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一小夥在內蒙花150元買了塊奇石,4年後漲到9600萬

内蒙古 85℃ 0
摘要:一塊小石頭能值多少錢?把它拿來鋪路,可能平均一毛錢都不到。用它雕刻,可能只要幾百塊錢,而拿來收藏,就得上千上萬元了。內蒙小夥20多年前花了150塊錢買了塊石頭,同事都笑他腦子不正常,賺的錢打了水漂。如今20多年過去了,他拿著石頭找專家鑒定,才知道這是塊奇石,即使在頂級玩石圈裏也很罕見,屬於有市無價。專家給出9600萬高價,把它列為四大奇石之列,而他居然嫌報價低,誰出價也不賣。

一塊小石頭能值多少錢?把它拿來鋪路,可能平均一毛錢都不到。用它雕刻,可能只要幾百塊錢,而拿來收藏,就得上千上萬元了。

內蒙小夥20多年前花了150塊錢買了塊石頭,同事都笑他腦子不正常,賺的錢打了水漂。如今20多年過去了,他拿著石頭找專家鑒定,才知道這是塊奇石,即使在頂級玩石圈裏也很罕見,屬於有市無價。專家給出9600萬高價,把它列為四大奇石之列,而他居然嫌報價低,誰出價也不賣。這到底是什麼樣的石頭,石頭的主人又是怎麼得到它的呢?

一、被工作耽誤的石頭玩主

趙立雲是土生土長的銀川人,幾乎見證了銀川從大漠孤城轉變為西北大市的衍變。上世紀80年代,趙立雲進入銀川電視臺,成了一名媒體工作者。對於他來說,銀川的生活節奏不快,但發展迅速,正適合開拓事業。

由於工作原因,趙立雲經常去其他城市出差,拍攝素材或交接工作。有一次他到青島出差,在海邊看到商販在賣一種鹅卵石。

那時各地資訊相對閉塞,無法跟現在的互聯網時代相比。他從小生活在銀川,沒見過這麼漂亮的石頭,不免多看了一會。這是一種拋光鹅卵石,商家用機器在上面刻了名人名言,顯得與眾不同。他把鹅卵石拿在手上,看著圓潤的外形,感受著細膩的質感,忍不住買了幾塊。

幾天後他回到銀川,把鹅卵石擺在家裡,越看越覺得順眼,心中生起歡喜之情,他對石頭的沉迷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趙立雲經常做採訪,知道有的人喜歡石頭,但並不知道它們的具體價值,對於石頭的選取也僅限於個人愛好。正是這種觀念,讓趙立雲忍不住收藏石頭。

青島與銀川相隔一千多公里,他平時忙工作,不能再去買石頭。時間慢慢消逝,他也從電視臺新人進步為獨當一面的中堅力量。接下來的工作,終於滿足了他收藏石頭的愛好。

有一次,電視臺要拍攝一部科普紀錄片,需要火山噴發和火山岩形成的畫面。在銀川西北方500公里遠的地方有幾座死火山,剛好滿足紀錄片的需求。這些火山在阿拉善地區,遠看像山堆,有一些當地人也不知道是火山,而身在銀川的趙立雲更是從沒見過。

阿拉善地區有多種地形,其中大部分是沙漠,進入沙漠前需要提前準備好水跟食物。他們的目的地是阿拉善蘇宏圖,這裡更是被大片沙漠環繞,死火山在一片荒漠裏伫立,遠遠看去只有浩瀚無邊的黃色。

趙立雲覺得這次工作可能比他以往的工作更艱辛,所以並沒有奢望有意外收穫。拍攝組帶了好幾天物資,幾輛車從銀川出發,一路上在坎坷的路上顛來顛去。離銀川越遠,周圍的環境越荒凉,有時候他們走半天只能看到幾棵光禿禿的胡楊,不知早已枯死還是在硬撐著最後一口氣。

等到了火山附近,他不由深吸一口氣,可見之處只有幾座小火山,四周冷清得連胡楊也沒有。風沙磨平了地表之上的所有棱角,只有黃色的地跟藍色的天。這是一片不毛之地,除了死寂,無法用其它詞語形容。

