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寧宗,開禧二年(1206年)春。鐵木真統一蒙古諸部,在斡難河召開“忽裏勒臺”(“大聚會”之意),大會蒙古貴族。蒙古各部尊鐵木真為“成吉思可汗”,以蒙古部落為名,建立“大蒙古國”。
蒙古建國後的第五個年頭,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二月,成吉思汗正式誓師伐金。在陝西、山西、河北和山東等地,蒙、金之間進行了長達23年的戰爭。直到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蒙、宋聯軍,合力攻破河南蔡州城(今河南汝南縣),金哀宗自縊身亡。金國宣告滅亡。
起初,筆者對蒙古人用長達二十三年的時間,滅亡金國,始終不解。難道縱橫歐亞的蒙古鐵騎對曾經的“舊鄰”女真人放慢了脚步?——其實不然……
在蒙古滅金的二十餘年中,蒙古人的所有戰略構想和戰術實施,幾乎都是根據自身民族的特殊性而量身打造。並且在與金國的作戰過程中,根據敵我,乃至與協力廠商勢力之間的形勢變化,而不斷調整戰略戰術。事實上,正是得益於蒙古人精准的戰畧設計,雖然耗時長,但卻能以最小的代價消滅金國,佔據廣袤的土地。
蒙古滅金的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211年至1216年(南宋嘉定四年至嘉定九年),由成吉思汗主持伐金戰役;1217年至1227年(南宋嘉定十年至寶慶三年)由木華黎、及其子孛魯主持滅金戰役;1228年至1234年(南宋紹定元年至端平元年),由窩闊台主持滅金戰役,並最終覆滅金國。
三個階段,分別由不同的主帥主持對金的作戰任務。而在此期間,每個階段的對金戰畧也在根據蒙、金,甚至南宋方面的形勢變化,而不斷的調整和優化。
第一階段,成吉思汗時期:
1211年(嘉定四年)二月,成吉思汗在克魯倫河畔正式誓師伐金,揭開了蒙古滅金的序幕。三月,蒙古軍分為兩路,成吉思汗率軍向居庸關、中都(今北京)方向推進;術赤、察合臺、窩闊台率軍,向西京(今山西大同)推進。到八九月間,蒙古軍在野狐嶺(今河北省張家口市萬全區)擊潰金朝的女真兵、契丹兵與漢兵,共約三十萬人,史載:“金之良將精兵,大半盡於是役”。
同年,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失守,中都大興府(今北京)被圍,東京遼陽府(今遼寧瀋陽)遭到蒙軍襲擾。金國“六京”,其中三京已經遭到了蒙軍不同程度的攻擊和襲擾。
事實上,在成吉思汗主持對金作戰的5年間,據不完全統計;西京大同府兩度被圍,並最終失守;中都大興府四次被圍,最後一次也徹底失守;北京大定府(今內蒙古寧城縣大明鎮)舉城投降;東京遼陽府(今遼寧瀋陽)屢遭攻擊;南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遭到襲擾。僅剩遠在今黑龍江阿城的上京會寧府,能够“獨善其身”。至於北方長城的重要關口居庸關,已經變成了蒙古人的內關。金國的都城也被迫從中都遷往黃河南岸的南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
蒙古人的進攻沒有僅停留在金國分佈在各地的京都。山西、河北、山東和遼西均遭到了蒙古軍隊不同程度的攻擊。
