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貴州一農民因會說成語被舉報,牽出11年前一樁大案

重庆 83℃ 0
摘要:1955年至1957年,毛主席領導、發動了一場大規模、群眾性的肅清“反革命分子”政治運動,在這一場轟轟烈烈的“肅反運動”中,有無數潜伏在大陸的國民黨特務被人民群眾“挖”了出來,並受到了應有的審判。1957年,貴州省務川縣一個農民在和一比特領導聊天時,一不注意從嘴裡說出了“不翼而飛”這個成語。距離當時11年前發生的一樁大案,也和此人相關。

1955年至1957年,毛主席領導、發動了一場大規模、群眾性的肅清“反革命分子”政治運動,在這一場轟轟烈烈的“肅反運動”中,有無數潜伏在大陸的國民黨特務被人民群眾“挖”了出來,並受到了應有的審判。

1957年,貴州省務川縣一個農民在和一比特領導聊天時,一不注意從嘴裡說出了“不翼而飛”這個成語。

然而這個農民沒有想到的是,就因為他說出了這個成語,竟然引起了領導的懷疑並舉報給了當地公安部門。

而公安部門經過調查後發現,這個農民的身份不簡單,他竟然是一名在大陸潜逃了8年的國民黨特務,解放前還是一名國民黨的少將!距離當時11年前發生的一樁大案,也和此人相關。

那麼,這名因為一個成語就暴露身份的特務是誰?他身上又有什麼故事呢?

抗日愛國將領

這名落網的國民黨少將叫做鄭蘊俠,於1907年出生於江西省撫州府臨川縣,成年後順利的考入了黃埔軍校,成為了該軍校的4期生,後來又去上海法學院進修了7年,畢業後不久鄭蘊俠就被任命為國民政府中央司法院法制專員。

1938年3月13日,日軍第二軍司令官西尾壽造命令第十師團對京杭大運河以北的中國軍隊發起攻擊,第5師團的一部分兵力進攻臨沂,之後對第10師團作戰進行配合,妄圖以5、6萬人的兵力一舉將中國軍隊“圍而殲之”,台兒莊戰役正式打響。

守衛臨沂大戰的中國將領是張自忠與龐炳勳,外敵當頭,兩位原有舊怨的將領盡弃前嫌,一致對外,成功的擋住了日軍第5師團的進攻。

而日軍第十師團,則在師團長磯谷廉介的帶領下瘋狂南下,並於3月14日對由第22集團軍第41軍將士守衛的滕縣展開了進攻。

滕縣戰鬥打響的同時,鄭蘊俠奉蔣介石的命令,率領一支政治工作隊到滕縣前線鼓舞士氣,因為日軍火力兇猛的緣故,所以滕縣的兵力逐漸不足,鄭蘊俠便親自率領政工隊人員參加守城戰,和日軍進行了血戰,直到援軍抵達才開始突圍。

第22集團軍的武器裝備較日軍而言存在著巨大的代差,然而戰士們還是憑藉著頑強的意志,硬生堅守了7天的時間,122師師長王銘章以下3000名守城將士殉國,城破後三百名身負重傷的守城阿兵哥寧死不願當日寇俘虜,互相投擲手榴彈,全部壯烈犧牲。

滕縣保衛戰的失利讓親自參與了這場戰鬥的鄭蘊俠受到了極大的刺激,對日寇恨之入骨的鄭蘊俠為了銘記這一時刻,改寫了《滿江紅》的中下闕:

侵略耻,猶未雪,民族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富士山缺。壯志饑餐倭奴肉,笑談渴飲東洋血。待從頭,揚我國族威,新中國!

