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老區、紅色聖地,他們思考、追尋;在田野鄉村、社區街道,他們調查、研究;在發展前沿、生產一線,他們觸摸時代脈搏……暑假,江西高校思政工作不斷線,學子們走進社會實踐大課堂,在贛鄱大地上繪製出一幅千支團隊赴實地、百所高校齊發力、百萬學子共參與的青春畫卷。
在“紅色走讀”中解碼紅色基因
井岡山茅坪鎮茅坪村,江西師範大學大二學生陳思源和同學們正在老房子牆上的紅色標語前忙碌著。紅色標語是革命歷史的“活化石”,是紅色基因傳承的載體。在“紅色走讀”中,同學們發現標語因歲月流逝而變得模糊,决定用AI科技在電腦上修復紅色標語。陳思源所在團隊走了10個村落,收集了600餘條紅色標語,修復了141條。一條條紅色標語,跨越時空在新時代大學生手裡清晰再現。
觀紅色遺址、講紅色故事、訪黨史專家、讀紅色書籍、寫紅色感言……在“紅色走讀”中,江西理工大學、贛南師範大學、上饒師範學院等高校的學生們上了一堂又一堂直觀、深刻的思政課,“紅色走讀”的脚步每行進一步,紅色基因的傳承就更深入一步。
“吾輩當自強”“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在江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數位展館雲平臺,學子們用2萬餘條發自肺腑的留言、7100萬餘次的訪問量表達自己的愛國情、奮鬥志。依託江西豐富的紅色資源,結合江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數位展館雲平臺,這個暑假,江西高校學子們雲上游、線上讀、線下走,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的引導下,將“紅色走讀”所思所感,用繪畫、原創音樂、視頻、H5、動漫等形式表達出來,爭當紅色基因的傳承者、踐行者。
在黨史宣講中感悟偉大征程
“入黨誓詞字數不多,記住並不難,難的是終身堅守。”南昌市青雲譜區徐坊社區活動中心,南昌大學“信仰之路”暑期社會實踐隊的隊員們正在為社區黨員講黨史微課。
江西農業大學理學院組織大學生志願者走進村莊,舉辦“紅色課堂”;華東交通大學學子的“黨課百講——十地巡講”,贏得村民們點贊;江西財經大學、南昌航空大學、江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江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子在行動……暑假,一場場以高校學生為主力的黨史宣講、艺文節目在支教課堂、鄉村小舞臺、農村祠堂精彩上演,“行走的黨史宣講隊”在紅土地上遍地開花。
“天上的北斗星最明亮,茅坪河的水啊閃銀光,井岡山的人哎抬頭望哎,八角樓的燈光哎照四方……”在江西省美術館內,南昌師範學院青風學堂學生鄒圓林正向參觀者講述油畫作品《八角樓的燈光》背後的故事,自6月29日“百年贛鄱耀中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江西省大型美術書法詩詞創作展開幕以來,他們團隊共接待了1.6萬餘名參觀者。“這是一次難忘的人生經歷,也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通過講解,我對百年黨史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作為新時代青年,必將接續奮鬥,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車輪滾滾向前!”鄒圓林說。
在進村入戶中體悟使命擔當
暑假,東華理工大學土木與建築工程學院“科技興鄉”青年黨員服務隊的隊員們在永修縣燕坊鎮的6個村開展了一次圍繞人居環境、鄉村規劃、農業產業、文化建設等的系統研究,感受鄉村日新月异的變化。
“發揮專業優勢,學以致用,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這個暑假非常有意義。”在永新縣高橋樓鎮拿溪村,井岡山大學生物研究院的同學們在老師帶領下,指導農戶開展稻鱉共生、稻蜘蛛共生的生態型養殖,既提高農民收益,又提高農產品質量,還能生態殺蟲、減少污染,“一箭三雕”的種植模式,讓農戶樂得合不攏嘴。
九江學院旅遊與地理學院學子在湖口縣開展調研,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青陽腔”;南昌工程學院的研究生們根據耕地特點,為農民製定個性化節水方案;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子前往瑞金市雲石山鄉和沙洲壩鎮等多個鄉鎮開展農村公路調研,幫助農民拓寬致富路……在充滿“泥土味”的思政實踐課題上,學子們讀“國情”書、“基層”書、“羣衆”書,不斷思考、提煉,感悟時代脈搏,體現新時代青年的使命與擔當。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