趙立雲站在沙地上看了一會,急忙跟同事進入工作狀態。如果拍攝順利,他可以早點到附近村鎮,遠離這片感受不到生命氣息的地方。

忽然他脚下一頓,好像踩到堅硬的物體。趙立雲低頭一看,是石頭。這塊石頭造型怪異,好像時光對著它切了成千上萬刀,歲月把刀痕腐蝕出很多細密的小窟窿。這些窟窿打通內部中空地區,成了大面積鏤空,給人一種通透、粗獷、豪放的感覺。趙立雲撿起石頭,仔細看來看去,石頭的每個細節都藏著歲月的韻味,這正是令他魂牽夢縈的石頭啊。

二、收藏石頭的狂熱者

趙立雲小心收起這塊石頭,陸陸續續又發現了一些外觀與眾不同的石頭。這裡像是巨大的埋寶之地,所到之處都是遺落的奇石。這些奇石遠比鹅卵石更震撼人心,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前,一切人工石頭都是呆板無神的仿品。

這次工作之旅讓他真正走進了奇石行業中,也慢慢接觸到奇石的魅力。可能對於有的人來說,奇石只是塊石頭,但是對於玩石頭的人來說,是珍貴的寶貝。

我國奇石文化由來已久,《詩經》是最早記錄賞石的典籍,書中說各地會把怪石收集起來獻給禹王,後來《史記》也提到這件事。當然,玩石頭不只是古代帝王的專屬,文人也喜歡收藏石頭,像白居易、蘇軾、米芾、蒲松齡,不但自己收藏石頭,還把自己的愛好寫成文字流傳下去。

沒玩過石頭的人可能不明白它的珍貴性,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就好理解了。

在古代,玉是身份的象徵,有頭有臉的人會在腰間掛玉。玉其實也是一種石頭,跟其他石頭相比它更為奇特,所以受到廣泛關注。而普通的石頭之所以沒有成為福斯愛好,是因為每個人的審美不同,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玩石頭。

奇石的價值跟玉差不多,有收藏價值,也會升值,有的人甚至把它當傳家寶,留給子孫後代。跟玉器相比,每塊奇石都是天然而成,自帶韻味,而且是孤本,人工幾乎無法模仿。

最具代表性的是我國四大奇石之一的“東坡肉”。它的外形像一塊肥瘦相間的熟肉,色澤誘人,層次分明,從外表看跟真正的東坡肉一模一樣。但事實上這是一塊天然玉石,未經一絲一毫人工雕琢,每一寸紋理都有大自然的烙印。如今這塊石頭是臺北省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估價1.3億元。

趙立雲當然不指望能在阿拉善找到東坡肉級別的天價石頭,但常年對石頭的愛好不斷刺激著他的衝動,後來拍攝工作結束,他又來到這裡,繼續尋找心儀的石頭。

很快,他的家裡擺滿了大大小小的石頭,這些千姿百態的作品,每一塊都蘊含著古典美感,好像所有石頭裏都藏著一段曲折的故事。趙立雲對石頭的癡迷越來越深,而他的同事跟朋友卻不理解,勸他理智一點,不要陷進去。

見身邊的人不理解,趙立雲也不多作解釋。他經常往返於銀川跟阿拉善之間,也結識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他們經常組團去阿拉善撿石頭。週五一下班,趙立雲先跟幾個玩石頭的朋友吃飯,然後準備好水跟食物,大概晚上十點多從銀川出發,開往阿拉善。兩地之間相隔500公里,幾人輪流開車,要到第二天早上才能到目的地。

西北環境比沿海艱苦,往往白天熱得脚底冒煙,晚上熱得睡不著。而到了冬天,一天到晚的低溫又凍得人什麼都不想做。在這種環境下,趙立雲還樂此不疲。

他回憶起那段時光,笑著說:“週六,大家撿一整天的石頭,晚上就在戈壁灘上紮營。秋冬季節溫度會比較低,但是在夏季,白天曬了一天的戈壁灘,晚上就像火坑一樣,有時候我們就不搭帳篷,直接睡在戈壁灘上,大地的溫度直到早晨也沒有完全退去,那種感覺,就一個字——爽!”

