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期的女真人

吉林 111℃ 0
摘要:明朝時期,在黑龍江流域、日本海、韃靼海峽及庫頁島等東北廣大地區,分佈著許多被明朝史書稱之為“野人女真”的滿族先民女真人。佛滿洲重要成員的海西女真人,也是因屢遭東北部野人女真不斷襲擾,在明正統年以後逐漸南遷至今遼寧省開原、吉林省吉林市附近的松花江沿岸及輝發河流域,漸之形成了葉赫、烏喇、絲巾、輝發等四大部。

作者富察寶仁簡介:富察寶仁先生退休前在園林局擔任綠化處處長。現在先生擔任的社會職務主要有:吉林市政協文史研究員、北華大學客座教授、舒蘭市人民政府歷史文化顧問、吉林省滿族文化經濟促進會副會長、吉林市滿族聯誼會副會長、吉林市滿族文化研究會理事、吉林省民俗學會理事、吉林省長白山文化研究會理事、吉林市作家協會會員、吉林道教玄帝觀、靈仙府複建顧問、吉林市園林綠化協會秘書長等。

本文章原載《大東北滿族舊事》之《曆史文化》。《大東北滿族舊事·曆史文化》約29萬字,共六篇。以大量史實舊事講述滿族三次立國、兩創文字、八旗勁旅,以及明清滿族舊事和滿族文化的發展,展現滿族進入中原前後的變遷歷程。

《大東北滿族舊事》叢書,是吉林省地方誌資源開發立項項目。叢書約124萬字,分為《大東北滿族舊事·曆史文化》《大東北滿族舊事·歲時文化》《大東北滿族舊事·俚俗文化》《大東北滿族舊事·建築文化》《大東北滿族舊事·薩滿文化》等5册。有意購買收藏此書的,可以與作者富察寶仁先生聯系。

內容簡介

中華大東北地區,白山黑水的崇山密林是滿族的故土家園。滿族歷史悠久,其先民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遠古的五帝之舜禹時期,由肅慎始,挹婁、勿吉、靺鞨、女真、滿洲,這滿族一脈世代相承。滿族的歷史,展現著祖國大東北的歷史行程。滿族三次立國,唐代時建渤海國,為唐朝之屬國;宋代時建大金國,與南宋形成了中國又一次南朝北國之勢;滅明之後建立了清王朝,一統華夏268年。

滿族的文化,昭示著大東北地區滿——通古斯語支各族的歷史文明。滿族兩創文字,金國時創制金女真文,後金(清)時創制滿文,這在中國乃至世界文明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滿族是北方漁獵民族,曾以弓馬騎射稱著,滿、蒙、漢八旗勁旅由後金至清戰旗獵獵,共同外抗俄、日、英、法等列强,內安社稷廣駐“滿城”,展現著梟悍中的平順,剽蠻中的輝煌;譜寫著多民族團結的動律、中華民族一家的弦歌。

本書以史籍為准,史海拾貝,為讀者展現著滿族的昔年舊事,歷史的進程。

現在作者富察寶仁授權本平臺發表,本平臺將陸續發表《大東北滿族舊事》的有關內容。

五、明清滿族舊事

明朝初年,滿族的先民還是個生活地域廣泛、人口眾多、部族林立的北方漁獵民族。經過百餘年的南遷、綜合後,已形成了遼寧地區的建洲女真、遼吉地區的海西女真和黑龍江流域及東海地區的野人女真三大部系。明朝廷對女真人,尤其是對黑龍江野人女真和東海野人女真,採取的是“以夷制夷”的羈縻管理政策。《清朝前期黑龍江民族研究》載道:

明朝末年,黑龍江地區土著民族多被稱為女真人,如黑龍江地區各族被稱為野人女真、北

山野人或七姓野人等。在清入關前後,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仍被稱為索倫部,其族

有薩哈爾察、薩哈連、喀木堪等。赫哲、費雅喀等族被稱為東海女真,其族稱有東海窩稽、虎

爾哈、瓦爾喀、庫爾喀等,各族界線模糊,族稱不一。

努爾哈赤建後金汗國和皇太極改後金為清的過程中,都認為那些居住地域廣泛的野人女真,“語言與我國相同,本皆我一國之民”。故此,對野人女真恩威並用地進行施恩招撫或武力征討,使之成為了大清國民。這些野人女真,清入關前加入滿洲八旗的被編為了佛(陳)滿洲,清入關後加入滿洲八旗的被編為了伊徹(新)滿洲。

