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張華
近兩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不少糖尿病患者沒有規律就醫、複診,特別是忽視血糖的控制,這使得醫院內分泌門診常常出現嚴重的高血糖狀態的患者,比如出現酮症或者“三多一少”(多食、多飲、多尿、體重减少)的症狀才去就醫。
廣東省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李延兵教授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我國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趨勢如“海嘯”一樣兇猛,患者還往往合併肥胖、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如果不及時就醫或者忽視高血糖的危害,將給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很多嚴重後果。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李延兵教授圖/受訪者提供
糖尿病“年輕化”趨勢越發明顯
我國是糖尿病第一大國,據統計,成人患病率已經達到11.2%,患病人數超過1.298億。
近年來,糖尿病“年輕化”的趨勢也越發明顯。據統計,30至39歲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高達6.3%。“人們生活水準提高,加上高强度的腦力活動以及缺乏運動,導致糖尿病患病率持續新增。”李延兵很遺憾地表示。
另一件讓專家擔憂的是,雖然糖尿病知曉率和治療率均有所提升,但達標率卻不容樂觀。而糖尿病患者由於患病年限的增長,併發症也會逐漸增多,比如心血管疾病等。糖尿病“傷心”,如不重視,則可能帶來心梗,甚至是猝死等嚴重後果。
可以說,中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率和血糖控制情况並不理想,這引起的併發症給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
圖/視覺中國
每3比特2型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比特患有心血管疾病
與高發病率形成對比的是,我國糖尿病患者血糖達標率(以糖化血紅蛋白為7%)僅為15.8%。
李延兵指出,近5年來,糖尿病的知曉率和治療率均有所提升,但達標率不容樂觀。在接受治療的患者中,其血糖控制不達標,血壓、血脂、體重等心血管代謝名額管理不佳,這成為中國糖尿病患者併發症高發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心血管的併發症越來越明顯。
據全球非干預性研究“CAPTURE”研究顯示,每3比特2型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比特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就是心血管意外的‘幫兇’,高血糖狀況促進了動脈粥樣硬化,導致斑塊的形成。”李延兵指出:“糖尿病會讓人更早罹患心血管疾病。而現時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
减重、保護心臟、降糖多管齊下
肥胖、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已經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合併症,以往治療的理念往往只針對降糖,而這樣的治療效果並不理想。李延兵指出,近年來,糖尿病的治療理念已經不斷更新,糖尿病治療需對多重危險因素進行綜合管理,而且越早干預,治療效果越好。
李延兵表示,對於肥胖的、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糖尿病患者,在選擇治療降糖藥物時,不僅要關注其降糖效果,還應關注其對心血管的保護作用,預防心血管事件發生。
在預防心血管疾病上,糖尿病的治療也有巨大突破。據記者瞭解,截至目前,在中國已獲批或上市的降糖藥物中,大部分需要每日給藥。
李延兵說由於每天用藥,一些患者嫌麻煩,常常不能堅持用藥。而現時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 RA)是近年來降糖藥物的一個熱點研究方向。特別是剛剛上市的司美格魯肽注射液,其改善了給藥管道,每週一次皮下注射用藥,降糖與護心多管齊下,克服了多數用藥方案的複雜性,大幅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
在中國注册臨床研究中發現,司美格魯肽注射液在中國人群中HbA1c達標率高達86.1%,表現出良好的降糖療效。同時,研究顯示其可顯著改善患者體重、血壓、血脂等多項指標,為患者帶來心血管代謝綜合獲益。
早期糖尿病可“逆轉”病情
糖尿病是一種複雜的、伴隨終身的疾病。現時,在糖尿病治療領域,“逆轉”不是大家通常所指的“治癒”,而是血糖得到有效控制、β細胞功能的恢復、治療簡化等多個維度的病情緩解或改善。
據李延兵介紹,早期糖尿病的控制可以通過生活方式的干預,顯著的减重來達到病情的有效控制。GLP-1周製劑司美格魯肽可以在強效降糖的同時,改善β細胞功能,也能顯著降低體重,有利於持續血糖控制,預防和减少併發症;但是對於嚴重高血糖像糖化血紅蛋白超過9%的患者,可以使用短程胰島素强化治療逆轉糖尿病病情,簡化後續用藥方案,有利於血糖長期控制,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pai.ycwb.com)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題圖|視覺中國
責編|王敏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