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做好“中華水塔”守護人

青海 125℃ 0
摘要:野生動物棲息的“樂園”。青海兒女深知,要心懷“國之大者”,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堅定不移做“中華水塔”守護人。

野生動物棲息的“樂園”。(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

  開欄的話

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生態環境保護念茲在茲,對青海生態文明建設高度重視。“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態”,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的科學定位;“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保護好青海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的政治囑託;“扎扎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青海的優勢和驕傲”,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的發展厚望;“努力把青藏高原打造成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的奮進激勵。

為深入文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和在青海考察工作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十三届十次全體會議精神,青海日報即日起開設《牢記總書記囑托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專題,全媒體、全景式宣傳報導我省高舉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偉大旗幟,牢記總書記囑託,牢記“國之大者”,堅持“三個最大”省情定位,奮力推進“一優兩高”,打造“八個新高地”,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的積極探索和生動實踐。敬請關注。

2016年至2021年,看似尋常的年輪流轉,但卻是青海不平凡的五年。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兩次踏上青海高原考察,為青海發展擘畫奮進藍圖。

今天,當青海作為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在全國生態安全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時,三江源已經成為大美青海走向全國乃至世界的亮麗名片。青海兒女深知,要心懷“國之大者”,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堅定不移做“中華水塔”守護人。

以“國家公園”建設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在青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坐標軸上,推動實施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必將成為青海發展史上的大事記,這不單單只是為了保護極地江源稀缺珍貴的生態資源,更是青海準確認識和分析省情定位後,求變求新謀發展的戰畧行動。2015年,我省向中央上報《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在生態保護領域開啟了一場全新的改革探索。

2016年年初,隨著中辦國辦正式印發《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在青海啟動,這對青海是挑戰更是機遇。時至今日,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任務已全面完成,通過積極探索形成了“一面旗幟引領、一個部門管理、一種類型綜合、一套制度治理、一戶一崗管護、一體系統監測、一支隊伍執法、一眾力量推動”的三江源模式。實踐證明,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這場無中創有、有中創優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為青海贏得了美譽,現時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已順利通過評估驗收。

曾經政出多門、權責交叉的“九龍治水”管理狀況,被如今的“一龍治水”有效破解。我省在强化頂層設計、創新管理體制、提升治理水准、優化自然保護地等諸多方面進行了原創性探索改革,並積累了一系列可複製可推廣經驗。

得益於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在體制機制的約束和激勵中,形成了從政府行動到羣衆自覺參與的生態環保風尚,長江、黃河、瀾滄江得到了更嚴格的保護,實現了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的承諾,每年將有600多億立方米源頭活水從青海流出滋潤華夏大地。

如今,三江源區主要保護對象都得到了更好的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質量得以提升,生態功能得以鞏固,水源涵養量年均增幅6%以上,草地覆蓋率、產草量分別比十年前提高了11%、30%以上。野生動物種群明顯增多,藏羚羊恢復到7萬多只。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可哥西裡成功入列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世界自然遺產地。

守護綠水青山擴大生態“版圖”

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考察時強調,保護好青海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切實保護好地球第三極生態。

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態,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從提出“生態立省”戰畧到實施“一優兩高”戰略部署,青海一直在生態保護的不變數中尋求發展的最大值,牢固樹立生態保護優先理念,推動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對於青海,生態是謀求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一路走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省委省政府大手筆投入、大力度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從湟水流域到三江源頭,從青海湖畔到祁連山下,生態環境發生了質的變化,源於優美生態環境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的生活質量也發生了明顯改善,良好生態環境已經成為羣衆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穩步推進。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規劃實施中期評估結果顯示:三江源地區生態系統退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生態建設工程區生態環境狀況明顯好轉,生態保護體制機制日益完善,農牧民生產生活水準穩步提高,生態安全屏障進一步築牢。同時還探索形成了黑土灘綜合治理、牧草補播及草種組合搭配、“楊樹深栽”、“拉格日模式”等一批可借鑒模式和科技。

今日青海,扎扎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開展保護“中華水塔”行動,三江源、祁連山等區域重點生態工程成效明顯,國土綠化提速三年行動計畫圓滿完成,五級河湖長制體系全面建立。今日青海,濕地面積穩居全國首位,青海湖裸鯉資源蘊藏量較實施保護前增長38倍,森林覆蓋率由6.3%提高到7.5%,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7.4%,普氏原羚由上世紀末的300多只恢復到2700多只。

推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建設國家公園,格局在於尋找人類發展與自然保護的平衡點,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今天的三江源國家公園內,共有17211名生態管護員持證上崗,生態管護公益崗位實現“一戶一崗”,這不僅成為三江源國家公園內新的嘗試,更成為我省保護生態的可借鑒經驗。

卓瑪加,來自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曲麻河鄉多秀村,如今是三江源生態管護隊伍中的一員。他在家鄉成為三江源國家公園重點保護區域後,就積極報名成為了國家公園內的一名生態檔案員,肩負著常規巡護和記錄生態變化的雙重任務。

現時的三江源國家公園內,已構建起“生態管護+基層黨建+精准脫貧+維護穩定+民族團結+精神文明”六比特一體的生態管護模式,推進組織化管護、網格化巡查,組建鄉鎮管護站、村級管護隊和管護小分隊,利用馬隊、機車隊、流動帳篷及多媒體收視系統,構建遠距離“點成線、網成面”的管護體系。

積極探索生態保護和民生改善共贏之路,將生態保護與牧民充分參與、精准脫貧、增收致富相結合,多措並舉探索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共贏發展之路。

如今,瀾滄江源園區的昂賽大峽谷特許經營成為了很多人嚮往的生態新體驗。隨著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縱深推進,昂賽大峽谷開展漂流、自然觀察等生態體驗項目被納入特許經營範疇並進行規範,不僅得到國家相關資金的支持,更為當地牧民帶來可觀收入。才旺多傑就是其中之一,他不僅是一名生態管護員,還是一名生態文宣員,得益於特許經營的實施,他實實在在受了益。

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我省積極引導牧民羣衆充分參與、增收致富、轉崗就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組織實施產業扶貧、安居扶貧、社會扶貧、脫貧保險及農牧民轉產就業培訓,通過扶持園區畜牧合作社,支持搬遷牧民產業發展等手段,多管道開發提供就業崗位。同時,積極鼓勵引導並扶持牧民從事公園生態體驗、環境教育服務以及生態保護工程勞務、生態監測等工作,使他們在參與生態保護、公園管理中獲得穩定長效收益。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時的殷切囑託,青海正在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積極培育生態、數位、迴圈和平臺經濟。當大美青海成為美麗中國最靚麗的綠色名片,青海的生態版圖由小變大、由淺至深,“兩山”理念被不斷印證,良好的生態環境反哺工業、農業、旅遊等產業時,一個綠色有為的青海將為美麗中國添彩。(宋明慧)

标签: 三江源國家公園 生態防護 生態環境 環境保護 習近平 國家公園

評論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