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朝文社(alishi777)
從清代中後期起,大批山東、河北、河南等省的群眾離鄉背井。
踏上了“闖關東”的路程。
他們中許多人在歷經千辛萬苦後,終於在東北大地紮下根來,開始了新的生活。
僅從清朝咸豐年間至清朝滅亡這半個世紀裏,內地“闖入關東”的人口就高達1400萬。
平均每年有近30萬的“人流”湧入東北。
到1930年,東三省的人口已經突破了三千萬人,占到當時中國總人口的近十分之一。
這其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內地來的移民。
而在闖關東的內地移民裏,山東人又占到了絕大多數,甚至移民們一路上用來裝載物品的小推車,那時也被稱為“山東車”。
有些在華的日本人,曾在筆記裏生動記錄了山東人經陸路“闖關東”的景象:
一輛小小的山東車上裝著小孩,然後弟弟在前面拉車,哥哥在後面推車,骨瘦如柴的三兄弟就這樣艱難行進著。
而像這樣全家“闖關東”的移民,在當時從關內進東北的道路上,可以說是“肩背相望焉”。
更危險的卻是水路,事實上這也是絕大多數“闖關東”的山東人選擇的路線:
從煙臺、威海、青島等地出海,北上抵達大連等地。
他們中很少有人買得起船票,大部分人都是乘坐簡陋的小舢板,一路衝破風浪考驗抵達東北。
民國年間,南開大學更對東北的山東移民進行過調查,調查結果告訴我們: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移民“闖關東”時,身上的路費不足百元。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移民,路費都是典當借貸得來——這個抉擇,幾乎以傾家蕩產為代價。
而在平安到達東北後,大多數的山東移民,都選擇了一個營生:開荒種地。
正如1927年《東方雜志》的一份調查報告所說:“魯人之移植於東三省者,其職業以農為主”。
那麼問題來了,一貧如洗的他們跋山涉水來到東北,開始艱苦的開荒工作時,在開荒頭一年缺少糧食的困境下,他們又該怎麼“熬”過去呢?
首先一個辦法,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清末時的東北人口稀少,大片肥沃的土地,當時都只是原始的山林荒地,雖然缺少糧食,可物產卻依然很豐富:
清代乾隆年間時,就曾有人描繪說,當時東北許多進山打獵的獵人,隨手把菜籽撒到地上,這些“沒人管”的菜籽,竟然就在山裡自然長成一棵棵青菜。
這麼“肥力壯”的地方,自然也不缺食物。第一批來到這裡的移民,雖說條件艱苦,但也能找到食物果腹。
但是,如果想發展東北大規模的墾荒,僅靠移民們自身拓荒顯然不够。
而在晚清王朝最後十年裏,清王朝也徹底改變了以往的“封禁”政策,推出了鼓勵移民屯墾的“放荒”政策。
到20世紀初時,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的荒地陸續放開,更以優惠政策招募移民“領荒”,特別重要的一些優惠政策,都是針對移民們的“第一年生計”問題。
比如當時東北大地的“官墾”,往往都是官府“先備資金”,遷移移民們“領荒”。
特別是晚清名臣錫良擔任東三省總督起,願意“領荒”的移民,“闖關東”的路上就能享受車馬費半價的待遇。
到了東北之後,第一年的種籽、耕農、糧食也全由官府發放。
甚至錫良還重金招募工匠,在“官墾”地區挖井蓋房,確保移民們有飯吃有地方住,清朝滅亡後,民國政府也延續了這類政策。
這樣一來,從清末到20世紀三十年代,東北大地的墾荒開始了高速發展。
當時“闖關東”的移民,有近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投身墾荒,其中20至50歲的青壯年勞動力,更占到了百分之八十六。
曾經一片荒凉的東北,到1930年時耕地已擴展到2.08億畝,種植業更是突飛猛進。
水稻、小麥、大豆、玉米、高粱等農作物大面積種植,形成了東北農業南豆北麥的農業格局。
特別是新興的大豆產業,更一度壟斷了20世紀初的國際豆油市場,成了當時中國對外貿易的脊樑。
只看這繁榮景象,就知十四年抗戰時代那一句歌詞“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唱的不止是國恨家仇,更是一代代墾荒者們的血汗。
而除了“物產”與“國策”,能讓一代代“墾荒者”度過早期困難歲月的,更有無數“闖關東”移民們,那彼此間的互助。
雖然“闖關東”的移民,來自北方各地,相互間也大多素昧平生。
但在這一片新的家園裏,卻極少有人孤軍奮戰,相反卻是多少人一道扛起艱難困苦,建起家園。
早期闖關東時,東北大地那一個個村落,就是這樣來的。
在大連市旅順口一個叫周家崴子的村莊,就記錄了這樣的景象:
這裡的第一代移民,是一對來自山東登州門樓村的周姓兄弟。
清朝中葉,這哥倆乘坐小舢板,冒著大浪抵達旅順,上岸後就餓昏在海邊,幸好被當地村民救起。
這裡的村民,都是更早些時候“闖關東”的山東移民。
這些山東老鄉們不但不排外,反而告訴他們“這裡有的是土地,還可以捕魚”。
熱情的村民們還為哥倆修了房子,送來了生活用品,他們就這樣定居,發展成了“周家崴子”。
這樣的情景,幾乎就是整個近代史上,一代代“闖關東”移民們共同的記憶。
正是這無私的互助扶持,才令他們終於戰勝了東北的酷寒,開闢了屬於自己的家園,也造就了近代世界拓荒移民史上的偉大奇迹。
百年之後,“闖關東”的記憶也許已是遙遠的記憶風景,但那一代中國人的善良、堅韌、勇敢,卻是中華民族不息的傳承。
參考資料:《闖關東那些事》《曆史上的大移民:闖關東》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