1213年秋,成吉思汗於當年秋天兵分三路,大舉進攻中原。右路軍一度抵達黃河以北的忻州(今山西忻州市)、澤州(今山西晋城市);左路軍抵達平州(今河北盧龍縣北)、灤州(今河北灤縣)、肆虐遼西諸郡而還;成吉思汗率領的中路軍,沿河北州縣南下,抵達山東的登州(今山東蓬萊市)、萊州(今山東萊州市),最遠抵達今山東省東南部的臨沂市。
在此後數年間,在河北和山東,蒙古軍的出沒日益頻繁。河北和山東西北部的州縣,經常遭到蒙古軍的佔領和擄掠。戰爭成為這一時期蒙、金之間的常態化。
但有意思的是,蒙古人對這些地區從來是攻而不占。往往是在擊潰金軍後,進行一番掠奪,然後回到草原休養。而金國趁機重新佔領失地,轉年蒙古軍再次興兵攻打,如此下來,有些地區反復處於蒙金的爭奪下。
至少在成吉思汗時期,蒙古軍南下,仍然帶有很濃厚的遊牧民族風格。這一時期,蒙古對金朝進行征伐的主要目的,是劫掠財富和人口,不斷消耗金朝實力。蒙古軍團基本上採取春去秋來、反復攻掠的方針。儘管一些城鎮受到攻擊或被佔領,但是,蒙古軍一旦達到目標以後,便弃而不守,返回北方。
但事實上,蒙古人的這一戰畧,恰恰反映其民族內部的一個短板;人口太少。如果像漢人或者女真人一樣,每攻下一座城池,便分兵駐守,那麼從長城到黃河這漫長的戰線上,蒙古人的兵力勢必會非常分散。而且此時的金國並非完全失去了防禦能力,在河北、山西,特別是遷都以後的河南地區,金國的生力軍正在不斷的集結,扼守黃河,隨時準備渡河作戰。
所以蒙古人“攻而不守”的戰畧正是結合自身民族的特性,利用其自身的軍事優勢,不斷地消磨金國的有生力量,從來不作無謂的戰畧駐守。但這樣一來,蒙古滅金的週期,則會大大地延長。
到了成吉思汗伐金的後期,特別是金宣宗遷都河南後,原河北駐軍大量遷至河南,以1215年金中都(今北京)被蒙古軍佔領為標誌,中都附近的軍事重鎮幾乎都被蒙軍攻下。到成吉思汗西征前,蒙古所佔領的金朝故地大致分佈在今山西中北部、河北大部、山東東北部、遼西地區等。金國基本上喪失了對北方的控制力,只能憑關(潼關)守河(黃河),局促在河南一隅(1216年,河南也遭到了蒙古軍的洗劫)。
第二階段,木華黎、及其子孛魯時:
1217年,成吉思汗調整對外戰爭的戰畧方向,自己率蒙古主力軍開始西征,只留下木華黎為首的少數軍隊經略中原地區。
木華黎的對金戰畧,相比成吉思汗時期,就有了明顯的改變。在成吉思汗原有的基礎上,開始在北方的燕雲地區,設定“燕、雲行省”,覆蓋了河北、山西的北部、以及遼西地區。行省制度一方面負責管理該地區的群眾;另一方面,以此為軍事基礎,作為南下的橋頭堡,縮短了蒙古軍攻打中原未下之地的距離。
木華黎的對金作戰計畫,主要集中在太行山以西的山西和陝西地區。此時的金國已經放弃了黃河以北的大片國土,重建了關河防線,計畫以潼關為據點,以黃河為防線,集合精銳軍隊,與蒙古軍展開對峙。
所以,這一時期的蒙古軍隊,一方面要兼顧河北地區,一度攻佔彰德府(今河南安陽市)已經黃河北岸的孟州(今河南孟州)。對已經佔領的區域,蒙古軍不再攻而不守,而是利用“羈縻”政策,籠絡和招撫佔領區的武裝力量,駐守現有的城池。例如1221年,蒙古軍攻克山東在黃河南岸的東平府(今山東東平)後。招降漢人嚴實,開始長期駐守東平,以此作為蒙古軍沿黃河一線,對金國實施戰畧包圍的重要節點都市。由此,金人再難複守山東。
另一方面,木華黎放弃從河南突破黃河防線,開始集合大軍轉攻陝西,試圖從陝西迂回,突破潼關,佔領洛陽,以洛陽作為蒙古軍南渡的節點都市。進而聯合山東蒙古軍,對固守開封的金國殘餘勢力,進行圍殲。