明代的滿族先民女真人

明朝時期,在黑龍江流域、日本海、韃靼海峽及庫頁島等東北廣大地區,分佈著許多被明朝史書稱之為“野人女真”的滿族先民女真人。像虎爾哈部、渥集部、瓦爾喀部、恰哈拉部、費雅喀部、打虎兒部、使鹿部、使馬部、使犬部等,難以數計的野人女真諸部。這些歷史悠久、漁獵為生的女真人,由於居住遠離中原文化發達地區,所以社會發展相對落後,但其語言、習俗大多與建州女真、海西女真相同。故此,清太宗皇太極在收歸黑龍江地區野人女真時,對眾將說:“此地人民,語音與我國同,攜之而來,皆可以為我用”。他對願意歸順的野人女真諸部說:“爾之先世,本皆我一國之人,載籍甚明,爾等向來未知之,是以甘於自外”。

滿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北方古老漁獵民族,其族源可追溯到五、六千年以前遠古的舜、禹時期。當時,滿族先民肅慎人便與中原地區的王朝建立了友好的密切聯繫,正如《國語》所載:“肅慎者,虞夏東北大國也。”肅慎之後的滿族先民挹婁、勿吉、靺鞨、女真等族人,一直生活在東北的白山黑水廣大地域。

遼代時,契丹遼國滅了靺鞨人建立了渤海國,靺鞨人始稱女真,後為避遼興宗耶律宗真字諱改稱女直。遼國為了分而治之,將女真人分為兩部分,以開原附近為界,其南為熟女真,其北為生女真。“熟女真”後多被漢族、蒙古族等融合了,而生活在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等東北東部及北部廣大地區的“生女真”,卻在遼契丹人的打壓下不斷發展壯大,並於1115年建立了大金國。女真金國的疆域十分廣闊,南以淮河與南宋為界,北達外興安嶺以南,西臨蒙古諸部,東至韃靼海峽、庫頁島控鄂霍茨克海。正如《金史》所載:“金之壤地封疆,東極吉裏迷兀的改諸野人之境,北自蒲與路之北三千餘裏,火魯火疃謀克地為邊”。

元朝時,居於遼南及中原等地的女真人大多已融合於漢族之中,但居住在白山黑水地區的女真人,還是人口很多分佈也很廣。明代時的女真人也是如此,《大明一統志》載:“女直,東瀕海,西接兀良哈,南鄰朝鮮,北至奴兒幹、北海。”由此可見,遼、金、元、明時期女真人的居住區域,遍佈東北地區的東部及北部廣大地區。到了明朝中葉,女真部分為了三大部,即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大明會典》記載:

蓋女直三種,居海西等處者為海西女直,居建州、毛憐等處為建州女直,……其極東為野

人女直。野人女直去中國甚遠,朝貢不常。

這去“中國甚遠,朝貢不常”的野人女真,便是遼金時期居於外興安嶺以南、火魯火疃謀克、吉裏迷兀的改及庫頁島等地的女真人。東北西部的嫩江流域是蒙古牧羊放馬之地,但這裡也生活著女真諸部。據《明太宗實錄》記載:

永樂六年(1408年)三月壬申,“戳兒河(即綽兒河)女真野人頭目忽失歹、安苦等來朝

。命忽失歹為福餘衛指揮僉事,安苦等為千百戶鎮撫,賜鈔幣有差。

這明代史籍之載,說明滿族先民女真人遠在明初時,便已遍佈東北地區的南北東西廣大地域。野人女真與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同祖同源,其族源同為肅慎人,在語言、習俗等方面也基本相同,只是因居地相隔甚遠故有一些差异。在明末清初之時,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等朝進行的女真族統一和滿洲共同體的形成過程中,居住廣範的野人女真諸部都參與其中,成為了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野人女真社會經濟發展比較落後,以漁獵為生,食肉衣皮,性情梟悍、勇猛豪爽。明永樂元年(1403年),在唐代渤海國率賓府的“建州”故地(今黑龍江省東寧縣大城於古城),被明廷封為建州衛指揮使的阿哈出,便是能征慣戰的來自胡裡改江(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地區的野人女真。《明太宗實錄》載:“女真野人頭目阿哈出來朝,設建州衛軍民指揮使司,以阿哈出為指揮使”。