三、遇見奇石“歲月”

遇見頂級奇石,讓趙立雲成了圈裏的名人。也改變了他的人生。

那一次,他像往常一樣和朋友去阿拉善撿石頭。到達目的地時,天邊微亮,一縷縷陽光像頭髮絲一樣細小,層層疊疊堆在天地交界處。趙立雲活動一下僵直的脖子,就開始埋鍋造飯了。

他們像往常一樣,煮幾包速食麵,休息一下就開始撿石頭。每次來阿拉善,他都像個犁地的人,對著沙子仔細掃蕩。找到好看的石頭,跟中了獎一樣高興。但大多時間,他都像口沉寂的古井,不動聲色,埋頭找石頭。

阿拉善出品的石頭中,有很多可以賣出高價。跟其它地區相比,這裡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遠古時期,這裡並不是一片荒漠,由於地殼運動才慢慢抬升,變成高原。山川慢慢隆起,阻隔了附近水汽,而河流也不再從中經過,導致此處的植物在無法順利生長,水土不斷流失,形成了戈壁。

長年乾旱影響了附近生物繁衍,但也减少了自然侵蝕作用。在阿拉善27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瑪瑙石、沙漠漆、水晶、碧玉、奇石等都保存下來,如果運氣好,撿到幾千甚至幾萬一塊的石頭也很常見。

趙立雲對石頭的癡迷很深,自然也收藏了很多值錢的石頭。只是他跟石頭販子不同,人家是撿石頭賺錢,他先滿足自己,家裡實在沒地方放,才賣給熟人。

當他仔細找石頭時,朋友大聲喊他,說找到寶貝了。能成為寶貝的石頭不多,他們玩了這麼多年的石頭,眼界早養刁了,打眼一瞅,就知道石頭的外觀有沒有彩頭。

趙立雲朋友手裡的這塊石頭奇形怪狀,打眼一瞧,看不出有什麼好,但仔細看去,其中的紋理好像真有點考究。大家圍在一起,不斷觀察這塊石頭。趙立雲順著光看成色,逆著光看通透度,又握在手裡摩挲,覺得這塊石頭應該是塊了不得的石頭。

他思考了很久,想從朋友手裡買下這塊石頭,又怕它的價值不如想像中那麼高,就暫時放弃了。他們每週都來撿石頭,即使錯過這塊,還會有下一塊好石頭出現,沒必要在一塊石頭上烦乱太長時間。想到這裡,趙立雲將這件事拋之腦後,繼續撿石頭。

這次來阿拉善,趙立雲沒有撿到心滿意足的石頭,他累了一整天,收拾一下就跟朋友一起回銀川了。

在回去的路上,大家又說起那塊石頭,從外表看,它有三種顏色,但分佈有不規則,尤其是黑色部分,鑲在暖白色石頭上,形成一條條長短粗細不等的線條,影響了暖白石頭的整體性,好像有人在玻璃畫了幾條線似的。不過從不同的角度看,這塊石頭給人的感覺又不一樣。趙立雲一時看不出其中關竅,內心又動搖了。

朋友們也說不出這塊石頭哪裡好,只是覺得它肯定與眾不同,建議趙立雲想要就趕緊買,免得到時候後悔。

趙立雲心下一想,好石頭可遇不可求,他完了這麼多年石頭,多一塊也不多,但是少一塊會讓他覺得遺憾。於是他用150元買下了石頭。當時大多數人的薪水只有五六百塊錢,一塊撿來的石頭能買到這個價格,可見它的價值之高。

這個撿石頭小團體成員之間都是知根知底的熟人,他們交易不像平常商販跟買家那麼死板,趙立雲買下石頭後,有一星期反悔期,如果它覺得石頭不值,可以原價退回,免得傷了和氣。

