時期,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摸著石頭過河”,實現“三大改造”、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等,這離不開黨和人民堅持求真務實優良作風。學習這一時期黨的歷史,就要汲取和發揚求真務實的精神和作風,掌握真實情况,把握客觀規律,踏踏實實把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貫徹落實好。

  三、偉大成就的取得在於堅持依靠人民優良作風

這一時期,我們黨通過依靠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這離不開黨始終堅持依靠人民優良作風。學習這一時期黨的歷史,就要汲取和發揚依靠人民、密切聯繫群眾的精神和作風,始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四、偉大成就的取得在於堅持自我革命優良作風

這一時期曾出現嚴重曲折,但我們通過糾正錯誤實現了在曲折中不斷發展,這離不開黨始終堅持自我革命優良作風。學習這一時期黨的歷史,就要汲取和發揚自我革命的精神和作風,堅決同一切可能動搖黨的根基、阻礙黨的事業的現象作鬥爭,把我們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從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歷史中汲取奮發前行的磅礴力量

李傑翔

通過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學習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歷史和《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决議》,深刻認識到,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是一段在曲折中發展、在挫折中前進的艱難歷程,既取得了輝煌成就,也遭遇過嚴重挫折,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經驗、提供了深刻教訓。我們必須汲取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堅定不移向以習近平衕誌為覈心的黨中央看齊,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切實增强“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固本培元、正本清源、守正創新,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一、充分認識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偉大成就,持續固本培元。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歷史,是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導下,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取得巨大成就的歷史。我們必須充分認識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偉大成就,不斷築牢中國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的源和本,不斷激發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信心和動力。

  二、客觀分析評估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曲折,堅持正本清源。從新中國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結束,是我們黨領導人民艱辛探索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道路的歷史時期,雖然經歷了嚴重曲折,但也取得了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我們要努力從黨走過的風雲激蕩的歷史中、從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長期實踐中,深化對黨的信賴,堅定對黨的領導的信念。

  三、在新時代不斷把黨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堅持守正創新。我們要繼續保持徹底的革命精神,同一切弱化黨的領導、動搖黨的執政基礎、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行為作鬥爭,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覈心。要時刻保持“趕考”的清醒,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謙虛謹慎、艱苦奮鬥,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要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繼承和發揚勇於自我革命的優良傳統,牢記初心使命,永葆生機活力,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堅持和加强黨對組織工作的全面領導

 王宇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强黨的組織建設,根本目的是堅持和加强黨的全面領導,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堅強保證。”鮮明闡釋了組織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組織工作在黨領導人民建立和鞏固人民政權、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行程中,為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人民政權的鞏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但由於這一時期黨的政治路線出現錯誤,黨的組織工作也經歷了特殊的曲折發展歷程。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的組織工作的曲折歷程啟示我們:第一,黨的組織路線是為政治路線服務的,沒有脫離政治路線的組織路線,也沒有脫離組織路線的政治路線;只有正確的政治路線,才有正確的組織路線,才能把我們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第二,必須始終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不動搖,緊緊圍繞正確的政治路線謀思路、定措施,出實招、破難題,建機制、抓落實,使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服務黨的政治路線更加科學、更加精准、更加有效。第三,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什麼時候黨的領導堅強有力,黨的組織事業就興旺發達;什麼時候黨的領導缺失缺位,黨的組織事業發展就無從談起。第四,勇於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我們黨最大的優勢。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够在危難之際絕處逢生、失誤之後撥亂反正,就是因為我們始終堅持實事求是,不斷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在一次次反躬自省、糾錯革弊中實現自我革新和淬煉提升。

學史明志,知史勵行。邁上新征程,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必須始終把堅持和加强黨的全面領導作為根本原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牢牢把握組織工作的正確方向、基本思路、重點任務、主要舉措、方法路徑,不斷提高組織工作服務大局、服務中心的質量和水准。

  把握歷史趨勢遵循發展規律以高品質黨辦工作推動青海高品質發展

於叢樂

  從歷程角度講,雖然革命建設有曲折,但實現前進上升是歷史趨勢

新中國成立後,黨帶領人民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完成了向社會主義過渡、建立了完整的工業體系。但是,與前進相伴的是曲折。在曲折中實現上升,得益於我們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全面確立社會主義制度。我們要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看任何問題、作任何決策、抓任何工作都要常懷“國之大者”,切實增强“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堅定的不變應對時勢變化,只有這樣,我們才有信心、有底氣在民族復興征程中披荊斬棘、行穩致遠。

