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當前各級必須面對的現實課題。地處陝南的漢中市面對已脫貧的52.4萬人、1010個退出村,幫扶不鬆勁、政策不斷線,不斷創新思路,改進監測手段,完善幫扶舉措,通過實行“三化機制”管理,推行“四個精准”監測,做好“五項措施”發力,全方位築牢鄉村振興根基。
“網格化”管理
防貧監測不留“死角”
7月7日,驕陽似火。勉縣新街子鎮五豐村6組組長鄭長安6時就起了床,洗漱完後,開始入戶走訪。如今,鄭長安又添加了一個新身份——五豐村防貧監測網格員。
“自從我們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後,我又肩負起了防貧監測的職責。”鄭長安說,“我主要負責我們組脫貧戶7戶27人的防貧監測,每兩周左右就要入戶走訪一次,每月要向鎮、村遞交入戶調查表,主要是詢問其家庭生產生活和收入情况有啥變動,以防止出現返貧致貧現象。”
五豐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楊曉英介紹,五豐村共有10個村民小組、424戶1411人。截至去年底,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27戶440人全部實現了脫貧。為了做好防貧動態監測工作,全村以組為組織,共任命10名防貧監測網格員,通過建立網格化隊伍,確保防貧監測不留“死角”。
今年以來,漢中市把防止返貧擺在突出位置,通過實行責任落實制度化,建立“月分析、季調度、半年點評、年終考核”工作制度,全力推動責任、政策、工作落實到位;製定《漢中市防返貧致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流程圖》等,對監測管道程式、監測對象識別、幫扶措施落實、風險隱患消除等各個環節進行統一規範、範本管理,為各縣(區)全面落實動態監測和幫扶提供遵循;通過監測預警常態化,發揮“四支隊伍”和鎮、村幹部熟悉基層的優勢,加强“網格化”管理,對有脫貧人口和“三類人群”的2046個行政村(社區)落實2.58萬名網格員,採取人盯人的管道,每月對監測對象進行重點排查,每半年對所有農戶進行集中排查,常態化做好預警資訊專項核查,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早清零。
截至目前,漢中市累計迴響預警資訊5.95萬條,排查核實4.81萬人次,實現靜態資訊及時更新、動態資訊實时管理、部門資訊即時比對、預警資訊快速迴響。
“四個精准”監測
羣衆脫貧不返貧
“要不是黨的政策好,我這個家就垮了。”7月8日,鎮巴縣楊家河鎮三灣村脫貧羣衆範金强感慨地說。
範金强家共有4口人,女兒去年出嫁,兒子在廣西務工,他和妻子在新疆打工,全家2019年就脫了貧。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去年8月,妻子曾昌蘭因突發疾病做了手術,共花費醫療費22.5萬元,其中自費6.3萬元。由於術後妻子生活還不能自理,範金强和妻子回到了家鄉。
三灣村防貧監測網格員得知情况後,立即入戶核實。通過研判,村上認定範金强家因病致使家庭收入下滑,存在返貧風險。今年1月,範金强家被納入脫貧不穩定戶進行監測。
為了及時消除風險隱患,範金强家的結對幫扶幹部秦川很快落實相關幫扶政策:先後爭取到縣民政部門臨時救助金2000元;縣衛生健康部門愛心基金3000元;社會愛心人士捐助的“水滴籌”籌款19860元;縣醫療保障部門防返貧專項救助金31917元;為範金强和他的妻子辦理了低保每年共計12150元;為全家人爭取每年减免社會保險費600元……
“通過各類補助救助金折算,我家實際只掏了6000元左右醫療費,大大減輕全家經濟負擔,也重振了我們再創美好生活的信心。”範金强說。
今年以來,漢中市為了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力做好防止返貧精准監測,先後推行精准認定對象、精准採集資訊、精准分類研判、精准跟踪處理等“四個精准”,通過農戶申請、入戶核實、資訊比對、村級評議、鎮辦覆核、縣級審定“六個步驟”對擬納入的監測對象進行認定,做到全流程公開公示。建立資訊核實負面清單,有效防止錯納。今年以來,漢中市新納入脫貧不穩定戶16戶51人,邊緣易致貧戶6戶23人。
同時,漢中市還將脫貧攻堅期原有2000餘名扶貧信息員確定為防返貧致貧監測幫扶信息員,每月會同駐村幹部入戶核實資訊,做好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資訊的採集、錄入、更新工作。圍繞“一收入兩不愁三保障”,對家庭成員結構、生產生活條件等41項監測名額進行綜合分析,根據風險類型,分類推送至縣(區)和相關行業部門核實確認、建立台賬,採取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常態化落實針對性幫扶政策。現時,漢中市5074戶監測對象已落實15359項幫扶措施,戶均享受3項以上,風險消除占比99.55%。該市還集中組織開展“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回頭看專項行動,全市現時累計排查93.46萬戶,其中建檔立卡戶22.21萬戶,排查整改問題76個。
“五項措施”發力
羣衆增收根基更穩固
如今的何興軍,總是樂呵呵的。自從2018年辦起雲水謠農家樂後,他和妻子李玉蘭每天都很忙。
“每到週末和節假日,是我們一家人最開心的時候,漢山花溪穀景區和村蔬果產業採摘園裡遊人如織,我們家每天接待遊客至少15桌。”漢中市南鄭區漢山街道漢山村脫貧戶何興軍高興地說。
何興軍家共有5口人,除了他和妻子外,母親年老多病,大女兒才參加工作,二女兒還在上學。
“這幾年我們家把該享受的扶貧政策都享受了,全家2016年底就脫了貧。但脫貧未脫政策,幹部幫扶也未斷線。”何興軍說。
2018年,為了支持他們家開辦農家樂,結對幫扶幹部李明忠先後為何興軍家爭取項目資金新建了停車場、對屋內屋外進行了裝修。為解决農家樂後續發展資金,村幹部每年都幫助他辦理村互助協會資金借款和扶貧貼息小額信貸資金。
“去年,全家僅農家樂收入20萬元左右,今年預計在25萬元以上。”何興軍自信地說。
今年以來,漢中市為全力確保脫貧羣衆和監測對象穩增收、不返貧,通過產業幫扶,對具備發展產業條件的脫貧人口和375戶監測對象,採取技能培訓等,支持發展“茶、藥、菌、果、畜、漁”六大主導產業和魔芋等特色產業,實現穩定增收,消除致貧返貧風險。
全市今年新增小額信貸1.16億元,發放互助資金借款8517萬元,12.1萬戶有意願有能力的脫貧戶實現中長期產業全覆蓋;推行“協會+企業+農戶”模式,銷售幫扶產品4.63億元,多管道促進脫貧人口增收。
通過就業扶持,漢中市共實現34.56萬脫貧勞動力和邊緣易致貧戶務工就業,其中3555名“三類人群”享受穩崗就業政策,實現有勞動能力的監測對象家庭至少有1人穩定就業。推動落實易地扶貧搬遷“1+7”後續扶持政策,全市580個集中安置點已建成社區工廠73個,吸納勞動力就業4005人,確保搬遷羣衆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通過深化綜合保障,全市監測對象中5037戶享受了綜合性保障措施,占比99.2%,有效防止返貧致貧發生。
通過健全縣、鎮、村三級扶貧資產管理台賬,漢中市累計形成的141.97億元扶貧資產已全部確權移交。通過智志雙扶,全市共設立愛心超市1209個,孝善基金429個,累計評選表彰勵志脫貧“民星”4659人,有效激勵脫貧羣衆和監測對象依靠自身努力過上更好生活。(記者:程偉)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