而鄭蘊俠從此以後也更加得到蔣介石的賞識,1938年3月29日至4月1日召開的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上,原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1處擴充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即著名的“中統”,而鄭蘊俠也於不久後被任命為中統專員。

後來鄭蘊俠還曾前往緬甸,為中國遠征軍主持戰地通訊工作。可以說,在抗日戰爭時期,鄭蘊俠可以算得上是一比特愛國將領。

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的“狗特務”

抗日戰爭勝利結束後,全國各族人民對於“和平民主建國”抱有很大的需求,蔣介石假惺惺地邀請我黨討論“聯合政府”事宜。

1946年1月10日,由國民黨、共產黨、民主同盟、青年党以及無黨派人士組成的政治協商會議正式在重慶召開,經過激烈的爭論後,成功的通過了和平建國、成立民主政府的5項綱領性檔案。

在政治協商會議召開的過程中,重慶地方人士為了促使大會勝利召開,專門組建了一個“陪都各界協進會”,並多次召開各界群眾大會,這些大會的規模一次比一次大,最高時甚至有3000多名重慶羣衆參加。

國民黨當局之所以召開政協會議,主要是為了給自己即將發動的內戰爭取準備時間,根本就沒有想過和共產黨等黨派“和平建國”,囙此國民黨當局對陪都各界協進會舉辦的活動十分畏懼。

1月16日至1月19日,國民黨當局派遣鄭蘊俠等特務跟踪參與活動的代表們到達滄白堂會場後,立即開始搞破壞,他們肆意的毆打謾駡與會人員,連作為政治協商會議代表的郭沫若、張東蓀都沒有放過,這就是著名的“滄白堂事件”。

1月31日政協會議閉幕後,重慶的19個團體决定在2月10日上午,於重慶較場口廣場舉辦慶祝大會,大會總主席為李德全,總指揮為李公樸,還成立了一個20多人的主席團。

國民黨認為李公樸等人如此行事是在挑釁自己的權威,囙此陳立夫立即命令鄭蘊俠組織特務去搞破壞。

2月10日上午,參加大會的群眾團體陸續到達了較場口廣場,國民黨特務馬上開始鬧事,他們也組織了一個由重慶工商理事長吳人初、重慶農會常務理事劉野樵、重慶商會理事周德侯等人組成的“主席團”,然後公然叫囂“我們支持劉野樵當執行主席,除了他我們誰也不認!”

李公樸等人沒有理會特務們的叫囂,仍然照常舉辦慶祝大會,特務們見狀沖上主席臺,將正在發言的郭沫若給打了下去。

之後鄭蘊俠登上主席臺教育台下的羣衆要“跟隨党國、領袖”,李公樸見狀想要上臺封锁他,結果鄭蘊俠將自己頭上的帽子拿下來揮了揮,特務們再次沖上臺將李公樸和其他人隔絕開來。

然後鄭蘊俠指責李公樸組織這次活動“沒有掛孫中山總理的遺像、國民黨黨旗、國旗”,對李公樸一陣拳打脚踢,李公樸囙此被打成重傷。

這就是著名的“較場口血案”,在這場血案中,郭沫若、陶行知、章乃器、馬寅初等和新聞記者及勞協會員60餘人被打傷,在血案進行過程中,幸虧周恩來總理和馮玉祥及時趕到,特務們這才四散而去。

“較場口血案”引發了海內外極大的震驚,而鄭蘊俠就是這場血案的製造者之一,有識之士慨歎道:“嗜權而致如此下作,也就無藥可救了!”

後來鄭蘊俠還多次率領特務和我黨作對,解放前還被任命為“國防部新編反共救國軍第一軍少將政治部主任”,鄭蘊俠也囙此在我黨方面“掛了號”。

1949年11月16日,蔣介石决心對重慶實行“焦土政策”,命人炸毀了重慶的兩座飛機場,鄭蘊俠原本想乘坐飛機逃往臺灣,機場被炸毀後,他只得潜逃成都,想要乘坐最後一班飛機出逃。

結果在逃亡的路上,鄭蘊俠乘坐的車子突然間熄火了,鄭蘊俠只得命令司機李增榮去修理,結果李增榮修了很長時間都沒能把車給修好,氣急敗壞的鄭蘊俠擔心會碰到革命军,當即命令李增榮放哨,讓自己的兩名副官找來手榴彈把車子炸毀。

