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堵破難不能避重就輕

海南 81℃ 0
摘要:抓住重點帶動面上工作,是唯物辯證法的要求,也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行程中一貫宣導和堅持的方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羣衆的一樁樁“小事”,是構成國家、集體“大事”的“細胞”,小的“細胞”健康,大的“肌體”才會充滿生機與活力。查堵破難避重就輕,有的是因為“不想”——沒有充分認識到開展“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對開展活動缺乏積極性主動性,存在慵懶散漫、得過且過的心態,認為查了也白查,隨便拿些雞毛蒜皮的小問題來應付;有的是因為“不敢”——“輕”的易查、“重”的難改,真正的堵點、難題,涉及面廣、牽扯關係多、協調難度大,查出來了不一定有辦法解决,難以向上級領導和人民群眾交代;有的是因為“不願”——查堵點、破難題,往往需要深入基層一線認真調研,才能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有些人不願意走出辦公室、走出舒適區,就以“輕”代“重”、以“輕”遮“重”,敷衍了事。

查堵破難不能避重就輕
——深入開展“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系列談③

魏燕

抓住重點帶動面上工作,是唯物辯證法的要求,也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行程中一貫宣導和堅持的方法。海南開展“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關鍵是要堅持“重點論”、抓好“牛鼻子”,通過一個個堵點、難題的解决,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暢通一個流程,化解一批衝突,優化營商環境,促進自貿港的發展。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羣衆的一樁樁“小事”,是構成國家、集體“大事”的“細胞”,小的“細胞”健康,大的“肌體”才會充滿生機與活力。所以,查堵破難抓重點,既要抓事關海南發展、日積月累的老癥結、大問題;也要抓關係百姓切身利益,急盼解决的新問題、“小事情”。然而,實際工作中,一些地方和組織在查堵破難時,卻出現了避重就輕的傾向和苗頭,將簡單的問題或日常性的問題當成堵點、難題,例如,有地方把“某些道路宣傳推廣力度不够、品牌知名度不高、影響力有限”“鄉村振興工作隊駐村生活物品需要幫助解决”等當成堵點,有組織把“上班紀律不嚴、存在遲到早退現象”“鄉鎮文化室電壓過低無法正常辦公”等當成難題,回避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反映強烈的重點問題、疑難雜症、關鍵“小事”,或者就事論事,不能系統性解决問題,讓查堵破難浮於表面,流於形式,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查堵破難避重就輕,有的是因為“不想”——沒有充分認識到開展“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對開展活動缺乏積極性主動性,存在慵懶散漫、得過且過的心態,認為查了也白查,隨便拿些雞毛蒜皮的小問題來應付;有的是因為“不敢”——“輕”的易查、“重”的難改,真正的堵點、難題,涉及面廣、牽扯關係多、協調難度大,查出來了不一定有辦法解决,難以向上級領導和人民群眾交代;有的是因為“不願”——查堵點、破難題,往往需要深入基層一線認真調研,才能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有些人不願意走出辦公室、走出舒適區,就以“輕”代“重”、以“輕”遮“重”,敷衍了事。

不管是“不想”“不敢”還是“不願”,說到底,反映的都是作風問題,是不負責任、不敢擔當的表現。查堵破難若避重就輕、繞開病灶,只會讓重點問題、關鍵問題、突出問題被掩蓋,讓“查堵點”流於形式,“破難題”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即使查出來的“堵點”“難題”再多,也只是錶面熱鬧,不能解决實際問題,還會讓羣衆認為活動是在“走形式”,失去參與的熱情,損害政府的威信。

春秋時期,蔡桓公諱疾忌醫,結果病重而亡;三國時期,關羽主動“刮骨療傷”,最終毒血滌盡。開展“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要多些“刮骨療傷”的勇氣,大膽解放思想,敢於刀刃向內、突破常規、自我革命,從實際出發,從市場主體和羣衆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問題改起,聚焦重點、抓住關鍵、强化落實,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推動活動向縱深開展,讓市場主體和群眾滿意,推動海南營商環境再上新臺階。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