但事實上,金國方面已經意識到,陝西對金國存亡的重要性。1221年,木華黎向陝北重鎮延安府(今陝西延安)發起進攻。但金軍死守延安,蒙古軍久攻不下,只好轉而繞過延安,攻佔洛川(今陝西洛川東北)、鄖州(今陝西富縣)。
木華黎時期,是蒙古人對金作戰的重要時期。1222年,太原失守,打通了蒙古軍南下山西,聯合河南的通道。蒙古軍自此南下進入山西,抵達黃河,再無人可擋。同年,蒙古軍開始進攻陝西的鳳翔縣(今寶雞鳳翔區),鳳翔毗鄰渭河,是蒙古軍下一步,進攻京兆府(今陝西西安)的重要據點。但是和延安一樣,金軍死守鳳翔,直到1223年,木華黎病逝,鳳翔也未被攻破。
木華黎病逝,對蒙、金雙方的局勢,發生了重大變化,蒙古軍因為木華黎的病逝的而暫緩攻勢。其子孛魯繼承木華黎的王位,主持對金作戰,但隨即被成吉思汗命令轉攻西夏。
而金軍則趁機,開始大規模的收復失地。汾西縣(今山西汾西縣)、榮州(今山西萬榮縣西南)、洪洞縣(今山西洪洞縣)、孟州(今河南孟縣)相繼被金軍收復。而在河北,武仙叛變投金,蒙古在河北的重要節點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失守。蒙古軍的進攻陷入了瓶頸期。
1227年,征討西夏的行程進入了末期,成吉思汗留下部分蒙古軍隊繼續進攻西夏,親率大軍進攻金朝在甘肅最遠的屬地積石州(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這表明,蒙古軍的軍事重心,再一次放回金國。
但不幸的是,就在成吉思汗回師的同年七月,成吉思汗病逝於六盤山下的清水縣(今甘肅天水市清水縣)病逝。死前,成吉思汗留下遺言:要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覆滅金國。
木華黎時期,基本上已經確定了蒙古在未來幾十年的對金和南宋的作戰指導方針。一方面,以陝西為據點,越過潼關,直抵開封。另一方面,蒙古軍從陝西可借道宋境,對河南的金軍實施迂回包抄。
而對南宋方面,兩淮地區是南宋的重點防禦區域,不易攻破。蒙古軍只能依託陝西地區,把進攻的重點要放在京湖和川陝地區,突破這兩大戰區其中一個,就能沿長江南下,直抵江南,覆滅南宋,指日可待。
第三階段,窩闊台時期,金國的滅亡進入了倒數計時:
1228年木華黎的兒子孛魯也病逝了,覆滅金國的作戰指揮權,重回鐵木真家族。1229年,8月,窩闊台正式即皇帝位。次年,重新發動對金作戰,分別從河南、陝西兩地同步進行,但進攻的重點還是放在陝西地區。
蒙古軍在陝西的戰役,是遍地開花,但同樣也遭到了金軍的頑強抵抗,鳳翔縣和京兆府(今西安)直到1231年,才被攻克,此時距離金國滅亡僅剩兩年的時間。另一方面,進入河南的重要關隘,藍田關和潼關,久攻不克。蒙古軍在陝西的進攻陷入了停滯。
同年五月,趁著夏日休戰期,窩闊台召開軍事會議。决定按照成吉思汗的遺言,借道宋境,沿漢江而下,從河南的鄧州、唐河一線迂回包抄金軍。
窩闊台隨即兵分三路;中路軍放弃潼關,自碗子城(山西晋城市澤州縣)南下渡黃河,作為策應之師;左軍由濟南向推進,配合陝西蒙古軍,準備包圍金南京府開封;右軍由拖雷率領,自鳳翔渡渭水,過寶雞,涉宋人之境,沿漢水而下。期以明年春,會開封。
三路大軍,以拖雷的右軍最為關鍵,倘若借道失敗,蒙古軍合圍開封的戰畧,便很難成立。事實上,蒙古人在此之前就開始不斷的向京湖和川陝地區制置司派遣專使,要求南宋方面借道,允許蒙古軍對通行。還曾派專使入江南,面見理宗,要求借道江淮北上河南。但這些要求,南宋方面都予以拒絕。
