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區又現恐龍化石,可能和這片地區曾經的氣候有莫大關係

新疆 71℃ 0
摘要:最近,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中國團隊和巴西團隊合作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報導了我國新疆地區發現的早白堊世翼龍動物群中恐龍化石的最新研究成果。不過這不是中國恐龍發掘史上首次以新疆特色命名的恐龍,此前還有克拉瑪依龍,天山龍和新疆獵龍等頗具新疆地域風采的恐龍名稱。那麼為什麼新疆地區有這麼多恐龍化石,這和幾萬年前新疆的地理特徵有關係嗎?

最近,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中國團隊和巴西團隊合作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報導了我國新疆地區發現的早白堊世翼龍動物群中恐龍化石的最新研究成果。專家們根據殘存的恐龍頸椎化石特徵建立了盤足龍類的新屬新種,將其命名為中國絲路巨龍,依據尾椎化石特徵建立了巨龍類的新屬新種,命名為新疆哈密巨龍。

不過這不是中國恐龍發掘史上首次以新疆特色命名的恐龍,此前還有克拉瑪依龍,天山龍和新疆獵龍等頗具新疆地域風采的恐龍名稱。那麼為什麼新疆地區有這麼多恐龍化石,這和幾萬年前新疆的地理特徵有關係嗎?

新疆地區億萬年前曾經河湖密佈,植被茂盛

早在2011年10月,由新疆地質調查院的專家組成的科考隊開始在吐魯番地區鄯善縣進行古生物化石發掘工作,科考隊已發現大量侏羅紀時期的化石,包括龜鱉類、魚類和植物等生物化石。通過對古生物化石的進一步分析發現,在1.6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新疆地區的生態環境和現在完全不同,這裡曾經河湖密佈、溫暖潮濕,非常適合水生動物的生長。

科學家這次還發現了現時中國已知的最大侏羅紀恐龍化石,據化石推斷,這只植食性的蜥脚類恐龍體長可達35米,體重約30噸。如此巨大的植食性恐龍進食量驚人,每天需要有大量的植物供給,這也側面印證了這裡曾經植被非常茂盛。

而豐富的森林植被是形成煤炭的必要條件,河湖中的無脊椎動物和微體生物,則是形成石油的重要因素。經過億萬年的演化變遷,這些豐富的古生物在地下埋藏億萬年後,經過地質及物理化學等變化,最終形成了煤、石油和瓦斯等化石能源。這也直接造就了我國新疆地區儲量豐富的油氣和瓦斯。

2020年6月份,我國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聯合國內外研究團隊在新疆地區發現了一片有史以來年齡最大的古森林。該森林位於塔城西準噶爾地區,通過對這裡的植物根莖的化石進行同位素檢測,發現這裡的植物至少有3.7億年的歷史,這大約是在志留紀晚期。

此時大陸面積在不斷擴展,海水退去,一些海裡面的植物開始裸露在地面上演化成早期的裸蕨植物,而這也為後期地球的演化方向從水生走向陸生奠定了基礎。

再回到恐龍這裡,新疆地區發現的恐龍大小各异,其中不僅有體長30米的超巨型恐龍——蝴蝶龍,也有體長1 - 1.5米的小型恐龍——工部龍。

古生物學家們還發現這些超巨型恐龍在柔軟的泥沙地面上行走時會踩出深深的大坑,混著火山灰的泥漿灌入大坑之中就變成了天然的陷阱,一些小恐龍走過時會不小心陷入這些脚印中被淹死。有一個佐證就是古生物學家就在這樣的一個“陷阱”中發現了冠龍和泥潭龍的化石。這也充分證明了這裡的環境適合恐龍生存,恐龍的種類相當豐富。

結語

我國新疆地區發掘的包括恐龍在內豐富古生物化石,對於劃分我國中生代地層,加强在侏羅紀古地理氣候方面的研究,從而進一步判斷新疆地區油氣資源的存在及分佈具有重要意義。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