  從結果角度看,雖然艱辛探索有失誤,但取得巨大成就是不爭事實

探索的歷程充滿艱辛,前進的道路伴有曲折,雖然有路線製定中的相對“左傾”、革命建設中的暫時徘徊、治國理政中的階段性失誤,但是這一時期黨的指導思想是繼承發展的,國家的上層建築是夯實穩固的,取得的建設成就是積極巨大的。在失誤中取得巨大成就,得益於主觀符合客觀、把握了革命建設的規律。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領袖思想,把握發展規律性、保持政策穩定性、激發羣衆創造性,奮力推進“一優兩高”,同各族幹部群眾一道續寫青海篇章,為全國發展作出青海貢獻。

  從現實角度說,雖然服務保障有壓力,但勇於擔當作為是職責所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届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是青海新發展階段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當前,在省委領導下,主動承擔壓力,持續增强動力,積極凝聚合力,推動貫徹落實、推動高品質發展是黨辦工作的主題主線。要把好政治方向,當好風向標、把關人,在辦文、辦會、辦事中體現黨辦的政治價值。要做好服務保障,當好智囊團、參謀部,以可能達到的最高標準服務發展、服務決策、服務落實。要抓好貫徹落實,當好催化劑、監督員,全線貫通落實黨中央及省委決策部署“最先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

  以史為鑒悟思想凝心聚力譜新篇

馬吉孝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導下,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並取得巨大成就,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實際相結合,獨立自主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實現中國夢提供有力保障。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堅持用中長期規劃指導經濟社會發展,五年一個臺階,十年一個飛躍,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綜合國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創造了世所罕見的“兩大奇迹”,用中長期規劃指導經濟社會發展成為黨治國理政的一種重要管道。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主要任務是確保黨中央和省委關於“十四五”發展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充分發揮中長期發展規劃的指導作用。

新中國建設時期,黨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要充分發揮群團聯系羣衆緊密的優勢,組織廣大勞動羣衆緊緊圍繞推進“一優兩高”、守護地球“第三極”、培育“四種經濟形態”、建設“五個示範省”建功立業。

新中國建設年代,是困難重重、艱苦奮鬥的年代,是一個英雄輩出、精神昂揚的年代,形成了具有特定內涵的創業精神和時代精神。新時代是幹出來的,全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要引導廣大勞動羣衆繼承和發揚革命精神、創業精神,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和新青海精神,依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科學勞動、創造性勞動播種希望、收穫果實、開創未來。

  弘揚艱苦奮鬥精神推動工作創新發展

訚柏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發揚艱苦奮鬥精神,不斷探索創新,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為後來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了堅實基礎、提供了寶貴經驗;我們黨錘煉、培育、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大慶精神、紅旗渠精神、焦裕祿精神、雷鋒精神和“兩彈一星”精神,為中華民族創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艱苦奮鬥精神引領下,全國各族人民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艱難困苦,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學習回顧這一時期黨的歷史,就是要科學把握、深刻領悟艱苦奮鬥精神的深厚意蘊,不斷從中汲取繼續前進的力量,引領我們以必勝的信念投入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實踐中去。

  一、弘揚艱苦奮鬥精神,必須强化憂患意識。無論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如果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就難以自立自强、發展進步和興旺發達。政法機關要賡續艱苦奮鬥、銳意進取的精神,從經驗和教訓正反兩方面深化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黨執政規律的認識,樹立大歷史觀,强化底線思維,增强憂患意識,增强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始終保持鬥爭精神和鬥爭準備,守護好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

  二、弘揚艱苦奮鬥精神,必須勇於自我革命。勇於自我革命是持之以恒永葆艱苦奮鬥精神的根本保證。政法機關必須始終把“三個絕對”作為第一政治要求,要以正在開展的教育整頓為契機,堅持刀刃向內,敢於刮骨療毒,不斷自我革新、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永遠保持先進性、純潔性,永葆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政治本色。

  三、弘揚艱苦奮鬥精神,必須堅持群眾路線。只有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在全社會宣導和樹立艱苦奮鬥精神,才能創造出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強大動力。在政法工作實踐中,必須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政法工作各領域全過程,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永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樹立正確黨史觀堅定崇高理想信念

陳瑞峰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為中國發展富强、中國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堅實基礎,實現了中華民族由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重溫這段歷史深刻感受到,道路決定命運,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不容易,必須堅定不移走下去。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取得的思想成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提供了重要來源。以毛澤東衕誌為覈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許多重大理論和認識問題,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思考和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寶貴的思想成果,其中許多思想為黨的十一届三中全會後重新進行的全面而卓有成效的探索,打下了一定基礎。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出現的曲折失誤,為開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供了重要啟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開創的,但也是在新中國已經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並進行了20多年建設的基礎上開創的。要客觀對待和正確評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探索實踐,分清主流和支流,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發揚經驗、吸取教訓,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