等車子被炸毀後,鄭蘊俠才發現李增榮竟然“不見”了,鄭蘊俠這才明白,看來自己的司機被革命军給策反了,如果自己在拖延一會兒的話說不定就被逮捕了。

其實,當時李增榮的確被我黨策反了,在離開重慶前就接到了訓示:儘量將鄭蘊俠這個掌管著重慶全市國民黨特務活動的“狗特務”給卡下來,如有必要可以就地槍決。

然而鄭蘊俠畢竟是李增榮多年的老上司,囙此李增榮只是往鄭蘊俠的吉普車引擎裏摻了沙子,只要鄭蘊俠趕不上成都最後一班飛機,那他就只能留在大陸上,遲早會被抓。

當周總理得知滄白堂事件、較場口血案的主要參與者鄭蘊俠潜逃了後,專門下達了一個訓示: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漫漫逃亡路

當鄭蘊俠到達成都後,才發現成都已經被革命军給解放了,於是他化裝成了一個小商人,自稱“何安平”,將兩名副官打發走後,鄭蘊俠跑到了自己的遠房親戚,曾經在川軍擔任過師長的王元虎的家裡。

當王元虎的岳母看到鄭蘊俠後,高興地對他說道:“你王姻伯起義了,現在在寶光寺學習呢,估計明天就回來了,今晚你就先在家裡住著吧。”

當第2天中午王元虎回家看到鄭蘊俠後十分親熱,說如果你早些時間來的話,也就能跟著我們一塊起義了。

王元虎和他岳母一口一個“起義”讓鄭蘊俠心裡一陣心驚膽戰,擔心王元虎會害自己,於是選擇了不辭而別逃了出去。

在成都漫無目的躲藏期間,鄭蘊俠遇到了和自己關係密切的同僚尤紹五,尤紹五告訴鄭蘊俠:聽說成都要“肅特”了,建議鄭蘊俠趕緊跑。

鄭蘊俠趕緊告訴尤紹五自己身上帶了100塊銀元,拿出去太顯眼了。尤紹五想了想,告訴鄭蘊俠:“你可以去安樂寺,那裡有一處黑市,也是整個成都最大的投機市場,在那裡你可以把銀元換成人民幣。”

鄭蘊俠道了謝後趕緊跑去安樂寺換錢,結果他剛換了50塊銀元,成都軍事管制委員會警察團團長賀彪就率領一大堆警詧包圍了安樂寺,鄭蘊俠囙此下了一大跳,心想尤紹五是不是在坑自己,自己可能要“交代在這裡”了。

當鄭蘊俠被軍管會的人帶走後才知道,原來這次他們過來並不是為了抓特務,而是為了打擊黑市交易的,鄭蘊俠進行了8天的學習教育就被放了出來。

鄭蘊俠知道自己如果繼續在成都呆下去的話,很有可能會被逮捕,於是他買了一籮筐的剪子、菜刀等物品,化裝成一個鐵貨販子跟著幾名商販一起離開了成都。

鄭蘊俠想一路逃往雲南,然後混到境外瀟灑自在去,結果剛走到貴州畢節,就意外得知因為國民黨殘部與土匪武裝聯合暴動的緣故,去雲南的路全部被封死了,鄭蘊俠只得帶著他的貨物往四川走,結果剛走了兩天就被一夥土匪給綁到了山上。

土匪將鄭蘊俠身上的50萬人民幣(舊幣,相當於現在的50元)給摸走後,想要將他扔下懸崖喂狼,危急關頭,鄭蘊俠想到當年在中統時,曾經打入過宜賓附近的“大刀會”,學過一口“袍哥”的切口他想賭一賭這群土匪是不是“道上混的”。

於是鄭蘊俠對姓胡的土匪頭子說道:“胡大哥,兄弟是‘嗨’了的,兄弟們彎了弄上龍背來,胡哥高抬龍袖兩個膀子,我是生意人,家裡上有天老,家有老柴,還有春兒,望胡哥看我‘嗨皮’份上,打個讓手。”

