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命名管道通常會直接體現所在地和王牌學科,囙此不少學校的校名都很長。
高考錄取工作接近尾聲,不少高考生近期走到哪裡都會有親友問“考上哪所大學了?”然而不少大學名字都很長,通常考生都會說學校的簡稱,以示謙虛。而有些大學的簡稱卻讓人很尷尬。
“發福”大學火了,校名簡稱引發尷尬
如今人們提起某所大學,通常都只提簡稱,畢竟很多學校的全稱太長了。特別是本校的大學生,或已經畢業的校友們,叫簡稱顯得很親切。而有些學校的簡稱卻讓人哭笑不得。
近日福建農林大學,因為學校的簡稱火遍全網。別的學校簡稱都是中文,而福建農林卻採用了英文首字母縮寫作為學校簡稱。誰知簡化後的縮寫是“FAFU”,人稱“發福大學”。該校還把“FAFU”做成各種景觀,供學生拍照。學生表示:我們愛“FAFU”,但是不想真的“發福”。
在學校簡稱方面,除了福建農林獨樹一幟外,其他學校都是以中文全稱簡化而來。比如北京大學就叫北大,清華大學簡稱清華。但是以都市命名的大學有很多,簡稱就容易“撞車”。
就比如說“南大”之爭,很多大學的簡稱都是“南大”。比如南京大學、南昌大學、南開大學等。由於南京大學歷史最為悠久,所以我們常說的“南大”多數是指南京大學,而南開大學簡稱為南開,南昌大學只能成為昌大。
比如兩個新同事自我介紹,都是南大畢業的,本來以為是校友,細聊發現只是簡稱引發的美麗誤會而已。大學校名的各種簡稱,除了容易撞車引發誤會以外,還有些校名的簡稱說出來讓人臉紅。
部分大學生提起校名臉紅了,黑龍江的學生紮心了
大學校名通常都是以地名為開頭,後面加上大學二字。而簡稱就是地名加能代表學校的一個關鍵字,後面再加個大字即可。而有些地區因為地名的關係,就讓學校簡稱變得很奇怪。
合肥大學的簡稱是什麼?網友笑稱:難道是“肥大”?合肥大學的學生聽到後,紛紛表示這個還不如“發福”好聽呢。至少“發福”還沾著福氣,“肥大”聽起來好像不太健康的樣子。
大連地區的大學,想起個簡稱就更困難了。大連大學總不能叫“大大”吧?大連理工大學也很尷尬,別的地方都叫北理、上理,我們不能叫“大理”吧?這更容易被誤會是雲南的大理。理字不能用了,只能叫“大工”,沒想到大連工業學院不樂意了,你叫大工我們叫啥?
因為是“大”字開頭,很多學校的簡稱都怪怪的,比如大連醫科大學簡稱“大醫”,別人問起學校名字讓在校生也很尷尬。學生常要解釋說:我是“大醫”的,而不是大一的。這種簡稱真是太讓人困擾了。
還有大連職業技術學院的同學們,從來不敢跟外人介紹自己學校的簡稱,畢竟這個簡稱很容易讓人誤會,特別是女學生們,提起這個簡稱就讓人臉紅。真是想想就覺得尷尬。
各地的大學一直在為簡稱問題而爭論不休,都想搶先佔用那個最好聽最簡潔的小名。黑龍江地區的學生紮心了,跟黑龍江大學的簡稱相比,其他地區都弱爆了。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被稱為“黑中醫”,黑龍江科技大學被稱為“黑科技”。最尷尬的是黑龍江社會主義學院的同學,甚至被稱為全校都是惡人的地方。這樣別致又霸氣的校名簡稱,讓黑龍江地區的大學生“自豪”不已,畢竟其他地區的學校怎麼改簡稱都沒他們霸氣。
為啥要給大學起“小名”?
既然各所大學的校名之爭如此激烈,為何還要叫簡稱呢?叫全稱不好嗎?叫簡稱主要是為了方便稱呼,畢竟不少學校的全稱確實很長。但是為了避免引起誤會,也要注意分寸。
其實給大學起個“小名”,就像親友間的昵稱一樣,利用好了還會新增親近感。如果是在當地,提前本地的大學,或許說簡稱大家都心照不宣知道指的是哪所學校。如果是和外地親友說起大學簡稱,最好還是能把大學全稱都帶上,這樣不會讓對方尷尬,也不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如今教育部正在規範各地大學的校名問題,很多學校為了方便招生而把名稱起得過於浮誇,實際就是“野雞大學”。校名和學校不匹配,蒙蔽了不少考生和家長的雙眼。
建議相關部門不僅要規範大學的全稱,最好把每個大學的簡稱也順便規範一下,如今的簡稱都是民間叫法,有了統一的規定後,就不會引發簡稱之爭了。
今日話題:你還知道哪些大學簡稱比較特別?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