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20年底,國務院召開的新聞發佈會,發佈了《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况報告(2020)》報告,這是中國營養改善和慢性病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果性報告。
經過取樣調查,監測覆蓋近6億人口,得出中國成年男性平均身高為169.7cm,女性身高為158.0cm的結論,這一數據對比2015年,18-44歲之間的成年男性跟成年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別上升了1.2cm和0. 8釐米。
我國居民健康意識逐步增强,體育發育與營養不足等問題持續改善,生活水準極大提高,囙此身高有持續上升的趨勢,未來會持續新增。青少年的身高發育問題得到我國居民的廣泛關注和重視。那麼,你知道2020年的成年男性平均身高數據在古代是幾尺男兒嗎?
歷史典籍常有七尺男兒,那又是多高的身高呢?
例如《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中記載“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再如“明代四大奇書”之一的《三國演義》中寫道:這關羽身高九尺,鬢長兩尺,手持一把青龍偃月刀重八十八斤”。如果按照現在的換算組織來計算,三市尺為1米,那麼會得出關羽身高為3米的結論。這顯然是誇大其談,不符合古人平均身高。
古代的生產力與我們現如今工業化的生產模式完全沒有可比性,食不果腹是普通老百姓時常有之的,更別說能向我們今天一樣講究膳食均衡和營養搭配了。那麼3米的關於是過於不同於常人的,無異於鶴立雞群。
那麼我們應該從另一方面入手考察,也就是換算組織的古今差异。秦始皇一統天下後做了許多對後世意義深遠的事,比如統一度量衡。那麼“度量衡”又是什麼呢?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量”指的是物體的容積組織;“衡”則指的是重量組織;“度”就是長度單位。“量”我們在古文中常見的有衡量糧食的“石”,見唐代韓愈的《馬說》“一食或盡粟一石”。“量”還有“鬥”,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不為五斗米折腰”等。
漢朝時期“度”的換算組織如下:
1引=10丈=2310釐米1丈=10尺=231釐米1尺=10寸=23.1釐米1寸=10分=2.31釐米1分=0.231釐米
“漢承秦制”,也就是說漢朝沿用秦朝的度量衡。根據這一邏輯,考古學家根據商鞅銅方昇換算出秦朝一尺等於23.2釐米,那麼23.2釐米的9倍等於208. 8釐米。身高為兩米多的關羽,雖然還是异常高,但是想到姚明,也覺得真實度還算比較高。
不過我們通過秦朝的商鞅銅方昇來推算三國時期的關羽身高,其實還是不够嚴謹,換句話說,商鞅銅方昇只能作為我們用當時文物來推算的一種借鑒手段,並能作為直接證據。
直到河南洛陽出土漢恒帝劉志墓,並且考古學家興奮的是發掘出土兩把漢尺。東漢時期的這把漢尺正是解開關羽真正身高的面紗的直接依據。
出土兩把文物,其一為普通木尺,其一為錯金銅尺,其長度都為23cm左右。錯金銅尺為23.1cm,做工精湛,保存完好。為確定東漢或者漢時期的“度”提供了最直接有力的證據。
按照錯金銅尺的長度推算出關羽的身高為207.7cm。說明歷史上的關羽確實風姿偉岸。同理可得,七尺男兒,身高為161.7釐米。這樣算來還是比較符合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營養供應水准的。
不過更多的研究者認為,《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很多內容是經過作者羅貫中的文學手段加工的,將人物身高誇大是為了塑造鮮明特色的人物形象,並不能作為史料來考察。小說《三國演義》的創作藍本是東漢陳壽的歷史散文《三國志》,其中並沒有正面介紹關羽身高。
但是《三國志》有直接介紹劉備身高“身長七十五寸”,按照我們剛才說說的錯金銅尺換算,劉備身高173釐米。劉備對關羽是用“仰視之”,說明關羽身高至少比173釐米高出很多,能被173釐米的人仰視的人,至少也有1.8米。要知道當時生產力發展水准,平均身高定然不比今天。
結語:而我國2020年的男性平均身高為169.7釐米,當時應該遠遠低於今天,我們姑且認為是1.6米。關羽的身高無論是207.7釐米亦或者1.8米,都遠遠高於當時1.6米的平均身高,確實是非常雄偉的身材。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