鄭蘊俠這句話的意思是,自己是入了哥老會的“袍哥”,弟兄們把自己弄上山來,希望胡哥高抬貴手,自己家裡上有老人,家裡有老婆還有孩子,希望“胡哥”看在自己同為“袍哥”的份上,高抬貴手。

對面那個土匪頭子聽鄭蘊俠說完後,擺了擺手,說:“都是袍哥弟兄,鬆綁!”鄭蘊俠也囙此順利的逃離了土匪窩,挑著他那一擔子鐵貨一路跑到了瀘州。

在瀘州的一個客棧裡面,鄭蘊俠遇到了一個專門製作假證明的人,在那人的幫助下,鄭蘊俠得到了一個蓋有革命军軍管會政委、鎮長私章的“身份證明”,姓名一欄寫的是“劉正剛”,籍貫為綿陽。

拿到了假的身份證明,鄭蘊俠心裡也有了底氣,在土匪將他抓住之前,鄭蘊俠將自己的兩個金戒指藏到了棉衣裡面,他用金戒指換了一些錢並買了一些梳子等小商品,現在有了身份證明,他當即扛著這些小商品跑到了涪陵縣“溜場”。

鄭蘊俠將商品賣完後,流竄到了良塘鄉的一個叫做“川東制服廠”的廠子裏打工,因為鄭蘊俠幹活時不怕苦不怕累,再加上他很會喊口號,經常喊:“工人階級要當家作主!”囙此很快得到了工人們的認可。

後來川東制服廠來了一個革命军的軍代表,在廠子裏舉辦了一次訴苦大會,制服廠的副廠長第一個跳上臺發言,表示自己在重慶的時候,曾經親眼看到過較場口血案,然後繪聲繪色的描述了一遍,工友們囙此開始咬牙切齒地喊著“鎮壓狗特務!”

本來就因為副廠長提到較場口血案而坐立不安的鄭蘊俠,在一片“鎮壓狗特務”的呼聲中,更是感覺渾身不舒服。

就在鄭蘊俠打算等工人們發完言自己偷偷溜走時,那位革命军的軍代表直接走到了鄭蘊俠的面前,對他說道:“劉師傅,聽工人們講您是工廠裏的積極分子,想請您講一講您在舊社會受過的苦、受到的階級壓迫。”

鄭蘊俠在舊社會吃香的喝辣的,除了打鬼子的時候,根本沒吃過什麼苦,但他畢竟是受過特殊訓練的特務,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編出了一堆“對舊社會的仇恨”,成功地說哭了一大堆工人。

訴苦大會結束後不久,鄭蘊俠就找了個藉口離開了。

潜逃八年

鄭蘊俠離開工廠後開始漫無目的地四處遊蕩,1950年的一天,鄭蘊俠在長江上坐船時遇到了一名叫做“廖忠玉”的婦女,那名婦女是貴州務川人,家住四川和貴州接壤的灌水鎮,現在打算和丈夫薑玉清帶著孩子一起回山東老家。

待與廖忠玉夫婦分別後,鄭蘊俠跑到了務川縣灌水鎮,然後逢人就問:“請問您知道我表姐廖忠玉現在住哪裡嗎?她嫁給了一個姓薑的,倆人之間還有個女兒。”當地民風淳樸沒有壞心眼,居民們紛紛表示:“他們一家三口去山東了,剛走也沒幾天,你來得實在太不巧了。”

然後鄭蘊俠雙眼通紅地哽咽了起來,說道:“這可咋辦啊,你們一家說走就走了,我一個人身無分文的,又沒地方住,應該怎麼過呀!”

