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綠化|河西走廊築起綠色屏障

甘肃 113℃ 0
摘要:位於黃河以西、祁連山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間的河西走廊,是絲綢之路的重要交通要道,主要涉及甘肅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等都市。“河西走廊是我國西北地方防沙治沙的綠色屏障。”國家林草局荒漠化防治司副司長屠志方表示,近些年來,河西走廊的生態建設成效顯著,較好地平衡了水、沙、綠、富之間的關係,逐步走上高品質發展之路,為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荒漠化防治提供了有益經驗。武威市是進入河西走廊的第一站。

位於黃河以西、祁連山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間的河西走廊,是絲綢之路的重要交通要道,主要涉及甘肅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等都市。

“河西走廊是我國西北地方防沙治沙的綠色屏障。”國家林草局荒漠化防治司副司長屠志方表示,近些年來,河西走廊的生態建設成效顯著,較好地平衡了水、沙、綠、富之間的關係,逐步走上高品質發展之路,為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荒漠化防治提供了有益經驗。

攻堅克難,實現“綠進沙退”目標

來到武威市涼州區北部的風沙口,只見連綿起伏的沙丘被梭梭、紅柳、沙米等低矮灌木覆蓋,草方格之中的點點綠色連片成網,將沙丘牢牢兜住。

武威市是進入河西走廊的第一站。其西北部、北部、東北部分別被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裡沙漠包夾,境內危害嚴重的風沙口達286個,治沙難度極大。

“今年以來,這裡5級以上大風就刮了86次,損毀的樹苗需要不斷補植。”涼州區林草局局長陸科表示,一般來說,利用植被固定住一個大沙丘需要3年左右的時間,其中第一年是關鍵,經過人工澆水兩三次後樹苗能活下來,往後一般就沒有大問題了。

“在這裡植樹有兩大難點:一是沒路,二是缺水。”涼州區長城鎮紅水村九組村民、造林大戶王銀吉說。為給樹苗澆水,他借錢買了兩頭駱駝,經常到3公里外去運水,經過多年艱苦努力,造林已初見成效。

現時,當地不少人工種植的梭梭等林木已經深入沙漠腹地。沙丘基本被鎖住,實現了“綠進沙退”的目標。

甘肅省林草局巡視員王全德介紹,甘肅著力保護好祁連山,阻斷沙漠南擴之路,並用防沙林帶將中間的綠洲都市環繞起來,以形成對整個河西走廊地區的全方位保護。

“我們對傳統農牧業進行系統性改造,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張掖市委副書記趙立香表示,祁連山山坡上的牧場和山脚下的農耕地,已經形成了相互依存的迴圈型農牧業。近年來,當地通過“借牧”管道,每年冬天讓牧民將60萬只羊放到農民的玉米地裏吃秸稈,既避免了秸稈焚燒污染,又解决了耕地施肥問題。

精細管理,提升森林質量和功效

近年來,河西走廊地區綠化成效顯著。不過,當地人還在琢磨:怎樣進一步提升森林質量,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據測算,我國森林每公頃木材產量平均為4.73立方米,而河西走廊地區僅有2立方米。提高河西走廊地區森林的組織生長量和產出率,才能提高其防風固沙、固碳釋氧、涵養水源等功效。

“提升河西走廊地區的森林質量,關鍵在於精細化管護。”北京林業大學教授、精准林業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馮仲科說。

近年來,北京林業大學在當地建立了智慧林業管護系統,智能化調控林木生長的土壤、溫度、光照、水肥等。通過精細化管理,實驗地的每公頃木材產量由2立方米提高到3.5立方米,在不新增森林面積的基礎上,將森林的生態功能提高75%左右。

綠富雙贏,沙塵暴發生次數大幅降低

僅2020年,甘肅省就完成以河西走廊為重點治理區的沙化土地綜合治理約230萬畝,創造相關就業崗位4.8萬個,實現勞務收入6.48億元,既改善了生態環境,又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

治沙播綠,仍在持續推進。金昌市沙區風沙線長達237公里。多年植樹造林,形成一條長達34公里、寬數公里的環城防護林帶。“建好生態防護林後,還要配套建設經濟林。”金昌市金川區造林專幹潘冬梅表示,當地按照以水定林的原則,探索種植灰棗、白杏、沙棘等經濟林,取得綠富雙贏的成效。

甘肅省治沙研究所民勤治沙站的觀測資料顯示:從2006年至2020年,當地沙塵暴發生次數由19次降至3次;在由沙漠至綠洲的過渡帶,沙塵通量减少了47%,與此同時,沙漠對綠洲的侵蝕影響减少了72%。

“這些年來,經過大規模生態工程,沙塵暴對當地生態環境和生產生活的影響已經大幅降低。”民勤治沙站副研究員王强强說。(作者潘少軍編輯王强)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