明永樂三年(1405年),明廷又任由阿哈出推薦,因野人女真不斷襲擾而南遷,來自斡朵裏(今黑龍江省依蘭附近之松花江與牡丹江兩江匯流處)地區的女真頭目猛哥帖木兒為建州衛指揮使,即後來的建州左衛指揮使。

佛滿洲重要成員的海西女真人,也是因屢遭東北部野人女真不斷襲擾,在明正統年以後逐漸南遷至今遼寧省開原、吉林省吉林市附近的松花江沿岸及輝發河流域,漸之形成了葉赫、烏喇、絲巾、輝發等四大部。囙此四部均來自忽喇溫河(今松花江支流呼蘭河)地區,故有忽喇溫女真之稱,又稱海西女真或扈倫四部。

明朝時除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生活在松花江中游以南的遼吉地區,東北的外興安嶺、烏第河以南;額爾古納河、呼倫湖以東;鄂霍茨克海、庫頁島以西廣大區域居住著眾多的野人女真。

野人女真並非是野人,而是明朝時漢人因其距“中國甚遠,朝貢不常”而給予的蔑稱,也是明代史書中對東北地區的極北、極東地域龐大的滿——通古斯語族女真人的一種泛稱。明時的野人女真分兩大部,一部是生活在黑龍江下游、東北地區東部廣大地域的“東海野人女真”,另一部是生活在北部黑龍江中上游地域的“黑龍江野人女真”。這兩大部均各有幾個或十幾個大部族,各部族之下還有數十個小的部落。由於時間不同、地域不同及書載不同,野人女真有著不同的稱呼,像“東海野人”,又稱“七姓野人”、“三姓野人”、“渥集部”等。朝鮮的文獻中還稱之“兀狄哈”、“忽喇溫兀狄哈”、“七姓兀狄哈”等。“黑龍江野人女真”,明朝廷又稱他們“北山野人”、“女真野人”、“索倫人”(即山林裏生活的人們)。“索倫”之稱直到清中期以後,方專指山林中的鄂溫克人。

東海野人女真和黑龍江野人女真部族很多,分佈也很廣,呼兒哈、瓦爾喀、渥集、庫雅喇、恰喀拉、薩哈連、吉列迷、庫頁、苦兀、赫哲喀喇、索倫、打虎兒、俄漠、山旦、費雅喀、奇雅喀、紮庫特、綏芬、蘇魯、安禇拉庫等等很多。這些同為滿——通古斯語族的野人女真,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因時間、居住地的不同有著眾多的族稱,有時也很難區分東海野人女真和黑龍江野人女真之間的區別;有時即使同有“東海野人女真”泛稱的族群之間也很難區別,像費雅喀人與庫頁人即是如此。

費雅喀人是個大族群,歷史悠久,人數眾多,分佈甚廣。漢代時費雅喀的一支被稱為“女國”,唐代時稱“窟說”、“莫曳”,元代時稱為“骨嵬”,明代時稱為“苦兀”。《遼東志》載:

苦兀,在奴兒幹海東。身多毛,頭帶熊皮,身衣花布,持木弓,矢尺餘。塗毒於簇,中

必死,器械堅利。父母死,刳去腸胃,屍體曝幹,出入負之,飲食必祭,居住不敢對,約至

三年,然後弃之。

從此文中可知,明時的苦兀人居於奴兒幹的韃靼海峽東的苦兀島(即庫頁島)上。其生活十分原始,著熊皮、持木弓,有著與萬裏之外古埃及人一樣的俚俗,有將逝去的先人製成乾屍木乃伊的薩滿教祖先崇拜觀念。苦兀還有一個族稱叫“苦夷”,明《重建永寧寺碑記》中即稱之為“苦夷”。其實這苦兀、苦夷只是費雅喀人的一支。清代史書中的費雅喀人又稱“飛雅喀”、“庫頁”,其還有“乞列迷”、“吉裏迷”、“吉列迷”、“乞裏迷”、“尼夫赫”等稱。《大明一統志》載:

