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傳承大慶精神 凝聚奮進力量

黑龙江 62℃ 0
摘要:1959年9月26日,位於松嫩平原上的松基3井,噴射出一股黑色油流,在場的人興奮呐喊。我國勘探發現了大慶油田,一場波瀾壯闊的石油大會戰由此打響。

“出油啦!成功啦!”1959年9月26日,位於松嫩平原上的松基3井,噴射出一股黑色油流,在場的人興奮呐喊。我國勘探發現了大慶油田,一場波瀾壯闊的石油大會戰由此打響。“早日把中國石油落後的帽子甩到太平洋裏去”“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正是這場4萬多人參與的石油大會戰,鑄就了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為主要內涵的大慶精神。

2019年9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大慶油田發現60周年強調,“大慶油田的卓越貢獻已經鐫刻在偉大祖國的歷史豐碑上,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希望大慶油田全體幹部職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大力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不斷改革創新,推動高品質發展,肩負起當好標杆旗幟、建設百年油田的重大責任,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為國分憂艱苦奮鬥

“石油工人幹勁大,天大困難也不怕”

石油,被稱為“工業血液”。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原油年產量僅12萬噸,還不如今天一座大型油田的日產量。戴著“貧油國”的帽子,我們的石油消費基本靠進口,大城市的公共汽車因為缺油只能背著煤氣包。

松基3井噴出工業油流的好消息,召喚來自四面八方的石油大軍挺進松嫩平原。頭頂青天、脚踏荒原,一場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石油工業面貌的大會戰拉開序幕。

“幾萬人一下集中到大荒原上,生產生活遇到極大困難。沒有住房,有的住在牛棚馬廄裏,有的乾脆扯張篷布往地上一躺;糧食短缺,就揀凍白菜幫子,最困難的時候‘五兩三餐保會戰’。”曾在“鐵人”王進喜身邊工作過的孫寶範,今年已經82歲,他至今難忘老戰友當年的那份豪邁——“這困難、那困難,國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難”“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1960年,王進喜請纓帶領1205鑽井隊從甘肅玉門來到大慶,一下火車,他一不問吃、二不問住,先問“鑽機到了沒有?井位在哪裡?這裡的鑽井紀錄是多少?”

鑽機是到了,沒有吊車怎麼辦?人拉肩扛!王進喜同其他工人一起,把60多噸重的鑽井設備一件件從火車上卸下來,大繩拉、撬杠撬、鐵杠滾,手上肩上磨出了血泡,沒人喊苦,大家齊聲高喊:“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幹勁大,天大困難也不怕。”

鑽井開鑽了,沒有輸水怎麼辦?端水打井!水桶、臉盆、鋁盔、滅火器外殼,都成了運水工具。井水幹了就跑到一裏多地的水塘砸冰取水。就這樣,王進喜和工人們一共運了50多噸水,僅用5天零4小時就打完了來大慶參加會戰的第一口油井,創造了紀錄。到1963年,我國石油產品達到基本自給。

60多年來,從第一口油井到現在7萬多口油井,從第一列原油外運到產油24.3億噸,從第一支鑽井隊伍走出國門到進入54個國家和地區……在大慶精神的激勵下,大慶油田有力維護了國家能源安全、支持了國民經濟發展。

科學求實勇於創新

“許多禁區既然是人設定的,人就可以打破它”

找到石油並開採出來,只靠沖天的幹勁是不够的,更需要科學的態度和求實的精神,這是大慶精神的又一閃光點。

百萬次的分析對比——上世紀60年代,在勘探開發中,大慶人為了判明地下情况,每口井都取全取准20項資料、72個數據,在當時沒有電腦設備的情况下,為求數據準確,地質人員對地下的48個油層、698個油砂體進行了超100萬次分析對比。

5毫米的“錙銖必較”——上世紀60年代,因為鋼筋混凝土大樑的少數部位比規定的品質標準寬了5毫米,大慶油田開了一場幾百人參加的現場會,油田建設指揮部負責人代表全體幹部在會上檢討:“要徹底鏟掉磨掉的,不只是5毫米混凝土,而是馬馬虎虎、凑湊合合的壞作風!”

