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不到”成果不少,賦能精准防控——探訪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

上海 99℃ 0
摘要:去年抗疫時分,上海在全國率先落地“公共衛生20條”,當年11月,上海市政府和復旦大學共同建設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並委託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日常管理。

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研究人員在工作中

  去年抗疫時分,上海在全國率先落地“公共衛生20條”,當年11月,上海市政府和復旦大學共同建設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並委託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日常管理。

  精准的上海疫情防控背後,離不開這個新成立的機构。從首株新冠病毒分離、流調溯源病例、測評疫苗接種效力……諸多防控措施源於科技、長於科技。

  這個研究院是做什麼的?疫情期間被上海市民親切稱為“疾控女俠”的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教授出任院長,她告訴記者,“這一新成立的機构,重點工作就是綜合上海科技力量助力疫情防控,將上海優勢組織協同起來,形成環環相連的科技攻關鏈,發揮整體優勢,提升人民健康水准,保障都市公共衛生安全。”

  體制創新,多方科技力量捏成拳頭

  科技助力上海建設成為全球公共衛生體系最健全的都市之一,這一目標已寫入去年落地的“公共衛生20條”。研究院就是在20條落地後應運而生的。

  位於東安路的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東院區,綠茵茵草坪隔壁坐落複星樓,此地便是研究院所在。日常管理研究院的上海醫學院,本就擁有全國最頂尖的病毒學研究團隊—醫學分子病毒學教育部/衛健委重點實驗室和上海復旦大學P3實驗室,去年抗疫之初,上海醫學院該團隊攜手上海市疾控中心,僅用3天時間便成功分離上海首株新冠病毒。

  多方科技力量捏成拳頭,這是體制創新帶來的活力。誕生不到一年的研究院,探索試點“不定行政級別、享有一定自主權”的新型科研單位運行管理機制,已綜合多方資源,統籌各方面科研力量,提高體系化對抗能力和水准。

  成立之初,研究院便定下五個覈心任務:構建“全鏈式”科研平臺;建立一支國際一流、長期從事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的研究隊伍;形成科研聯合攻關新模式;建設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創新型人才培養基地;構建直通國內外開放的合作體系。

  邊建邊研,為防控決策提供大量依據

  防控疫情期間“臨危受命”,研究院的價值體現和作用發揮,並非等到建成才凸顯,“邊建邊研”成為其最主要特點。一大批國內外頂尖病毒研究專家彙集於此,為上海乃至全國的疫情防控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和支撐——

  冷鏈運輸防控措施,便是來自團隊的研究成果。據副院長謝幼華教授介紹:研究院直屬的醫學分子病毒學重點實驗室和P3實驗室研究團隊在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BSL-3)研究了新冠病毒在不同溫度、環境條件下的存活情况。結果發現:新冠病毒在4℃和-20℃下均可長時間維持感染性,這為冷鏈運輸中防控新冠感染提供了實驗證據,更為環境、實驗室消殺及個人防護提供指導。

  在今年1月初的疫情處置中,這一科學證據有力地支撐了快速處置,縮小了高危人群界定的範圍,服務於上海的精准疫情防控。

  針對疫苗的效力,研究團隊同樣瞄準方向持續創新。建立起穩定的新冠病毒感染模型(利用細胞模型、動物模型),持續開展抗新冠候選藥物、抗體的篩選工作,同時對疫苗免疫效果進行評估。資料顯示:迄今已有2種有效藥物、1種疫苗進入後續成果轉化。

  針對變異毒株,研究團隊還從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提供的臨床樣本中,分離出4株變異新冠病毒,這為監控輸入性變異毒株提供了實驗證據。現時,研究團隊正與市疾控中心和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聯合進行德爾塔毒株分離、評估藥物是否有效;近期還針對拉姆達毒株,開展大量廣譜綜合抗體篩選。

  科技賦能,是疫情常態化控制的必由之路。吳凡表示,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風險是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事關社會大局穩定的重大風險挑戰。研究院綜合信息化科技、AI和大數據應用,為病原學基礎研究、藥物和治療方法、監測預警科技等提供更多手段,大大加快了疫苗的研發、轉化、應用和評估。

  科技利器,賦能保障都市公衛安全

  不久前的東京奧運會上,保障我國奧運健兒“零感染”的科技利器,即被日本媒體稱為“光疫苗”的先進紫外線消毒設備,追根溯源離不開研究院的設計。吳凡介紹:利用222納米波長輻照能量來消殺,這一科技以往也有。但如何通過科技轉化應用到不同場景、讓科技真正服務抗疫?研究院專家通過一系列設計作了較好支撐。這樣的實用技術如何嵌入更多應用場景開發技術應用,也將是科技轉化中的一條思路。

  事實上,短短不到一年,研究院落實“從快從早”,已研發多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利器。例如,多種病原現場檢測多形態終端,其中包括國際領先的空氣採樣設備、可擕式檢測設備;與上海海關、上海國際旅行衛生健康中心合作開展快速、現場檢測;多款診斷試劑盒獲批;一系列產品已應用於抗疫一線。

  今年,研究院專家們累計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文章55篇,其中在PNAS以上高影響力刊物發表40篇。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組要求,多位學術骨幹還先後參與了浦東機場和黃浦區疫情處置、本地新冠核酸檢測可疑陽性結果的判定和溯源、兄弟省的疫情防控指導等工作,編撰了《新冠疫情流行趨勢分析》等8期專報,為決策部門提供參攷。

  一歲不到的研究院,生逢其時。吳凡說:“十四五”期間,這裡還將吸引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戰畧科學家、創新型頂尖科技人才,建成“全鏈式”科研平臺。由此,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瓶頸的突破和能力提升,形成重大突發傳染病應對能力的閉環建設,構建高效能、一體化的協同創新體系,打造“上海平臺,全國網絡,世界聯盟”。長遠角度來看,研究院還將為都市安全做好充分的科技和人才儲備,最終為保障人民健康發揮更大作用。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