  社會主義建設積累的物質條件,為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礎。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使古老的中國以嶄新的姿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弘揚新青海精神,堅定不移走高品質發展之路,堅定不移做“中華水塔”守護人,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感恩奮進、拼搏趕超,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不斷繼承和發揚熱愛青海的光榮傳統

劉格平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消滅一切剝削制度,推進了社會主義建設。這一時期,省軍區及前身1軍參與解放青海、保衛青海、建設青海,用犧牲奉獻詮釋了人民軍隊宗旨,用青春熱血譜寫了報效國家、建設青海的壯麗詩篇,生動唱響了軍愛民、民擁軍的高原讚歌。

  熱愛青海就要始終强化宗旨意識。解放初期的青海,滿目瘡痍、百廢待興。1軍及省軍區在建黨建政、剿匪平叛的同時,抽調大批指戰員投入生產建設,很快就穩定了社會、發展了生產,讓貧苦的農牧民羣衆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感悟這段歷史,我們必須堅定人民立場,真正搞清“來自誰、為了誰、依靠誰”,深刻認識“兵民是勝利之本”的規律沒有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丟,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性質宗旨,確保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

  熱愛青海就要持續鞏固軍地團結。當好戰鬥隊、工作隊、生產隊,是我軍性質宗旨的集中體現。省軍區官兵視人民為親人、把青海當故鄉,始終利用自身資源和優勢,積極參加和支援地方經濟建設,戰一線反恐維穩、進災區搶險救災、上高原送醫治病、入寺院聯建聯管、促團結解難幫困,有效發揮了“三隊”作用。感悟這段歷史,我們必須鞏固新時期軍政軍民團結,以“六聯建”活動為抓手,助力做好鄉村振興、幫學興教、醫療扶持等工作,把人民軍隊愛民為民的形象根植到全省各族群眾心中,不斷譜寫軍民大團結的時代新篇。

  熱愛青海就要不斷端正價值追求。軍人就意味著犧牲奉獻。解放青海時期,1軍剿馬匪、平殘餘,近3000名官兵壯烈犧牲;建設青海時期,省軍區歷代官兵用青春丈量雪山的高度,用奉獻書寫人生的境界,先後有196名英烈長眠雪域高原。感悟這段歷史,我們必須進一步端正價值追求,大力弘揚“老高原”精神和“新青海”精神,熱愛軍營、紮根高原、建功青海,堅持人民利益至上,用犧牲守護生命、用奉獻托起安康,甘願為人民貢獻一切、犧牲一切,始終彙聚起發展前行的不竭力量。

  傳承發揚寶貴精神勇擔使命砥礪奮進

王黎明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的偉大奮鬥歷程和寶貴精神財富,不斷激勵鼓舞我們築牢信仰之基、砥礪政治品格、汲取信仰力量,以真抓實幹、埋頭苦幹的務實作風,為青海“十四五”開局起步貢獻力量,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慶祝建黨100周年。

  感悟黨史偉力,不斷提高“政治三力”。要深刻感悟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青海廣大農牧民羣衆,走出民生凋敝、經濟蕭條、蠻荒落後的半封建半農奴制社會,走向團結奮鬥共建美好家園新時代偉大的力量,從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曆史中吸取經驗,不斷提高科學把握形勢變化、精准識別現象本質、清醒明辨大是大非、有效抵禦風險挑戰的政治判斷力,切實强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衕誌為覈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領悟力,始終堅持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的政治執行力。

  弘揚偉大精神,敢挑重擔履職為民。要以此次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傳承弘揚偉大的“兩彈一星”精神、三線建設精神、青藏高原精神和尕布龍赤子精神,始終堅定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崇高信念,紮根高原、艱苦奮鬥,深入開展“我為羣衆辦實事”實踐活動,實實在在為企業和企業家排憂解難、真誠服務,著力破解工業經濟面臨的產業結構偏重、發展關聯度低、民營經濟偏弱、創新人才偏少等瓶頸制約,多措並舉促進工業經濟轉型陞級,加快構建具有青海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銘記歷史啟示,勇擔使命砥礪奮進。要從抗美援朝戰爭中汲取精神動力,牢固樹立底線思維,保持定力、堅定信心,正視我省在推動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難問題,有效破解省屬國有企業生產經營困境、深化改革面臨的衝突問題以及不容忽視的金融風險,頂住壓力、迎難而上,不畏艱難險阻,扎實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精准施策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持續高品質籌辦好“青洽會”,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和推動工業經濟加快實現高品質發展。