乞列迷有四種,性柔刻貪狡,捕魚為食,著直筒衣,暑用魚皮,寒用狗皮,不識五穀,惟

狗至多,耕田供食皆用之。死者刳腹焚之,以灰盡夾於木末植之。

乞列迷去奴兒幹三千餘裏,一種曰“女直野人”,性剛而貪,文面惟髻,帽綴紅纓,衣綠彩

織,惟褲不槿。婦帽垂珠珞,衣綴銅鈴,射山為食。暑則野居,寒則室處。

一種曰“北山野人”,乘鹿出入。又一種住平土屋,屋脊開孔,以梯出入,臥以草鋪,類狗

窩。

一苦夷在奴兒幹海東,人身多毛,戴熊皮,衣花布,親死刳腸胃,曝幹負之,飲食必祭,

三年後弃之。其鄰有吉裏迷,男少女多,女始生先定以狗,十歲即娶,食惟腥鮮。

此《大明一統志》,雖然對居地廣泛的乞列迷人的記載略有輕蔑之詞,但還是生動地記述了這支野人女真的許許多多的當時風貌。像乞列迷人族群很多,有的生活在北山(即東北極北地區的外興安嶺)以南崇山峻嶺之中,“乘鹿出入”的使鹿部,時人稱之“北山野人”;有的生活在距黑龍江入海口三千餘裡外,“暑則野居,寒則室處”,以“射山”(狩獵)為生,被漢人稱為“女直野人”;有的則生活在韃靼海峽以東的苦兀島(即庫頁島)上,捕魚為食,“寒用狗皮,暑用魚皮”,“不識五穀”,有養狗崇狗、以狗定娃娃親的民風俚俗。

乞列迷這個野人女真大部族,橫貫了東北大部地區,既有清代稱之的“東海野人女真人”,又有被稱之的“黑龍江野人女真人”。故此,他們的社會狀態、生產活動、生活俚俗及原始崇拜意識雖然略有差异,但基本上代表了明清之時生活在東北偏遠山林及海島之上的野人女真,和他們以漁獵經濟為主的較原始落後的生活狀况。

東海野人女真的虎爾哈、瓦爾喀、恰喀拉等部也很有代表性。虎爾哈部乃因虎爾哈河(今牡丹江)而得名。虎爾哈又稱“呼爾哈”、“呼爾喀”、“庫爾喀”,又有“諾雷”、“阿其泱”等族稱。虎爾哈部族居住地廣泛,除牡丹江沿岸地區外,《黑龍江鄉土志》載:“松花江、烏蘇里江、黑龍江匯流處,博和裏、諾爾喝勒、都裏達蘇及大、小喝裏達蘇、綽庫禪、能吉勒、賀迮哈喇諸屯,皆出呼爾喀之屯寨。”除此之外,呼爾喀部人還散居在額提齊(敖其)、福題希(富錦)、岸巴察拉(古布紮拉)、薩里屯(薩里霍通)、尼葉爾伯(尼爾伯)、喇喇(同江)等今黑龍江中下游廣大地域。

恰喀拉部又有“恰喀爾”、“烏德蓋”、“奇雅哈喇”、“欺牙喀喇”等族稱。《柳邊紀略》載:“住伊滿江(今烏蘇里江)源者,曰欺牙喀喇,其人黥面,其地產貂,無五穀,夏食魚,冬食獸,以其(魚、獸)皮為衣”。

瓦爾喀部又有“瓦爾哈”等稱,其部族人亦很多,分住於烏蘇里江、圖門江流域,像抓吉、撓力河、團山子、穆棱河及今中俄邊境、中朝邊界等廣大地區均有其部人。《清太祖實錄》載,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春二月,清太祖努爾哈赤曾向明廷遞書:“鄰朝鮮而居瓦爾喀部眾,皆吾所屬也,可往諭(朝鮮國),令彼察出予我”。此時,努爾哈赤已完成了整頓牛錄,組建了黃白紅蘭滿洲原始四旗,又剛剛打敗由海西女真葉赫部主布寨召集的九國(部)聯軍,士氣正盛之時。明神宗萬曆皇帝見努爾哈赤所提之事與明廷無關,也不願惹他這個正在崛起的北方梟雄,於是遣使諭令朝鮮國歸還居於其境內的瓦爾喀部人千餘戶。

