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頡滿斌
一架飛機成了甘肅的降雨使者。
近日,新舟60國家工作飛機甘肅首飛成功。飛機沿雨帶在甘肅境內定西、白銀等地工作1.5小時,使用飛機增雨焰條17根,工作影響面積達2.1萬平方千米。
記者從甘肅省氣象局瞭解到,8月18日,新舟60在靜寧、會寧、定西等地開展增雨工作。工作區普降小到中雨,其中白銀降水量達到21.9毫米。18日至20日,甘肅省大部分地方出現了降水,全省共計1932個觀測站出現降水,其中慶陽、隴南兩市局部地方出現大暴雨,平凉、甘南、定西三市州局部地方出現豪雨。
甘肅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高級工程師李寶梓介紹,18日甘肅多地較大降雨就與此次飛機增雨有關,從18日至20日出現的連續降雨也是得益於新舟60人工增雨的“助威”。
“相比地面高射炮的人工工作管道,飛機人工增雨的效果顯然更好。”李寶梓說,因為飛機飛行工作的管道能將複合催化劑大面積播撒在雲層中,而地面高射炮的管道相對來說只是對某一點有效。
新舟60國家工作飛機是以新舟60飛機為基礎平臺,通過加裝大氣探測子系統、催化工作子系統、空地資訊子系統和任務集成子系統,實現人工增雨、消雨、氣象探測及空地通信功能等功能,滿足人工影響天氣需求。中國氣象局在《西北區域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項目中安排1架新舟60國家工作飛機常駐甘肅,支持甘肅開展生態修復、抗旱救災、森林防火等人工增雨工作。
飛機人工降雨使用的是飛機增雨焰條。“每根焰條含125克碘化銀,當飛機飛行到一定高度後,將碘化銀慢慢播撒到雲層裏,促進降雨。”李寶梓告訴記者,“每根焰條造價大約1700元。”
甘肅省氣象局供圖
現時,我國人工增雨常用的管道有三種:一是以高射炮和火箭為主的地面工作;二是以在地面佈置Agl燃燒爐為手段;三是飛機催化工作。飛機人工增雨工作,需在雲中飛行,噴射催化物質,才能改變雲的微物理結構,從而最大限度形成降水,增大降水量。
此前,我國一般採用小型增雨飛機工作,工作半徑、飛行時數、載彈量有限,新舟60是我國量產的中型飛機,加裝了大氣探測子系統、催化工作子系統、空地資訊子系統和任務集成子系統,具備人工增雨、消雨、氣象探測及空地通信功能等功能,滿足人工影響天氣需求。
新舟60最大載重5.5噸,實用升限7620米,巡航速度430公里每小時,續航時間5.7小時,最大航程2600公里。“以往的人工增雨工作,都是通過地面預測出需要人工增雨的區域,飛機再飛到預測的區域進行增雨工作,但實際情況往往和預測的情况有差距。”四川三星通用航空公司事業部副總經理張鋮說,新的人工增雨飛機安裝了先進的探測設備,達到工作要求後才進行增雨工作操作,可以做到精准工作。
持續飛行3小時,能播撒覆蓋7000平方公里,而地面發射增雨炮彈一次只能影響3平方公里的範圍,二者不可同日而語。
新的人工增雨飛機安裝了先進的海事衛星天線,可以實現和地面的數據化連接,地面可以直接指揮飛機,飛機的觀測資訊也能及時傳遞回地面。
此外,新的人工增雨飛機實用升限7000米以上,可以實現與地面的互動聯合工作,並且可以和多機配合,實現聯機作戰。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黃磊
稽核:朱麗
終審:何屹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