  把握規律本質用好經驗啟示

張光榮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和國家事業在艱難探索中曲折發展。這段時期的經驗教訓,對於我們黨領導人民不斷奪取新的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著深刻啟示。

  第一,必須正確認識和把握社會主要衝突。黨和國家事業能不能順利發展,同我們黨能否準確認識和把握社會主要衝突,製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息息相關。進入新時代,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和把握社會主要衝突的“變”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情“不變”之間的辯證關係,把握階段特徵、保持戰畧定力,著力解决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二,必須堅持和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使人民群眾在經濟上和政治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獲得感,極大激發了億萬人民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熱情。歷史證明,人民群眾一旦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就會煥發出無窮無盡的智慧和力量。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我們必須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發展更加廣泛的人民民主,充分調動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人民當家作主銘刻在新時代的奮進歷程上。

  第三,必須堅定走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事實充分證明:“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衰則國家亂”。今天,全面依法治國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更好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管道,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係、規範社會行為,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第四,必須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勇於正視錯誤,不斷進行自我革命,是我們黨的可貴品質、偉大之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面對更為複雜艱巨的風險、挑戰與考驗,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持續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實踐創新,不斷增強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永遠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最可靠的主心骨。

  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奮鬥歷程及啟示

馬偉

  一、實現了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實現了中國高度統一和各民族空前團結,標誌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偉大勝利,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了新民主主義理論,勝利完成了繁重的社會改革任務,進行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迅速恢復了在舊中國遭到嚴重破壞的國民經濟,開展了各項建設事業,提出了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隨著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基本建立。

  二、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艱辛探索。黨領導全國人民完成了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的轉變,實現了我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成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基本制度基礎。這一時期,黨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的報告中提出,調動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强大的社會主義國家。黨領導人民進行了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實踐探索,取得了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在農業、工業、交通、基本建設和科學技術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重要成果。

  三、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成提供了寶貴經驗。歷史證明,建設社會主義,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域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按客觀經濟規律辦事,使生產關係的變動適合生產力發展水准;必須正確區分和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衝突,不能搞階級鬥爭擴大化;必須加强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堅持在法治軌道上調整社會關係、規範社會行為、解决社會矛盾;必須堅持改革開放,有效解決體制性障礙、結構性衝突,持續完善生產關係,不斷提高生產力水准。

  認真學習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時期黨史做好“兩彈一星”精神的傳承人

尼瑪卓瑪

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奮力推動偉大社會革命和自我革命,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開啟了宏偉的社會主義建設行程。這一時期,在廣袤的青海大地上,形成了偉大的“兩彈一星”精神,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攀登的“兩彈一星”精神永久地鐫刻在青海大地上、譜寫在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中。黨員幹部要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接受教育洗禮,做好“兩彈一星”精神的傳承人。

  一、要做對黨忠誠的傳承人。對黨無比忠誠的信念是完成“兩彈一星”研製工作的最重要精神力量保證。對黨的忠誠源於對信仰的堅守,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確保對黨的絕對忠誠。

  二、要做無私奉獻的傳承人。“兩彈一星”的研製史,既是奮鬥史,也是奉獻史。黨員幹部要强化奉獻精神,培養樂於奉獻的胸懷,培養為黨為國為民的高尚節操,塑造無私奉獻的品格,始終將黨、國家和民族的長遠利益作為最高追求,以實際行動體現愛黨之情、報國之志、為民之心。

  三、要做砥礪奮鬥的傳承人。與研製“兩彈一星”的時代相比,艱苦奮鬥有了新的時代內涵。黨員幹部要付出艱辛努力,接續奮鬥,堅定不移推進高品質發展;要堅持一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要築牢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堅定不移做好“中華水塔”的守護人。

  四、要做自强自信的傳承人。自强自信是克服困難、奪取勝利的强大精神力量。黨員幹部要感悟思想偉力,深入理解把握領袖思想的科學性真理性;要感悟偉大成就,深刻認識黨對國家民族的偉大貢獻,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要從“兩彈一星”精神中感悟力量,在推進“一優兩高”戰畧實施、建設“五個示範省”的新征程中,彰顯黨員擔當、履行黨員責任,書寫無愧於黨、無愧於祖國、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時代的新篇章。

 [1] [2] 下一頁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