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抗日神劇的影響,很多人都以為抗日戰爭時期的日軍不過是一群有勇無謀的莽夫,一直都被中國抗日軍壓著打。可實際上日軍在抗日戰爭中的實力很强。在抗日戰爭初期,我國抗日勢力還沒有徹底凝聚在一起的時候,日軍出色的軍事貭素和相對的武器常常會讓我國抗日軍吃下敗仗。
日軍在抗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的一次作戰是著名的武漢會戰,先後派出了10個軍團參戰。當時日軍已經攻陷了廣東、在當時的情况下如果再讓日軍拿下武漢,那麼我國抗日軍甚至可能會面臨抗戰失敗的結局。
我方預判了日軍的行動,提前派兵前往武漢防守,與日軍展開了長達四個月的攻防戰。最終這場大戰以國軍50個軍的失敗作為收尾,但是這場戰爭的勝利意義不大,並沒有讓日軍占到便宜。
那麼日軍一個師團究竟有多少兵力呢?國民黨在這次作戰中,投入軍力遠比日本軍隊更多,50個軍人數大概在110萬人左右,同時配備作戰飛機約200架,而日軍方面十個師團的兵力共計約30萬人,平均一個師團3萬人,配備作戰飛機300架。為什麼國軍50個軍,三倍於日軍的兵力,都無法擊敗10個日本師團呢?這其實主要與當時參戰日軍師團的軍事貭素和裝備有著直接關係,從這一點上能直觀感受到當時抗日軍所面臨的戰場壓力。
日軍師團中實力最强大的師團就是所謂的甲級兵團,而當時參加武漢會戰的日軍師團大多都是甲級,也就是日本最尖銳的部隊。他們的訓練管道遠比一般軍隊的訓練强度更高,作戰能力極其强大。每個師團都是由工、騎、炮、鎦和四個步兵聯隊,無論是戰爭經驗還是戰場發揮,一般部隊根本無法與之比擬,再加上當時日軍裝備本身就强於我國,所以再這樣的壓制下,國軍失敗也是屬於合理現象。
而且日軍對我國抗日軍攻擊的手段遠遠不止常規武器彈藥那麼簡單,投毒氣、火燒等等泯滅人性的手段都是他們的慣用伎倆。反觀國軍方面,戰術傳達長期拘泥於上下級傳達,導致戰場上的國軍戰士常常會處於被動狀態,而戰士們的休息環境也相對較差,種種原因才導致這場戰爭的失利。
不過國軍在武漢會戰中不懼強敵,英勇作戰,殲滅了大量日軍,為我國其他抗日勢力爭取到了最寶貴的時間。所以在最後,武漢會戰即便失利也沒有給我國抗日事業帶來什麼過大的影響,這樣的貢獻還是值得我們肯定的。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