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3月,60萬太平軍殺進南京,改名天京,作為太平天國首都。隨後,向榮率17000八旗、綠營混編,組建“江南大營”,駐紮南京城東孝陵衛;欽差大臣琦善、勝保,率12000餘八旗、綠營,組建“江北大營”。兩大營任務是:圍攻天京,封锁太平軍東征、北伐,確保京師與東南財稅重地安全。
相對而言,“江南大營”力量更强大,統帥向榮、悍將張國梁、秦如虎、馮子材等,都不是泛泛之輩。此外,“江南大營”還培養出一堆間諜,讓他們混入天京城內,挑起事端,配合清軍攻取城池。“江南大營”間諜,以張炳垣為最出名:策反3000餘人,臨死前還讓楊秀清“誤殺”34人,後被車裂。
01、張炳垣混入天京,開啟破壞之旅
張炳垣,又名張繼庚,江蘇南京人,官宦之家子弟。1853年3月,太平軍圍攻南京,張炳垣組織團練武裝,沖入城內配合清軍守城,殺害不少太平天國將士。南京陷落後,張炳垣化名為葉芝發,混入太平天國,開始了他破壞巨大的間諜生涯。
官宦世家出身,張炳垣做間諜有三個優勢:心理素質過硬,知識水准豐富,官場圓滑,非常便於開展工作。混入太平天國,張炳垣謀到一份特殊職務——北王府“典衙吏”,首長韋昌輝一家文化教育工作,算是家庭教師。
進入北王府不久,張炳垣遇上自己的“聯絡人”與隊友——首長紡織業,專門為諸侯王製作衣服的老鄉吳長松。此後,兩個開啟了間諜之旅:挑起內鬥,配合清軍攻城。
02、挑起“水兵事件”,韋昌輝被杖責200大板,北王、東王矛盾激化
1853年2月,太平軍從武昌東征,湖北、湖南籍漁民、水手、船夫等紛紛追隨,幫助太平軍運輸糧食、兵員。楊秀清曾許下諾言:攻入南京之後,湖北、湖北籍水兵,可以回到家鄉生活;留在太平天國的,不受“分營制度”約束,可以過正常家庭生活。
結果呢?楊秀清沒能兌現諾言,湖北、湖南籍水兵強烈不滿,張炳垣乘虛而入:“東王待粵人厚,待湘人薄”,挑起兩湖籍、兩廣籍阿兵哥之間衝突。1854年2月,北王麾下大將張子朋來到下關江面,準備率水師增援兩湖。兩湖阿兵哥不願意西征家鄉,張子朋大怒,直接毆打水兵,釀成兵變。
兩湖水兵鬧事,楊秀清為了穩定局面,直接“上帝下凡”,杖責張子朋400;北王韋昌輝管教不力,杖責200;湖南籍將領唐正才升任水師統領,加封丞相銜。如此,兩湖水兵才停止鬧事,但北王、東王之間矛盾激化,為天京事變埋下禍根。
03、露出馬腳,逃入山中,被童子軍活捉
“水兵事件”爆發,影響非常大。太平軍水師力量,幾乎都是湖北、湖南籍,他們若是起兵造反,聯合“江南大營”紅單船艦隊圍攻天京,則太平天國麻煩大了。楊秀清為安撫兩湖籍水兵,不惜“天父下凡”,當眾杖責韋昌輝200下,得罪了北王,自食惡果。
不久,張炳垣聯絡江湖郎中,以給楊秀清治眼疾為由,準備刺殺東王。幸運的是,首長醫務工作的李昌俊發現“江湖郎中”啥都不會,揭穿了張炳垣陰謀。東窗事發,張炳垣逃往山中避難,楊秀清下令全城搜捕,務必將其擒拿歸案。
捉拿間諜之任務,由“童子軍”執行,這些14歲左右小兵,有的是激情、膽識。李秀成養子李容發,率十餘比特小兵進山,搜捕張炳垣,成功將其擒拿,為太平天國立下大功。
04、吳長松救援,配合清軍攻城,神策門危機重重
張炳垣被活捉,吳長松十分緊張,害怕天京城內“間諜組織”被一網打盡,於是聯絡“江南大營”統帥向榮,準備攻取南京,滅了太平天國。此時,有意向叛變者3000餘人,吳長松死黨一百餘人,還拉攏部分神策守軍,準備偷襲天京,放清軍入城。
夜晚,吳長松親率百餘人悄悄靠近神策門,卻發現門口早已樹立起多重柵欄,並用鐵索將其連起來。吳長松只能砍斷鐵索,移動柵欄,結果驚動了守軍。吳長松大喊:官軍來了,守門阿兵哥驚慌失措,被砍殺多人。此時,悍將張國梁率清兵趕到神策門,發動進攻,準備殺入城內,神策門一片混亂。
好在神策門防禦工事堅固,張國梁輕裝出發,沒攜帶攻城器械,攻城受阻。不久,太平軍增援部隊趕往神策門,一邊利用槍炮轟擊清軍,一邊圍剿吳長松,總算穩住了局面。
05、黃玉昆審訊,死前拉34人當墊背,楊秀清後悔不已
吳長松沒能奪取神策門,卻表明城內間諜勢力非同一般,破壞力巨大,必須要徹底打掉清軍之“間諜網”,否則天京不會安寧。黃玉昆,翼王石達開岳父,專門掌管刑事案件,審訊張炳垣案,自然也是他主持了。韋昌輝作為上司,也要參與審訊。
證據面前,張炳垣承認自己是清軍間諜,但並非最大頭目,天京城內還有“大魚”。那麼,“大魚”是誰呢?韋昌輝很想知道,張炳垣則說:間諜太多,記不起來,你把官員花名冊拿來,我一一指出。韋昌輝很明智,不給花名冊,讓他儘量回憶,知道幾個就說幾個。
張炳垣沒拿到花名冊,只好將所知道的太平天國高級官員名字一一說出,供出了34比特所謂的“大魚”,如翼王尚書周北順、燕王謀士嚴定邦、北王尚書鄧輔廷、國醫首長劉春山,等等。
得到名單後,韋昌輝交給東王楊秀清,讓他定奪。楊秀清大怒,將34人全部斬首示眾,以示懲戒。這34人是否是間諜呢?當然不是,張炳垣借此機會,挑起內部殘殺;借助楊秀清之手,死前拉上墊背。不久,楊秀清知道“中計”,後悔不已,不再繼續審訊,直接將張炳垣五馬分屍。
參考書目:《太平天國史》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