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兩化融合成果豐碩。8月23日,2021中國國際智慧產業博覽會製造業數位化轉型高峰論壇發佈了《重慶市兩化融合發展數據地圖(2021)》(以下簡稱《數據地圖》)。《數據地圖》顯示,2021年重慶市兩化融合發展水准達到60.7%,高於全國平均水準5個百分點。
國家工業資訊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小龍表示,《數據地圖》以《工業企業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評估規範》國家標準為依據,基於重慶市兩化融合評估診斷和對標引導工作,深入挖掘企業兩化融合評估數據,全面剖析了重慶市企業兩化融合發展現狀、發展重點、價值成效、特徵模式以及發展趨勢,為重慶市“十四五”時期推動兩化融合發展提供決策參考。
兩化融合發展水准
已連續5年位於中西部第一
兩化融合是指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數據地圖》顯示,“十三五”時期,重慶市兩化融合發展水准連續5年位於中西部第一。2020年,重慶市兩化融合發展水准為59.2%,位列國內第一梯隊,為中西部第一。
“夯實基礎、深化應用、創新突破”,何小龍用這12個字來說明“十三五”時期重慶市兩化融合整體呈現的發展態勢,“配套政策給力,加上企業主動實踐,讓重慶連續多年兩化融合發展成果豐碩”。
從區域融合水准來看,渝北、九龍坡、渝中、江北、沙坪壩融合發展水准超65%,“一區兩群”協同發展態勢明顯。
從企業融合水准來看,2021年,重慶市大型企業、中型企業、小型企業兩化融合水准分別為64.6%、57.5%和55.3%,較上年同規模企業平均水準分別高出3%、5.1%和4.1%。相較於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准增幅超過4%,與大型企業差距收窄,大中小企業協同趨勢明顯。
“這說明重慶市企業兩化融合向更高階段發展的基礎不斷夯實,兩化融合綜合能效進一步凸顯。“何小龍表示。
兩化融合彙聚新動能
五大行業發展成效顯著
重慶為何能取得如此好成績?何小龍認為,這主要得益於重慶在數位化、網路化、智能化和發展新模式等方面不斷探索——
數位化方面,主要體現在生產、研發、管理環節數位化基礎不斷夯實;
網路化方面,這主要得益於深化推進“互聯網+先進製造業”;
智能化方面,14.2%的製造企業,初步具備探索智慧製造基礎;
新模式方面,新技術的應用,為製造業向“製造+服務”“產品+服務”轉型陞級注入新動能。
“重慶市作為製造業重鎮,近年來,正逐步凝聚新常態下的兩化融合發展新動能,强力支撐結構調整、動力轉換,為新一輪發展注入強勁、持續的增長動力。”何小龍表示,這主要表現在重慶汽車機車、電子資訊、裝備、資料化工、醫藥等五大行業發展成效顯著——
汽車機車行業實力雄厚,行業規模領先。2021年上半年,汽車產量增速較全國增速(24.2%)高出近一倍,機車產業同比增長17.3%。
電子資訊產業配套完善,增長勢頭強勁。2021年上半年,電子電腦和手機產量增速均高於全國,電子電腦產量占全國的22.4%,手機產量占全國的8.2%;
裝備行業呈現龍頭帶動,在雷射製造裝備、成型製造裝備、環保裝備、軌道交通裝備等高端製造業領域具有一定領先科技;
資料化工行業發展擁有資源優勢,形成多資料多產品多園區的石化產業鏈;
生物醫藥產業正由“打基礎、建平臺、增後勁”向“求突破、上臺階、大發展”階段邁進。
四個方面重點發力
全面提升企業數位化水准
“十四五”時期,重慶如何加速兩化融合發展?《數據地圖》建議,從四個方面重點發力,深化工業互聯網、工業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資訊技術與製造業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融合應用,持續推進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全面提升企業數位化水准。
一是以雲端遷移為主線,推進中小企業數位化陞級。即針對不同行業形成輕量型、通用型解決方案,增强中小企業上雲積極性和主動性,助力企業進一步綜合共亯內外部資源,探索新的業務模式和發展管道。
二是以工業互聯網為抓手,推動工業企業深度應用。引導支持工業企業與垂直領域軟件服務商深度合作,推進行業共性工業知識和經驗的研發、積澱和軟件化轉化。組織製定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指南,培育協同設計、協同供應鏈管理、產品全生命週期管理、供應鏈金融等平臺應用新模式。
三是以智慧製造為突破口,賦予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支持企業加快生產設備數位化陞級,開展智慧製造單元、智慧產線、智慧車間建設,開展基於大數據的產品生命週期管理、用戶需求挖掘和智慧服務等應用創新,推廣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共亯制造等新模式新業態。
四是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為依託,營造開放共亯生態體系,推動產學研聯合和技術創新。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