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萬家嶺之戰,日軍被殺得有多慘?國軍師長:真是日軍煉獄!

湖北 64℃ 0
摘要:1938年5月,徐州會戰結束後,武漢成了日軍的首先進攻目標。但因為花園口决堤造成的黃泛區,日軍只能修改作戰路線,即以主力沿長江兩岸,一路沿大別山北麓西進合攻武漢。1938年7月17日上午,日本大本營委任的第11軍司令官崗村寧次乘飛機從南京抵達了長江南岸的彭澤。待到106師團於10月1日抵達萬家嶺,卻迎頭撞上了嚴陣以待的中國軍隊。

1938年5月,徐州會戰結束後,武漢成了日軍的首先進攻目標。

開始,日軍本打算以主力直下鄭州和開封,然後沿平漢路一路南推,與溯長江而上的華中派遣軍合攻武漢。

但因為花園口决堤造成的黃泛區,日軍只能修改作戰路線,即以主力沿長江兩岸,一路沿大別山北麓西進合攻武漢。

日軍分兵兩路合攻武漢及崗村寧次設想的迂回路線

1938年7月17日上午,日本大本營委任的第11軍司令官崗村寧次乘飛機從南京抵達了長江南岸的彭澤。

作為攻擊武漢的主力,第11軍統轄著日軍第6、第27、第101、第106師團以及來自臺灣的波田支隊;若加上長江以北的搭檔第2軍,此次日軍共動用了30餘萬兵力。

面對咄咄逼人的日軍,蔣介石也不甘示弱。

他不僅在武漢衛戍司令部的基礎上組建了第九戰區,還集中了70餘個師,組成了薛嶽將軍的第一兵團以及張發奎將軍的第二兵團。

江北和大別山北麓的防禦則交給了第五戰區,分為了兩大兵團:孫連仲將軍的第三兵團、李品仙將軍的第四兵團。

中日對峙線

按照崗村寧次的戰略規劃,第11軍除了拿出主力用於長江方面的戰事,還會分出偏師沿南潯路南下向德安、南昌方向進攻,然後轉而沿浙贛鐵路西進湖南,再次上演一回戰畧大包圍。

但中國軍隊不同以往的堅決抵抗打亂了他的計畫!

加上日軍不適應江南地區的潮濕氣候,許多阿兵哥都染上了瘧疾,其進攻鋒芒基本停滯了下來。

一時間,兩軍在富金山、田家鎮要塞、富池口、瑞昌、南潯線對峙開來。

為打破僵局,崗村寧次鋌而走險,準備讓第106師團從瑞昌和南潯線之間的空隙迂回突進,繞到中國軍隊馬回嶺防線的後方,來一次縮小版的大迂回+圍殲戰。

觀察當時的戰場形勢,崗村寧次的這招險棋走的的確很毒辣,因為新加入的第27師團向長河河谷方面的不斷突擊拉走了國軍在白雲山的部分軍隊,導致反八字形狀的馬回嶺防線的側翼漏了風。