明欽差亦失哈十巡野人女真地

明永樂七年設定的奴兒幹都司,管轄約一百三十個衛、所、地面、城、站。奴兒幹又稱“耦兒幹”、“奴兒哥”或“訥爾幹”,《滿洲源流考》中稱之“尼魯罕”,皆為漢字音譯之別。“奴兒幹”乃滿語,是“圖畫”之意。此地東鄰韃靼海峽,山高林密,四季如畫,是滿族先民女真人世居之地,故而有女真語“奴兒幹”(圖畫)之地名。

奴兒幹都司位於黑龍江入海口附近的特林地方(今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邊區塔赫塔),下距入海口150公里,是明朝設在遠距京師五六千裡外的政權機构。奴兒幹都司管轄著黑龍江、精奇裡江(今俄羅斯境內結雅河)、烏蘇里江、松花江流域,北越外興安嶺(今俄羅斯境內),東到苦兀(即庫頁島,今俄羅斯境內薩哈林島)等廣大地區。奴兒幹都司的主要官員,如都指揮使、同知、僉事等職都委任流官,由朝廷派遣二年一調任。而各衛、所、地面、城、站的指揮、千戶等官職任用土官,即由當地部族首領擔任,並可代代承襲。明朝廷對這些當時女真等族官員進行羈縻管理,而這些衛、所、地面、城、站等機构內的各部族則享有自治權。到明萬曆年時,奴兒幹都司所轄已共有三百八十四個衛、二十四個所、七個地面、七個城、一個站。

奴兒幹都司設立之後,明朝廷經常派軍隊到奴兒幹都司所屬的衛、所駐防,朝廷調派的流官也頻繁往來,內地向奴兒幹運送著大批賞賚、給養和物資,奴兒幹都司的各衛、所等也頻繁向朝廷輸送山珍、土特產等貢品。囙此,東北地區的水陸交通也發達起來。

欽差內官亦失哈,沿江巡視女真人各地所乘的寶船巨艦,就是在今吉林市松花江畔的阿什絲巾摩崖一帶建造的。《大中華吉林省地理志》載:

“吉林省垣,土名船廠,不知始於何時,其說亦不一。或雲,明初造船泊於此地。查明紀永樂、洪熙、宣德三朝,累興水師,招撫東夷,或指此處。”

明王朝在塞外偏僻、冷寂的烏喇衛(今吉林市)阿什絲巾開設船廠,並遣驃騎將軍遼東都指揮使劉清,率數千兵丁三次到此大規模造船,就是為了給巡視奴兒幹的欽差大臣亦失哈提供輸轉賞賚、貢物、糧秣、物資等中繼。亦失哈是何許人,巡視奴兒幹又為何需要如此之大的操辦?

亦失哈和鄭和有許多相同之處。他們都是以漢族為主體的明王朝中的少數民族,鄭和是回族,西南邊疆的雲南人,而亦失哈是東北松花江流域的海西女真人,即滿族先人。他們都是被明永樂、洪熙、宣德三朝重用的太監,他們都是在近三十年的時間裏,多次領“內官”、“中官”、“欽差”等官銜出訪出巡宣揚國威。只不過是鄭和七次下西洋,勾通和促進了中國與亞非沿海各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交往;而亦失哈則是十次北上,巡視奴兒幹都司轄下的廣大地區,加强明朝中央政府對東北邊疆地區的行政管理,維護著國家的强大統一。鄭和與亦失哈的宏偉壯舉,生動地說明在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明中,凝集著各個少數民族的心血和汗水。

亦失哈是明代東北史上一個十分重要的人物,但是古藉文獻中有關他的記載還是比較有限的。《明實錄》載:“亦失哈本海西人。”海西女真又稱扈倫四部,有葉赫、輝發、絲巾、烏拉四部,至於亦失哈是何部人氏不得而知。亦失哈的名字是女真人名字的漢字音譯,故此,在不同的文獻中的譯法略有出入。《朝鮮李朝實錄》載為“亦時哥”,《遼東志》中記為“亦什哈”。女真語“亦奇”乃有信譽之意;“哈”是人。亦失是“亦奇”的漢語异譯,亦失哈即漢語“信得過的人”。亦失哈漢名為“易信”,他漢姓的“易”,是從原名第一個音階“亦”音漢化而來,其名“信”是從原名“亦失哈”意譯而來。

亦失哈是明初官高位重的太監。在明代並非所有宮中的閹人宦官都稱為“太監”的,太監是十二監衙門總管的官銜,為正四品,相當於外官的知府級別。宦官出身的亦失哈之名,最早是見於永樂七年(1409年),以內官欽差太監銜巡視奴兒幹都司。