軟的不行,只能來硬的。五月,窩闊台决定武力借道宋境。蒙古軍一方面進攻興元、天水、成州等地,另一方面繼續遣使謀求借道。宋將張宣不惜殺蒙使,斷絕借道之意。
南宋四川制置使桂如淵被蒙古軍隊嚇破了膽。不僅自己不敢組織抵抗,而且要求諸將不許出兵,還準備好了牛羊犒勞蒙古軍。托雷乘勢率軍闖入大散關。攻破鳳州城,屠洋州。圍攻川陝重鎮興元府(今陝西漢中)。沿漢江而下,抵達鄧州(今河南鄧縣)。
從鄧州北上,拖雷一路勢如破竹,泌陽、南陽、方城、襄、郟至京諸縣皆破,窩闊台從白坡渡(今河南孟津縣東南)黃河。1232年,在三峰山(今河南禹州)挫敗金軍最後的主力。隨後佔領鈞(今河南禹州市)、洛(今河南洛陽市)、許(今河南許州市)、鄭(今河南鄭州市)。同年3月,合圍開封,金朝的政治中心岌岌可危。
開封城厚,蒙古軍一時難以攻破,但金哀宗已經决定放弃開封。到年末。金哀宗遁走應天府(今河南商丘),隨後又逃亡蔡州(今河南汝南縣)。1233年,開封守將崔立開城投降,開封城破,這已經不知道是開封城第幾次換主人了……
金哀宗潜逃蔡州,窩闊台和金哀宗同時向南宋派出使者,都希望在這個關鍵時刻,爭取到南宋這個“盟友”。但金國覆滅在即,南宋方面也沒有必要為了羸弱的金國而開罪蒙古。同年九月,蒙古與南宋約定合圍蔡州的日期和相關事宜。十一月,宋軍抵達蔡州城,開始與蒙古軍合力攻城。
1234年,正月,在宋、蒙聯軍的合力進攻下,蔡州城破,金哀宗自縊身亡,立國一百二十餘年的金朝,宣告滅亡。
但這其中其實還有一個問題,蒙古為什麼要堅持聯宋滅金?單憑蒙古人自己的能力,能成功覆滅金國嗎?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是蒙古人率先主動向南宋拋出橄欖枝。1214年,即蒙金戰爭開始後不久,成吉思汗派主蔔罕訪宋,但在渡過淮河時,被當地的守軍拒絕了,訪問還沒有開始便結束了。但這次訪問的大概目的就是聯宋。
四年後,1218年,也就是宋、金交戰的次年,蒙古再次遣使,這次南宋方面對聯軍表示響應。但此後南宋方面的態度,幾經變化。這一點我們之前的文章講過(出門左轉還能找到)。
在窩闊台主持戰役之前,蒙古聯宋的目的,主要為了是爭取這個敵人的敵人,變成自己的朋友,最起碼不要變成敵人。彼時的蒙古,可以說是三線作戰了,既要滅金,還要忙著收拾西夏,最後還得時不時的光顧中亞的花剌子模。既然和南宋暫時還沒有發動正面的衝突,就不要忙著開闢第四條戰線了。
窩闊台擔任主帥後,特別是在陝西,蒙古軍的進攻嚴重受挫後。這個時候,蒙古聯宋的目的就不再那麼單純了,其目的則是想借道宋境,進入河南,包圍金軍。而且蒙古人的這種聯盟非常缺乏誠意和合作精神。動不動的就要武力奪城,搞得四川人民人心惶惶。
南宋方面的“聯蒙滅金”是被動選擇,而蒙古方面的“聯宋滅金”就顯的目的性十足,而且很隨意,隨時都可以破壞聯盟的本體,和南宋翻臉。
所以,即使蒙古人最終沒能借道宋境,包圍金軍。那麼憑藉其强大的軍事實力,金國的滅亡,也不過是早幾年或是晚幾年,罷了……
參考資料:《元史》、《金史》
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言史社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關於“蒙古滅金”你有什麼想說的,請在評論區留言吧!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