60多年來,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發揚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的“三老四嚴”優良傳統,在石油人中代代傳承、熠熠閃光。

油田開發出來,如何確保高產穩產是又一道難關。“許多禁區既然是人設定的,人就可以打破它!”上世紀80年代初,大慶油田在穩產10年後逐步進入高含水期,水越來越多、油卻越來越少。第二代“鐵人”王啟民把目光瞄準厚度只有0.5米的錶外儲層,帶領團隊對1500多口井進行地質解剖分析,經過7年反復實踐,成功摸索出一套“薄差層”開發科技。這項科技使大慶油田新增地質儲量7億多噸、可采儲量2億噸,相當於又找到一個大油田。

上世紀90年代,經過地壓“頂”油和注水“驅”油兩個階段,大慶的主力油田采出10噸液體只有1噸是油了。提高採收率,當時國際上領先的科技是用化學劑把油“洗”出來,但關鍵原料表面活性劑卻得從國外高價進口。“關鍵技術還是得掌握在自己手裡!”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首席科技專家伍曉林不服輸,跑遍各地尋找可替代原料,經過5600多次反復實驗,終於帶領團隊成功研製出中國人自己的表面活性劑。

“超越權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依靠强大的科技創新和科技支撐,大慶油田保持5000萬噸以上高產27年、4000萬噸以上穩產12年,創造了世界同類油田開發史上的奇迹。

跨越時空歷久彌新

“愛國讓我們克服一切困難”

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座油田,總有一天會枯竭;但大慶精神永不會枯竭,寶貴的精神財富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如今,大慶精神正在不斷被賦予新的內涵。

——內外並舉、穩油增氣。“石油工人硬骨頭,哪裡困難哪裡走!”在國內,從冰天雪地的海拉爾到炎熱乾旱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從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到低窪泥濘的沿海灘塗,到處都有石油人奮戰的身影。漂洋過海,走進南蘇丹、深入伊拉克,面臨著疾病肆虐、武裝襲擊等生死考驗。“我們樹立的是大慶的牌子,愛國讓我們克服一切困難!”正在伊拉克奮戰的石油人胡福慶說。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攀上油氣當量6000萬噸新高峰、西南油氣田建成300億立方米大氣區;中國海油國內海域11個油氣開發新項目全部投產……2020年,油氣勘探開發領域好消息不斷,我國原油產量1.95億噸,連續兩年企穩回升;瓦斯產量1925億立方米,連續4年增產超過100億立方米。

——深化改革、降本增效。一隻小口紅,讓油井節省了大成本!以往井口漏油,更換圓筒狀盤根盒的密封圈,採油工要拿螺絲刀順著方向一點點摳取,螺絲刀經常別彎不說,產生的小碎塊在底部根本就摳不出來。“有一次塗口紅,我就想,密封圈能不能像口紅一樣轉出來呢?”大慶油田第二採油廠高級技師劉麗突發奇想。10多年來,她先後對上下可調式盤根盒完成了5次改進,不僅讓盤根更換時間從過去的40多分鐘縮短為10分鐘,還使單井日節電11千瓦時。

“當前,全球經貿形勢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油氣保供任務艱巨,我們要深刻認識弘揚大慶精神的重大現實意義,推動改革創新取得新突破。”中國石油股份公司副總裁、大慶油田黨委書記、執行董事朱國文說。

“大慶都市與大慶油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站在新起點上,要傳承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和‘三老四嚴’、苦幹實幹優良傳統。”大慶市委書記李世峰說。

——胸懷全域、無私奉獻。“為了口罩,我們拼了!”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石化舉全集團之力,12天建成一條熔噴布生產線,76天從零開始建成全球最大的熔噴布生產基地,快速打通口罩產業鏈;中國石油迅速投產22條口罩生產線,超計畫完成建設任務;中國海油快速建成投產2條口罩生產線,日產口罩達20萬只。不僅是助力疫情防控,面對汛情、全力保供;聚焦扶貧、出人出力……同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大慶精神在石油行業薪火相傳,石油人履職盡責、甘於奉獻。

新征程上,大力弘揚大慶精神,必將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記者吳齊强丁怡婷)

标签: 大慶精神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