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4月,內蒙古,科右中旗村民色吉拉胡在回家的路上發現了路邊的異樣,居然憑空多出來了一截東西,他拔出來一看,竟然是塊詭異的銅牌。
大概是認識到此物定是不凡,色吉拉胡仔細觀察手中的銅牌,發現除了材質古樸外,還有個最明顯的特點:銅牌兩面均刻有不同於常見古文的詭異文字。色吉拉胡雖然年紀輕輕,但也聽村裡的大人們講過“古物邊上往往多有珍寶”的故事,自然對這個銅牌周圍蒐索了一番,可惜一無所獲。
回到家中的色吉拉胡對手中的這塊銅牌實在是好奇得很,他幾乎走到哪都隨身帶著,周邊無人時還會拿出來端詳,不過始終對銅牌的來歷毫無頭緒。所謂“好奇心害死猫”,色吉拉胡越來越好奇,只好將銅牌拿給信任的親朋好友一起參謀。
這些親朋好友雖然提出了很多猜測,但大多很牽強,自然也就不太可靠。不過,雖然銅牌的來歷沒搞清楚,但色吉拉胡撿到銅牌的消息卻漸漸傳遍了當地,也就漸漸傳到了當地的文物保護部門。
文物保護人員意識到,色吉拉胡手中的銅牌的市場價值姑且不論,但必定對考古事業有所助益,甚至能開闢一片未知的考古領域。為此,當地文物保護領導白某數次到色吉拉胡家中勸說,總算讓他拿出銅牌給專家們研究。
這一研究,當真是“了不得”!色吉拉胡手中的銅牌確實如村民們所預料的一樣,是極其罕見的古代文物。小小的一塊牌子上居然同時刻著多達五種文字。只見這塊銅牌高逾16釐米,寬逾11釐米,重量更是達到約1.5斤,在牌面上册有繩結狀的裝潢,其下則是可這個古怪的符號。
銅牌下半部分則是一個圓形,正中間刻著一個象徵元朝的“元”字,兩側則是以漢字和藏文銘刻,分別是左側的“天字拾二號夜巡牌”和右側的“夜巡牌”。至於另一面其實表達的意思也是如此,只不過另一面是用更為罕見的八思巴文、回鶻蒙古文和察合台文表示。
(備註:八思巴文是元朝忽必烈時期由“國師”八思巴創制的蒙古文字,而察合台文則是發源於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所建立的汗國,主要以阿拉伯字母書寫。)
據專家們分析,這塊銅牌其實是元代夜巡牌。所謂夜巡牌,其實就是古代封建王朝在執行宵禁制度時,負責巡查的官員所佩戴的用於佐證身份和必要時調動人員的一種憑證。
據《元史》記載:那時候的城區中央往往設有鐘樓,會在晚上一更時分鳴鐘。按照規定,當第三次鳴鐘的聲音停止後,街上是禁止平民走動的。到了五更的時候,第三次鐘鳴後,平民們才可以外出走動。如果那時候,平民膽敢違背宵禁,就會被城防官吏拘禁。當然了,也有例外情况,當平民出現急病症狀或遇到產婦生產時一般不追究。
言歸正傳,雖然這塊元代夜巡牌並不是國內發現的第一塊元代夜巡牌,但這塊夜巡牌卻是現時絕無僅有的。因為不同於其他夜巡牌,這塊夜巡牌有著五種文字,而且在2015年時專家終於弄懂了中間那個奇怪的符號:居然是梵文,是佛教六字真言中的“唵”字。這塊銅牌也囙此得名六體文夜巡牌。
專家們根據銅牌上的文字出現時期,判斷這塊夜巡牌應該是元朝末期。不過,從元朝在一塊夜巡牌上就用了六種文字看,就可以看出這個人類歷史上擁有浩瀚疆域的元帝國其實有著相容並包的態度,也代表著元朝統治者積極推進民族融合的態度。如此,也就不難奇怪後來推翻了元朝統治的朱元璋也認為“元朝以寬失天下”的評估了。
這個村民發現的這塊元代夜巡牌作為現時的孤品,其價值自然難以想像。專家們考慮到這個文物的價值,數次上門造訪,苦口婆心勸說,終於勸得這位村民將銅牌捐獻。如今,這塊銅牌成為了內蒙古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