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市公佈“我為羣衆辦實事”市級層面項目清單

内蒙古 73℃ 0
摘要:近日,烏海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公佈“我為羣衆辦實事”市級層面63項任務清單,全文如下:1.結合建黨100周年慶祝活動,“七一”前和春節前深入基層集中開展2次走訪慰問活動,對新中國成立前入黨的老黨員

近日,烏海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公佈“我為羣衆辦實事”市級層面63項任務清單,全文如下:

1.結合建黨100周年慶祝活動,“七一”前和春節前深入基層集中開展2次走訪慰問活動,對新中國成立前入黨的老黨員、國家榮譽稱號得主和因公去世家屬、生活困難黨員羣衆進行走訪慰問,幫助解决實際困難。

2.建立領導幹部信訪包案機制,指導督促相關地區組織及時化解信訪積案,推動涉及羣衆切身利益的衝突糾紛得到普遍解决。

3.深入落實黨建工作聯系點制度,建立健全聯系服務羣衆機制,年內深入聯系點1至2次瞭解社情民意,幫助建强基層組織、謀劃發展思路、解决發展難題,推動黨中央、自治區黨委各項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基層、惠及羣衆。

4.著力整治政策不執行、承諾不兌現、欺商騙企、設租尋租等典型問題,推動各級切實解決一批市場主體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促進全市營商環境持續全面優化。

5.進一步加大清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力度,持續推動解决有分歧到期賬款,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保障市場主體正常有序運轉和持續健康發展。特別是把到期賬款金額較大的企業作為重點,推動有關方面切實加快清欠進度。

6.著力解决部分區域羣衆供暖問題,加快推進城鎮老舊供熱設施更新改造項目建設,切實提高供熱安全保障水准和服務質量,確保羣衆溫暖過冬。

7.啟動16個老舊社區改造項目,同步開展周邊道路管網、公共服務配套建設。

8.圍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加强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等重點領域,研究製定新時代支持促進振興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提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質量。

9.加大對低收入群體就業技能和實用技能培訓力度,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加强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並為有就業意願的人員提供崗位資訊等服務。

10.分步完成普通高中全寄宿改造。

11.針對羣衆反應強烈的停車難、交通標示線不清、部分路段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通過實地調研、聽取彙報等管道推動相關部門有效解決羣衆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

12.高度關注羣衆反映的教育方面的問題,年內針對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普通高中寄宿制改造情况進行調研,推動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改善辦學條件,提升我市教育水准。

13.把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作為代表為民用權、為民履職、為民服務的重要抓手,全面推進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切實解決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14.穩步推進棚戶區改造,開工建設棚戶區改造住房560套。

15.認真辦好涉及民生領域提案,組織提案委將涉及民生領域重點提案進行台賬式跟進管理,各專委會領任務抓落實。

16.建成投用烏海職業技術學院住宿樓。

17.針對一些羣衆反映強烈的執法司法不公問題,在全市開展積案化解百日攻堅和涉法涉訴信訪事項异地評查工作,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公正。

18.針對羣衆反映強烈的黨政機關不執行生效案件積案、已執行案款發放不及時問題,督促全市法院系統推進涉黨政機關生效判决積案清理,及時向人民群眾發放積壓執行案款。

19.大力推動鄉村振興,提升現代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能力,推進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落實農機購置、草原生態補獎等補貼資金,優化完善惠農補貼管理機制,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20.加强空氣污染綜合治理,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中心城區優良天數比率、細顆粒物濃度完成自治區下達名額任務。

21.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堅持减環節、减時間、减資料、减跑動、减成本,做到要件最精、環節最簡、時限最短。

22.實現“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破解“准入不准營”問題。縱深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90%以上審批服務事項實現網上辦理,10類電子證照實現標準化應用,提升企業、羣衆辦事效率和滿意度。

23.開展政府投資類項目“大錶審批制”改革試點。

24.啟動濱河二期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

25.加大年青一代民營企業家教育培養力度,動態調整完善民營經濟人士“百企千人”人才庫,常態化開展對年青一代民營企業家的調研走訪活動,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問題,推動民營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26.扎實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動員直屬商會開展以“辦實事、解難題、送溫暖、傳黨恩”為主題的公益活動,通過為廣大困難群眾、老年人、殘疾人開展愛心義診、法律諮詢、維修家電等服務,用實際行動擔負社會責任、傳遞社會關愛。

27.加强與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溝通交流,密切與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聯系,建立2021年領導幹部與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系名單,加强對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調研走訪,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引導,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辦實事、解難題。

28.市老年養護中心投入使用。

29.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求,加强能耗雙控各項工作,建立聯防聯控機制,推進烏海市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促進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30.加强應急救援能力和救援體系建設,推動實現“一網互通”,推進應急救援物資儲備基地建設,不斷提升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能力和水准。

31.創新金融產品支持農牧業產業發展,發揮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等金融支持作用,引導金融機構推出更多符合農牧業生產特點和週期的金融產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32.推動九龍國際廣場建成營業。

33.針對教育領域羣衆反映個別學校縱容培訓機構借學校名義招生,佔用學校資源辦班收費問題,深入瞭解問題產生根源,集中開展摸底排查,對相關問題及時進行整頓處理。

34.解决交通領域羣衆反映運輸管理部門擅自提高審批門檻、不作為、亂作為問題,堅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充分發揮以案示警、以案促改、以案為戒作用,教育引導相關組織工作人員優化服務流程、樹立優良工作作風。

35.深入開展城鎮公共收費停車場建設、管理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圍繞停車場審批、收費、監管等環節進行重點整治,監督推動相關職能部門做好行業監管,促進公共資源管理領域制度完善和有效治理。