他回到家,馬上拿出石頭,在燈光下反反復複的看,越看越好奇,覺得這東西值150塊錢。

四、天價奇石引關注

過了七天猶豫期,趙立雲沒有退貨,這塊石頭才真正屬於他。他把石頭放在架子上,成為滿屋石頭的一份子,就開始努力工作,等待下個週六。

趙立雲是專業攝影師,對燈光跟拍攝頗有研究。有一天他拿著這塊石頭反復觀看了很久,忽然眼角一跳,仿佛看到了了不得的事情。

他馬上佈置好燈光,調整角度,拍下了一張照片。在這張照片中,石頭的潜在價值終於露出水面,趙立雲差點跟這塊石頭擦肩而過,沒想到這真的是塊寶貝。

他拿著照片給朋友看,大家吃驚地盯著看了好一會,才忍不住發出讚歎。

從照片的角度看,石頭上的黑色線條縱橫交錯地連在一起,形成了嘴巴、鼻子、眼睛、皺紋的形狀,而且粗細變化剛好勾勒成鼻下淡淡的陰影,所有線條組成一起,儼然是張栩栩如生的人臉啊。

在一陣讚歎聲裏,趙立雲明白自己真的賺大了,這塊石頭的價值遠遠超出了150元,是他玩石頭以來,最有價值的一塊。

此後,趙立雲每星期照舊跟朋友一起去阿拉善撿石頭,再也沒有碰到讓他眼前一亮的好石頭。並不是阿拉善沒有好石頭,而是他的眼界高了,對好石頭的定義自然也跟之前不一樣。他心裡想的都是那塊神奇的人臉石頭,還怎麼對其他石頭動心呢?

趙立雲手裡有奇石的消息很快傳遍整個玩石圈。有的人請他拍張照片發過來,有的人直接登門拜訪,都想看看這塊石頭的奇特之處。後來聯系他的人越來越多,也多了很多聲音。有人覺得這塊石頭值很多錢,而有人覺得名不符實。他只是個單純的石頭愛好者,不想去管別人的看法。可後來不勝其擾,他得想辦法證明這塊石頭的價值。

2001年,他帶著石頭前往北京,由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楊伯達等四比特權威專家共同鑒定石頭的價值。四人鑒定了很多次,最終給出一個讓全國沸騰的價值:9600萬。專家認為:

這塊石頭是瑪瑙質地,屬於寶石類範疇,另外由於兩億年前的火山噴發以及戈壁的風沙打磨,這塊石頭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竟磨出一張歐洲老婦人的臉,甚至連皺紋、老年斑都有,這真可謂是一個奇迹。

趙立雲給他起了個名字——《歲月》,意思是時間在石頭上留下痕迹,這些痕迹又形成有歲月感的人臉。上面每一個細節都有時間的印記,所以取名歲月。

歲月石

9600萬的歲月幾乎是一夜之間火遍世界,甚至韓國收藏家稱:全韓國的奇石加起來,也沒有歲月值錢。

趙立雲沒想到一塊石頭能有如此威力,一夜出名讓他有些不適應,他表示:9600萬只是它的藝術價值,並不是實際價值。

不管事實怎樣,“歲月”成了奇石界的傳奇,甚至被列為四大奇石之一,有了更為特殊的意義。之前提到的東坡肉就是四大奇石之一,那可是臺灣省故宮的鎮館之寶,能這這樣的名石並列,可見“歲月”實力之强,絕不只是個虛名。

不久,有收藏家聯系到他,願意以9800萬元收藏“歲月”,這個價格高於專家的鑒定價格,只要轉手,他再也不用為衣食住行而工作,甚至他的孩子也可以有更優越的成長環境。

趙立雲烦乱了很久,最終沒有出手。他喜歡石頭,一開始沒有抱著靠石頭發家的想法。不管歲月的價格是多少,對他來說,都是愛好的一部分。愛好不能丟,“歲月”也不能賣。如今歲月成了傳奇般的石頭,大可作為傳家寶留給孩子。

歲月石

隨著時間的推移,歲月的價值在不斷上漲。趙立雲卻不為所動。他喜歡奇石,因為裡面蘊含自然韻味,看得久了,可以打磨心性。而且撿石頭可以釋放壓力,也是種不錯的活動。

奇石的價值越來越高,他反而更看得開了。人這一輩子,只要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就不會被外界的聲音干擾。歲月經歷了兩億多年來到趙立雲身邊,如今他也用自己的時間打磨歲月,這不正是人生該有的樣子嘛。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