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與中國的歷史關係:帕米爾與瓦罕走廊

新疆 79℃ 0
摘要:瓦罕走廊北依帕米爾高原,又稱阿富汗走廊、瓦罕帕米爾,位於帕米爾高原南端和興都庫什山脈北東段之間的一個山谷。西起阿姆河上游的噴赤河及其支流帕米爾河,東接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中阿兩國在狹長的瓦罕走廊東端相毗鄰,邊界線只有92.45公里。通過這一協定,兩國瓜分了屬於中國領土的帕米爾。

來源:北京觀瀾書院

瓦罕走廊北依帕米爾高原,又稱阿富汗走廊、瓦罕帕米爾,位於帕米爾高原南端和興都庫什山脈北東段之間的一個山谷。

南緣與塔吉克共和國相鄰,南傍興都庫什山脈東段與巴基斯坦及巴控喀什米爾相接,西起阿姆河上游的噴赤河及其支流帕米爾河,東接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

西起阿姆河上游的噴赤河及其支流帕米爾河,東接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

整個走廊東西長約300公里,南北最窄處僅15公里,最寬處約75公里。

中阿兩國在狹長的瓦罕走廊東端相毗鄰,邊界線只有92.45公里。

歷史上為中國領土,是古絲綢之路的一部分,也是華夏文明與印度斯坦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東晉高僧法顯、大唐高僧玄奘和西域佛經漢譯創始人安息高都曾經過這裡去印度研究佛法。

瓦罕走廊300公里在阿富汗境內,最窄處僅15公里,最寬處約75公里。

中阿兩國在狹長的瓦罕走廊東端相毗鄰,邊界線只有92.45公里。

瓦罕河由東向西流160公里後,在當地主要村莊卡勒尼亞茲貝格(Qal'eh-yeNiazBeyg)附近注入帕米爾河。

歷史上,蔥嶺——帕米爾高原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唐朝,中國設定“蔥嶺守捉”,其管轄範圍是整個新疆西部地區,包括帕米爾地區。

乾隆24年(1759年),清朝政府在平定準噶爾部和大小和卓木叛亂後,統一天山南北的廣大地區,鞏固了帕米爾在中國版圖中的法律地位。

清朝政府長期在帕米爾地區設官、駐軍鎮守,並一直對帕米爾地區行使有效管轄。

19世紀80年代,俄國對哈薩克、中亞的三個汗國和土庫曼的征服,欲軍事佔領帕米爾。

與此同時,英國勢力也已經擴展至阿富汗並向帕米爾滲透。

左宗棠收復新疆後,曾派部隊越過色勒庫爾山脈在帕米爾高原建立了哨所,其中的蘇滿塔什在乾隆時還立過界碑。

但當時俄羅斯部隊不斷進入這部分帕米爾高原,中俄軍隊幾次交戰後清軍不敵,退出到色勒庫爾山脈以東。

1893年周邊國家和英俄都看出清兵不可能在色勒庫爾山脈以西立足,於是俄英簽了一個條約把這部分帕米爾高原瓜分了,其中瓦罕走廊就劃給阿富汗作為俄英之間的緩衝區。

中國最後只勉强保存了塔敦巴什這一段的帕米爾高原,這就是我國新疆今天與塔吉克共和國交界以及與阿富汗瓦罕走廊交界的地區。

英俄瓜分後帕米爾後清朝提過抗議,但國力不濟,無可奈何,在民國成立前已經失去了控制權。

不僅如此,現在巴基斯坦的洪紮地區,在1894年以前中國也有宗主權。

當時洪紮每年向清政府進貢一錢五兩砂金(領回10倍以上的賞賜),在1894年後清朝也退回到喇斯庫穆,形成了今天的中型客車邊界。

[1895年3月11日,英國和俄國通過換文形式簽訂《關於帕米爾地區勢力範圍的協議》。

通過這一協定,兩國瓜分了屬於中國領土的帕米爾。

該協議規定,“英國和俄國在維多利亞湖(佐爾-庫耳湖)以東的勢力範圍將以下列一線為界,該線從湖東端附近的一點起,沿山脊延伸到該湖的緯線以南賓德爾斯基和奧爾塔-貝爾山口。

該線從這裡沿上述緯線以南的同一山脊而行,當該線到達緯線以後,便沿該山脈的橫向山嶺下降,直至阿克蘇河畔的克孜爾.拉巴特,如果該地位於上述緯線以南,則從這裡再向東延伸與中國邊界相接。

如果查明克孜爾.拉巴特的位置是在維多利亞湖的緯線以北,則該線應劃在阿克蘇河畔位於該緯線以南的最合適地點,然後再按上述方向延伸”。]

關於此項瓜分涉及到中國的問題,協議規定,“聯合委員會將負責就能當場確定的有關中國邊境情况的任何事實作出報告,以便兩國政府和中國政府以最適宜的管道,就中國領土邊界限制在上述界限範圍之內達成協議”。

實際上,英俄兩國瓜分帕米爾之時,正值中日甲午戰爭前夕,中國清朝政府無力西顧。

儘管如此,當時中國政府還是向英、俄進行了抗議和交涉。

196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富汗王國邊界條約》,確認以雙方實際控制線為劃界依據。

華語福利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