36.解决住房建設領域羣衆反映個別政府未批先建、不執行招投標程式、不講誠信、拖欠工程款等問題,加强排查摸底,強化監督引導,健全房地產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機制,持續淨化房地產市場環境,切實維護羣衆合法利益。

37.建成投用市人民醫院門診樓。

38.深入開展“我幫你”志願服務活動,引導黨員幹部等亮出身份,叫響“你有困難你找我,我是黨員我幫你”,立足本職、拿出實招,平均每週在村(社區)開展一次志願服務活動,為羣衆解决“急難愁盼”的現實問題。

39.建立縣級融媒體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政務服務中心、黨群服務中心“四中心”協同貫通工作機制,將全市3個區融媒體中心建成面向羣衆收集分發訴求的“總服務台”,為全市開展“我為羣衆辦實事”活動暢通民意表達通路。

40.開展文明社區創建工作,年底前將全市30%以上的社區創建為文明社區。

41.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抓好3個中央財政重點扶持村集體經濟項目落地工作,推動村集體經濟增收,帶動農區居民羣衆致富。

42.以“我為羣衆辦實事”為主題,開展“千名專家人才服務基層”行動,組織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等各行業優秀人才,到農區、城鎮社區、醫療機構、中小學校等基層一線,精准開展服務行動,形成“專家積累實踐經驗,基層人才增長才幹、推動基層加速發展”的多贏局面。

43.繼續推進“五化協同、大抓基層”,按照“五個三”標準,年內全面建成市、區、鎮(街道)、村(社區)四級“黨群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建立黨組織聯系服務羣衆的長效機制。

44.基本解决人民群眾“入住難”“回遷難”“辦證難”等房地產歷史遺留問題,對要件齊全的申請件,申辦盡辦,為人民群眾提供便利服務。

45.深入實施“我是人大代表·我幫你”活動,組織全市各級人大代表通過走訪、調研等管道,廣泛聽取羣衆意見建議,立足崗位實際,解决好羣衆急難愁盼問題。

46.全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調研並聽取和審議市人民政府關於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情况的報告,並提出審議意見,積極推動《內蒙古自治區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條例》貫徹落實,確保我市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在法治軌道上穩步前進。

47.加快惠民立法步伐,出臺《烏海市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條例》,聚焦羣衆反映強烈的物業管理方面的突出問題,規範物業管理活動,改善羣衆居住條件,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48.切實解決扶貧產品賣難問題,促進羣衆增收,大力實施消費幫扶,規範扶貧產品認定,推動消費幫扶專櫃、專館、專區建設運營和扶貧產品進機關食堂、學校食堂、醫院食堂、企業食堂和交易市場,積極開展各類產銷對接活動,穩定脫貧人口收入來源。

49.加强易返貧致貧人口監測,健全農區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常態化幫扶機制,確保脫貧人口務工規模不低於2020年底水准。加快完善防貧保險制度,抓好理賠制度執行落實,提高脫貧人口防貧保障水准。

50.在農區學校推行圖書館總分館制,針對部分基礎薄弱中小學缺少圖書問題,積極推行圖書館總分館制和圖書定期更新輪換機制,實現圖書館與學校的緊密型對接合作,為學校師生提供更充足的圖書資源。

51.推進康復輔具、智慧科技進社區,實施“幸福工程”“助康工程”和殘疾人輔具適配服務進社區項目,為殘疾人提供康復輔具器材適配服務,為老年人提供智慧技術服務,提高殘疾人和老年人生活品質。

52.加强對困難群眾的救助保障,提高社會救助保障標準,建立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將生活困難家庭或個人及時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範圍,根據實際需要給予相應社會救助或實施其他必要救助措施。

53.實施職工醫保常見病、多發病普通門診統籌,進一步製定完善市醫保政策,在做好高血壓、糖尿病等羣衆負擔較重門診特慢病保障基礎上,逐步將常見病、多發病普通門診費用納入統籌基金支付範圍,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准,切實減輕羣衆負擔。

54.落實落細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技術轉移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降低企業創新投入成本,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

55.深入推進法律進機關、進校園、進鄉村、進社區、進企業、進組織的“法律六進”活動和“守護童年·牽手共成長”兒童關愛服務活動,做到送法律法規到基層和羣衆身邊,滿足針對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和廣大貧困地區青少年的法律需求。

56.實現道路運輸駕駛員高頻服務事項“跨省通辦”,鼓勵通過“全程網辦”管道,推動實現駕駛員從業資格證補發、換發、變更、註銷及誠信考核等五項高頻事項“跨省通辦”。

57.推行“全方位、全週期、零距離”就業服務,加强政府就業公共服務和社會就業服務聯動,開展春季、秋季大型招聘,民營企業招聘、百日千萬網絡招聘等貫穿全年的“2+N”線上線下活動,為羣衆提供“全週期、零距離”就業服務。

58.完成市客運樞紐站環通、公車等企業入駐。

59.完成省道S217線海勃灣繞城段主體工程。

60.圍繞“加强烏海市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加强科技創新助推高品質發展”等開展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協商。

61.圍繞關於“發展健康養老”“加快拆除淘汰老舊社區太陽能熱水器”等提案開展重點提案督辦。

62.積極開展“雙報到”活動,組織機關黨員到所在社區報到,積極參加社區相關活動,根據自身情况,切實為民辦實事、為街坊鄰居辦實事,力所能及地參與社區環境衛生整治、疫情防控文宣、關心關愛困難群眾等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

63.組織市政協各專委會積極號召所聯系委員深入開展為民辦實事活動,在主動自願和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引導帶動政協委員開展“我是政協委員·我幫你”志願服務,結合委員行業實際、界別特點、自身優勢,認真組織,深入基層,開展一些力所能及、羣衆所需的實事,積極履行政協委員職責,體現政協委員情懷。

标签: 時政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