亦失哈在明代東北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主要是因為他主持了奴兒幹都司衙署的建立,並十次以欽差的身份率屬巡視奴兒幹等東北廣大地域。在元朝覆滅之後,剛剛崛起的明王朝蓬勃强盛,東北的各族人民積極歸到明政權下麵來,要求形成一個新的和平統一局面,以利於社會生產的恢復和發展。是時,有許多女真人“詣遼東都司來歸”,“輸誠慕化”或“伺敕旨招撫”。元朝的一些故吏也絡繹來附,並“願往諭其民,使之來歸”。此時,明朝政府對東北廣大地區的統一和管轄也十分重視,採取了積極有效的策略。

亦失哈是作為明中央政府委派的欽差,率眾多官員將領前去奴兒幹進行視察的,肩負著建立都司、立興衛所、招諭各部、選任女真等各族地方官員,及視察駐軍、賞賜當地百姓等等重任。他出巡的規模相當龐大,有記載的就是官軍人等一、二千人,多時三千多人。此外,在今吉林市的松花江邊,還有遼東指揮使劉清親率“數千匠卒造船”,在遼東“牽杠輈”運糧者,更是數千舟車行走路上絡繹不絕。

為了轄理經略奴兒幹等地區,亦失哈的出巡耗費也是巨大的。每次需用巨船二十五艘至五十艘,最多時大小船隻甚至多達四百餘艘。出巡人員所用的糧食數量也相當驚人,僅宣德元年“差往奴兒幹官軍三千人,人給行糧七石,總二萬一千石,宜循例於遼東都司支給。”僅此一次就要耗費糧食二萬一千石,還不算其他各項支出。每次出巡還需要大量錢財、布匹、鐵器、鍋具等物資,以賞賜給黑龍江下游廣大地區的官民和隨行的官員、阿兵哥。

亦失哈巡視奴兒幹的路線是陸路行走三分之一,水陸行走三分之二。陸路是從京師出發,經天津衛、永平府、出山海關,經寧遠衛、義州衛、廣寧衛到遼東都司,再經瀋陽中衛、三萬衛(今開原)、馬英山衛(今樺甸市常山螞蟻嶺)、兀也吾衛(今蛟河市)等,直達水路起始地松花江畔的烏喇衛(今吉林市)。在烏喇衛進行修整中繼後,換乘船順松花江而下,經蔔顏衛、兀者衛、屯河衛等進入黑龍江,再經黑龍江與阿速江(今烏蘇里江)匯合處的喜申衛(今俄羅斯境內伯力),再順黑龍江而下直達恨古河(今俄羅斯境內阿姆貢河)與黑龍江交匯處的奴兒幹都司。

當年陸驛路交通不便,尤其是過大江大河、崇山峻嶺更是苦不堪言。囙此,明朝廷十分重視利用松花江、黑龍江的水上航運。從烏喇衛(今吉林市)到奴兒幹都司水路五千多裏,為了滿足大規模的巡視活動,明朝廷在永樂十八年(1420年)開始在烏喇衛建造船廠,大量建造各種大小艦船以開闢水運驛道。從遼陽出發溯遼河而上至開原,經陸驛達烏喇衛的松花江畔,再順松花江乘船至奴兒幹。這條水陸聯運驛路沿途共設官兵驛卒人等三千餘人,每年供應糧秣兩萬多石,是明朝政府一條聯絡東北廣大地區的重要通道。

在當年的烏喇衛,今吉林市豐滿區松花江畔的高山下有一阿什村,是阿什絲巾的簡稱。“阿什絲巾”為滿語,“乃石山忽分為二”之意。在一石崖西南側臨江絕壁上,有兩處摩崖石刻,稱為大小摩崖,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阿什絲巾摩崖石刻之大摩崖上刻:

甲辰丁卯癸醜

驃騎將軍遼東都指揮劉清

大明永樂拾玖年歲次辛醜正月吉

阿什絲巾摩崖石刻之北小摩崖上刻:

