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外地回天津高考的考生,是否需要一年學籍,引起了很大的爭論。此次爭論的本質是什麼呢?其實是二種教育管道的爭論。
近期有傳言說2022年外地回津考生必須要一年天津學籍才可以參加高考。這些孩子開學就是高三了,按現行政策,已經不能轉學了。如果要求必須轉學,天津各中學能否一下接收這麼多學生?又以何種方式接收?是重點校直接轉重點校?還是通過考試分別錄取到各校?還是一起分配到有學位的學校?無論何種方式對馬上進入高三的學生們來說,都是及其有害的。這麼短時間,各級部門如何安排這麼多學生轉學,時間過於倉促,方案論證不充分,必然引起混亂,對海河英才計畫的實施帶來不利影響。
我們都是符合天津政策落戶天津的,今年以前的政策都是有天津戶籍,有高中學籍(無論何地)即可報名天津高考,如果要改,政策是不是應該有延續性,應該有過渡期?怎麼可以沒有緩衝期突然改變?涉及重大政策,起碼有三年過渡期吧。比如今年出臺政策,明年中考的孩子回津參加中考,才能保證有三年天津學籍。現在要求高一的有三年,而且說八月底出臺,不切實際,
現時天津實行的教育管道:嚴格遵守國家規定的作息時間,早8點上學,晚5點放學,沒有晚自習,週六日休息,嚴禁在假期加課。
另一種教育管道:早5點30起床,晚10點半睡覺,老師從早上起床,到學生上床睡覺,進行全程陪伴。週六日不休息,一個月放一次假。假期加課成為常態,嚴格控制學生在學校的時間,精確到以分鐘計算。
這兩種教育管道的優劣,僅從高考上來看,肯定是天津的教育管道,比不上另一種教育管道。另一種教育管道,更容易得到更高的成績。
至於有些人留言故意拉起仇恨,肯定是別有信心之人,大部分家長還是比較理性的,都市發展需要引進人口,全國一二線都市都固步自封更沒有發展潜力,無論本地孩子合適外地遷入的新天津人,打鐵還需自身硬,有競爭才能促進成長和進步。
哪種教育管道更容易培養學生成才呢?(不僅指高考)比如大學畢業10年、20年後再比較兩種教育的優劣,可能更有說服力。由於沒有數據,我很難判斷到底誰優誰劣,當然不能拿一二個案例來比對,這一二個案例說明不了問題。
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說,百花齊放才是春。希望天津還能保持自己教育的特點,成為教育界的一朵鮮花。
感謝各位家長朋友關注本公眾號,請把資訊推送給需要的朋友!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