106師團之迂回路線

第106師團是日軍的特設師團,除了聯隊長和大隊長是現役軍官,從普通士兵到小隊長、中隊長都是從預備役中臨時招募的。

此前在南潯線北段的戰鬥中,第106師團曾遭到中國軍隊重創,官兵傷亡了8000餘人。

為了儘快使其恢復元氣,崗村寧次一次性給它補充了2700名新兵外加一個山炮兵聯隊。

雖然計畫很完美,但第106師團的運氣卻不怎麼好。

一者是馬回嶺以西的山地地形複雜、山林間時常彌漫著霧氣;二者是這裡有豐富的鐵礦,嚴重影響了日軍指南針的磁場感應。

一來二去,日軍竟在山裡迷了路。

待到106師團於10月1日抵達萬家嶺,卻迎頭撞上了嚴陣以待的中國軍隊。

中國軍隊堵截106師團及阻擊27師團東進萬家嶺

原來,防守白雲山的第4軍曾吃過日軍迂回側擊的虧,所以這次他們在白雲山四周派了大量的蒐索隊。

囙此,106師團的踪迹很快便被發現了。

高度警覺的第4軍軍長歐震當機立斷,很快便將向東防禦變為了向西攻擊,立時便將106師團拖在了原地。

這邊馬回嶺的兵團長薛嶽收到了第4軍的急電後立刻便判斷出崗村寧次的戰略意圖。

於是,萬家嶺周邊的中國軍隊紛紛聚攏了過來。

不多時,一個馬蹄狀的圍殲網便形成了,此時的106師團便身處包圍網的覈心地帶。

後來,原106師團的倖存者,輜重隊運輸兵那須良輔在他的戰後回憶錄《地獄穀中的三個星期》如此寫道,“雷鳴穀是周圍環山的狹小盆地,我們向峽谷進軍。後來才知道,周圍的山中有數萬敵軍在等待著我們”、“當我發現敵軍來襲時,我聽到令人恐怖的迫擊炮聲,越過我的頭上在前面50米的地方爆炸了。炮彈擊中了馬群,馬群炸了窩般地在烽烟中胡沖亂撞。離開九江時有數千匹馬,到雷鳴穀,連一匹馬都沒有了。從第二天開始,我們的中隊就躲在水溝的土堆四周跟敵軍對峙。然而由於四周的山中都是敵人,子彈從四面八方飛過來”。

中國軍隊重機槍陣地

106師團偷襲不成,反而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為了突破中國軍隊的包圍網,106師團長開始調集精銳向74軍之第58師的防守陣地發動“錐形突擊”。

前面的日軍倒下了,後面的日軍推著前面人的屍體作掩護繼續往上攻。

到了最後,58師打得僅剩下了500多名能戰鬥的阿兵哥,而日軍在付出了3500人的陣亡代價後也只是佔領了長嶺和張古山兩座制高點。

戰鬥至此,日軍已經失去了繼續突圍的力量,只能就地固守待援。

10月5日,薛嶽看到日軍的力量逐漸衰竭,感覺圍殲106師團的時機已經成熟,遂果斷下達了總攻命令。

薛嶽調集10餘萬精銳打算圍殲106師團

在這一系列總攻行動中,張古山爭奪戰是重中之重。

因為此地是萬家嶺地區的制高點,可用炮火直接覆蓋106師團在萬家嶺地區的防禦陣地。

日軍也知道張古山的得失關係到自己的最終命運,也投入了手中捉襟見肘的預備隊和中國軍隊進行了3次激烈的爭奪,但每次均以失敗告終。

10月8日,106師團的防禦陣地被中國軍隊進一步壓縮,不僅師團指揮部的勤務員都被編入了戰鬥部隊,連師團長松浦淳六郎也拿起了步槍。

106師團被包圍的消息傳到東京,震動了日本大本營和天皇裕仁。

自近代日本建軍以來,還從未有過整個師團被圍殲的先例。

於是,在天皇裕仁的强力介入下,同樣遭到中國軍隊頑強阻擊的第27師團只好分出了一部分兵力趕去救援。

此時的中國軍隊筋疲力盡,已經派不出更多的預備隊投入戰鬥,只能眼睜睜地看著106師團逃出生天。

雖然如此,中國軍隊十餘天的奮勇作戰也使日軍付出了萬餘阿兵哥的傷亡代價。

埋葬在萬家嶺的陣亡日軍

一年後,原國民黨軍1兵團第32軍141師師長唐永良少將再次來到萬家嶺,看著當年血戰後留下的場景,他在回憶錄中如此寫道:

“萬家嶺戰場周圍約10平方公里,都是矮山叢林,只有幾個小村。在這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佈滿了日軍和我軍的墓葬。日軍的輜重兵挽馬馱馬屍骨、鋼盔、馬鞍、彈藥箱、毒氣筒、防毒面具等等雜物,俯拾可得。”

“此外沿山麓、沿道路、沿溪流,無處無日兵骸骨,若說五步一尺、十步一馬,並不算過分。統計雷鳴鼓劉存、背溪街、萬家嶺一帶戰場,日兵骸骨至少在六千具以上,馬骨至少在千具以上。”

“萬家嶺西南,日軍遺骨最多。據當地人講,一個村民曾從骷髏中,撿拾金牙30多枚。這當然是日本兵的,中國兵鑲不起金牙。”

“萬家嶺西北一村,叫雷鳴鼓劉村,周圍日軍墳墓最多。村東稻田中,日軍輜重兵馬骨不下五六百具,鐵制馱鞍亦多。1939年12月,日軍第106師團將要回國的300多人,在該村停頓3天,向陣亡日軍吊祭。這3天,砍樹、砌臺、立碑,300人足足忙了3天。”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