欽委造船總兵官驃騎將軍遼東都司指揮使劉清

永樂十八年領軍至此

洪熙元年領軍至此

宣德七年領軍至此

本處設立龍王廟宇永樂十八年創立

宣德七年重建

宣德七年二月三日

兩通摩崖碑刻記載的十分清楚,明遼東都指揮使劉清,領軍在吉林的松花江畔造船三次。即永樂十八年、洪熙元年、宣德七年,但因規模宏大每次造船並非一年,有的時間竟達四、五年之久。《柳邊記略》載道:

“永樂年間,發將卒數千造船,將以開邊。未幾成祖(朱棣)崩,仁祖(朱高熾)即位,

罷歸。宣德時又造,宣宗(朱瞻基)崩乃終罷”。

烏喇衛由於劉清三次領數千軍兵在此造船,略計有十餘年,使烏喇衛成為了明朝在東北最大的造船基地,為明廷向奴兒幹女真地區運輸官兵、糧秣、賞賚、物資提供了大批巨船戰艦。烏喇衛也成為了亦失哈多次巡視奴兒幹都司的休整中轉基地,成了連結京師、遼東都司與奴兒幹都司的紐帶,為明朝政府經略東北地區起著重要作用。

亦失哈第一次出巡奴兒幹都司,是在明永樂七年(1409年)。《明太宗實錄》有載,永樂七年閏四月已酉,遠在黑龍江入海口地方的奴兒幹,有個叫忽剌冬奴的女真族酋率65名隨從人等,來到明王朝的北京城,請求在這重要的元代的東征元帥府處設立元帥府,以轄理黑龍江下游廣大地區。《明太宗實錄》載道:

“頭目忽剌冬奴來朝,已立衛,至是複奏其地衝要,宜立元帥府,故置都司。以東寧衛指

揮康旺為都指揮同知,千戶王肇舟為都指揮僉事,給屬其眾,歲貢海東青等物,仍設狗站遞送。”

亦失哈永樂七年出巡的主要任務,是將永樂二年(1404年)設立的奴兒幹衛,改制昇為奴兒幹都指揮使司(簡稱奴兒幹都司),開啟了明政權管轄、經略黑龍江下游廣大地區的新局面。亦失哈此行發現松花江及黑龍江廣大地域,還有許多地區的女真人沒有納入朝廷的行政建制管理,於是奏明皇帝又增設了許多衛、所。

亦失哈第二次出巡奴兒幹都司,是在永樂九年(1411年)。此次,亦失哈作為巡視欽差內官率官軍一千餘人,巨船二十五艘浩浩蕩蕩來到奴兒幹都司。

永樂十年(1412年),亦失哈第三次來到奴兒幹都司,與亦失哈同行的,還有新任的奴兒幹都司的都指揮使康旺、都指揮同知張斌、都指揮僉事王謹。首先,亦失哈代表明永樂皇帝犒賞了駐守奴兒幹都司的文武官員和當地的女真等民族衛、所的土官首領。並尊大明皇帝之旨意,敕建了一座佛教寺廟,名為永寧寺,意思是祈求佛祖保佑,永享太平。

第二年,亦失哈和奴兒幹都指揮使康旺乘船,由奴兒幹順黑龍江入海,渡過韃靼海峽來到了苦兀島(今庫頁島),巡視賞賚了島上的兀烈河衛和囊哈兒衛的苦夷人。亦失哈歸來時永寧寺已竣工,他主持在寺前豎《敕建永寧寺記》碑一通。碑文用漢、蒙、藏、女真四種文字,詳實地記錄了明朝設立奴兒幹都司,管理東北廣大地區“宣諭鎮撫,賜爵給賞,其民悅服”的經歷,碑上還刻記了幾十個官員和工匠的姓名,銜領第一人便是欽差內官太監亦失哈。

亦失哈第四次出巡奴兒幹確切時間不甚考實,史學家根據吉林的阿什絲巾摩崖碑考證,大約在永樂十八年(1420年)或永樂十九年(1421年),碑上鐫有“劉清永樂十八年領軍至此”碑文記載,這應該是劉清將軍奉旨領軍造船,為亦失哈巡視奴兒幹作艦船及物資中繼準備。而《永寧寺碑》中又有亦失哈永樂朝五至奴兒幹的記載,故史學家基本同意此說。

亦失哈第五次出巡是在永樂末年,即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第六次出巡奴兒幹是洪熙元年(1425年)。