灌水鎮居民對鄭蘊俠的“遭遇”十分同情,紛紛表示你有身份證明的話,可以住在鎮子裏,一比特姓何的大娘熱情地表示鄭蘊俠可以在自己家裡住,因為她家是開旅舘的,鄭蘊俠“無奈之下只得同意”,他從此以後開始跟著鎮子裏的居民當小販為生。

後來全國開始土改後,鄭蘊俠被劃為了“貧民小販”,還分到了一些田地,在灌水鎮住了6年後,鄭蘊俠越來越適應了自己“小販劉正剛”的身份,生活習慣也與當地居民無二,他還娶了一名叫做邵春蘭的婦女為妻。

直到有一天,鄭蘊俠在去蔡家坪辦事時遇到了自己在特務時的“老熟人”汪恒興,汪恒興打量了他很久後急匆匆的離開了。鄭蘊俠回到家後越想越害怕,於是跟妻子說了一句自己要去“外地進貨”後,急匆匆的逃往了外地。

在外地躲了8、9個月後,鄭蘊俠大著膽子回到了灌水鎮,發現鎮子裏平安無事十分太平,於是暫時放下了心來。

不久後鄭蘊俠得到通知,政府打算改造私企,因為鄭蘊俠這些年走南闖北見識多,灌水鎮政府想讓他去縣裡學習,回來當會計。

鄭蘊俠到達縣裡後,為了避免暴露,偽裝成了一名“文化水准低下的文盲”,連“九九乘法表”都學了好幾天,還經常拉著同學“問字”,連老師都誇他“學習認真”。

後來“學業有成”的鄭蘊俠回到了灌水鎮後,被分到了一家公私合營的食堂裡面當會計,有一天,鄭蘊俠在和自己的領導聊天時,一時大意脫口而出了一個成語:“不翼而飛”,當即引起了那位領導的懷疑。

因為鄭蘊俠一直聲稱自己不認字,從來沒有上過學是個文盲,突然間從他嘴裡蹦出“不翼而飛”這四個字的成語,實在令人懷疑,於是領導就上報了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對鄭蘊俠進行調查後,覺得他身份肯定不簡單,非常可疑很像一名特務,於是在1957年的一天通知他去縣裡“學習”,其實就是調查他。

鄭蘊俠到達縣裡後,發現在縣裡學習的都是“有問題”的人,而且自己身邊一直有人監視,他知道自己可能暴露了,這8年間他也受夠了提心吊膽的生活,於是主動坦白了自己的歷史問題。

直到這時,人們才知道這個偽裝成農民的鄭蘊俠,竟然是11年前“較場口血案”的製造者之一。

當地公安機關並不信鄭蘊俠是孤身一人,想要“放長線釣大魚”,所以將鄭蘊俠放回了灌水鎮,想看看有沒有臺灣方面來的特務和他接頭。

對政府會怎麼處理自己一無所知的鄭蘊俠不願繼續提心吊膽的生活,逐漸產生了自殺的念頭,於是他在一天早晨爬到合作食堂的頂樓,然後跳了下去,結果食堂下麵正好有一個農民的背篼,他正好一屁股坐到了背篼裡面,只受了一點輕傷。

鄭蘊俠自殺的舉動讓警方確認他就是孤身一人的“殘特”,於是在1957年5月19日,正式將鄭蘊俠逮捕。

1958年12月12日,法院一審判處鄭蘊俠死刑,鄭蘊俠沒有選擇上訴,因為他覺得自己罪大惡極,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結果因為中共中央出臺了新規定:可殺可不殺的就不殺,於是鄭蘊俠在10天后舉行的萬人公審大會上被改判為勞動改造。

1975年12月,在四川珙縣芙蓉煤礦“將校隊”改造了17年鄭蘊俠得以釋放,獲得了新生。鄭蘊俠被釋放後回到了貴州省務川縣,然後被安排在務川二中教語文和地理,1981年他又成功的進入了縣政協擔任“駐會委員”。

晚年的鄭蘊俠將自己的真實經歷寫成了小說並得以順利出版,與此同時他還寫了一本《中統秘聞》揭露中統的黑暗。

2009年7月10日,鄭蘊俠安然離世,享年102歲,鄭蘊俠離世時一直有一個心願未了:他想回較場口看看,為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懺悔。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