宣德元年(1426年),亦失哈第七次出巡奴兒幹。

宣德二年(1427年),亦失哈第八次巡視奴兒幹。

宣德四年(1429年),亦失哈第九次巡視奴兒幹。此次出巡,隨同這個女真人欽差亦失哈一同前往的,有蒙古人康旺出任奴兒幹都司的都指揮使、漢人王肇舟任都指揮同知、女真人佟達禮任都指揮僉事,可謂是個民族團結的巡視團隊。

宣德七年(1432年),亦失哈第十次任欽差出巡來到奴兒幹都司。史載,此次亦失哈率官軍二千餘人,巨船五十餘艘,浩浩蕩蕩地來到奴兒幹都司宣揚天威,撫慰邊疆百姓。但見“奴兒幹捕鷹之運糧也,遼東一路牽杠輈者絡繹不絕。”

欽差太監亦失哈此行視察奴兒幹都司招諭各衛所,並選任地方官員、賞賜當地土官、流官及各族人民。正務之餘他來到永寧寺,但見二十年前他主持修造的佛寺已是滿目瘡痍敗壞,“民皆如故,獨永寧寺破毀,其基存焉。”亦失哈十分傷感,當即追究了地方官員責任,並命工匠在原址上重修永寧寺再塑佛像。

次年,永寧寺重建告竣,亦失哈又豎《重建永寧寺記》碑一通以志。此碑高五尺,寬二尺,為漢字碑文。此碑和《敕建永寧寺記》碑一樣,記載了奴兒幹地區女真等各族風土人情和奴兒幹都司的設立,以及明朝政府對東北地區各族的關心,和女真等各族百姓與明朝中央政府的貢賚,並記載了重建永寧寺的過程。

這兩通碑是十分重要的文物,它反映了黑龍江下游的東北廣大地區,自十五世紀初葉就已經隸屬於中國中央政府管轄的鐵的事實。數百年的風雨已把永寧寺變成一片瓦礫,可是這兩通石碑卻未損毀。1808年日本人間宮林藏首先見到了它。

日本學者島田好在間宮林藏所著的《東韃紀行》之《解說》文中,記述《敕建永寧寺碑》道:

永樂九年,內官欽差亦失哈奉敕令,率官兵一千人、巨船二十五艘抵達此地。十年(應為

永樂七年)設奴兒幹都司,十一年在奴兒幹之西,滿涇站之左、秀麗的高山上,(元代)觀音

堂舊址創建此寺,並塑造佛像(大意)。石碑背面刻有女真文與蒙古文譯文。石碑側面,刻有

咒文“唵嘛呢叭咪吽”(梵文),直譯為“啊,尊敬的蓮花”之漢、蒙、西藏與女真等四種文字。

50餘年後的1860年美國人柯林斯也看到了它。1861年英國人拉文•斯坦因的著作中也講到了它。

1885年中國清朝官員曹廷傑奉命考察中、俄邊界,後成書《西伯力亞東偏紀要》。曹廷傑在書中詳細記錄了,他對奴兒幹都司原址和永寧寺原址及永寧寺碑的考察,並對兩通永寧寺碑進行了拓取和研究。他在書中寫道:

“查廟爾上二百五十餘裏,混同江(今黑龍江)東岸特林地方,有石砬壁立江邊,形若

城闕,高十餘丈,上有明碑二:一刻《敕建永寧寺記》,一刻《宣德六年(應為八年之誤)重

建永寧寺記》。皆述明欽差太監亦失哈征服奴兒幹及海中苦夷(今庫頁島)事。論者鹹謂明之

東北邊塞,盡於鐵嶺、開原,今以二碑證之,其說殊不足據。”

曹廷傑對奴兒幹永寧寺碑的拓取和研究,是“震驚當時學術界”的一大貢獻。在曹廷傑之後,俄國人瓦西列夫考證了永寧寺碑後,在1896年的報告中也客觀地說:中國的明朝在黑龍江下游廣大地區“創設了行政機構,把奴兒幹改為相當於省的都司”。日本人內藤虎次郎研究完永寧寺碑後,在1900年發表的《明東北疆域辨誤》論文中寫道:“奴兒幹之地,不可以說在明疆域之外。”這兩塊石碑雖然瘡痍殘破,但它所承載的歷史卻久遠綿長,是六百年前中國明朝政府就實際管轄女真人世代生活的黑龍江下游及庫頁島等廣大地區的見證。

滿族文化網原創文章出品。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