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這是古代不少人的終身夢想,不管是學武的還是學文的,最大的夢想之一就是讓自己的才華得到君王的認可,然後獲取一官半職,光宗耀祖。但是也並不是所有的職位都那麼招人喜歡,比如古時候海南、廣東等地的官職,因為地處蠻荒,所以很多人不願意去。
但是今天作者要說的是另外一個地方,它簡直就是官員的噩夢之地,因為絕大多數去那裡任職的官員絕大部分都死在了任期內,28任官員當中僅僅只有4比特安全離開。而且這個地方還特別有名,現在是世界性大都市,說出來你不相信,這個地方是現在的一線都市——北京。
這裡原來的名字並不叫“北京”,而是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名稱。比如在周朝時期這裡是燕國的首都,所以叫做燕都;在遼國時期這裡叫做“南京”——因為是遼都南邊的陪都;在元朝時期它又被稱作元大都或者大都;1368年朱元璋滅掉元朝後,這裡則改成了北平。除了這些名字外,這裡地處大禹定九州的幽州,所以這裡也叫幽州。
而故事就發生在它名叫幽州時期——唐朝時就沿用了這個上古的稱呼。話說到了西元755年左右,由於唐朝內部的矛盾激化,加上唐玄宗任用了像楊國忠這樣的奸臣,所以爆發了安史之亂。安祿山、史思明皆是北方的少數民族,他們兩個都是今天的遼寧省人,所以起事之後對西安或者洛陽這種傳統都城都看不上。
選來選去,他們發現幽州一帶的範陽非常合適讓他們建都,一方面這裡本來也做過燕國的都城有底子,另一方面這裡又比較靠近北方,距離他們的勢力範圍更近,“群眾基礎”甚好。所以這裡就成了史思明以這裡為都城,建立了“周國”,年號應天,準備為自己的子孫後代開創一片萬世基業。
不過761年史思明就被他的兒子史朝義給殺死了。不久之後史朝義被他的部將李懷仙給斬殺,李懷仙拿著史朝義的人頭換到了朝廷給他的幽州節度使官職,從此開始了幽州節度使離奇的倒楣命運。西元768年,盧龍兵馬使朱希彩、經略副使朱泚兄弟殺死了李懷仙,朱希彩繼承了他的位置。
朱希彩也沒幹上多久,又被部將害了性命,這時候朱泚的弟弟朱滔做了幽州節度使。他將自己的親哥哥騙去長安後奪得了幽州的兵權,然後在河北一帶征戰,由於他親哥朱泚自稱皇帝惹了眾怒,他最終被王武俊打敗,最終在40歲的時候由於鬱悶、惶恐、慚愧等心態作用,英年早逝——對比起來,他還算是安全離任的一個幽州節度使。
後來的幽州節度使又有許多人去做了幽州節度使,比如張弘靖被朝廷派去當幽州節度使。他是個文官,習慣了奢侈享受的生活,並且不瞭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去了之後他馬上想改變當地重武輕文,不習禮儀的現狀,甚至故意辱駡軍人道::“當下天下無事,你們就算能挽兩石弓,還不如識一個字的。”不久之後幽州就發生了兵變,人們擁立朱克融統管軍務。
後來還有很多人或者以武力奪取幽州節度使的職務,或者依靠朝廷的命令做了幽州節度使,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但是絕大多數都在任上遭遇變故。前後28任幽州節度使只有朱滔、張仲武、張允伸、李茂勳4人勉强算是“安全離任”,但是他們當中大多也有被逼迫或者被脅迫的因素,其實都是身不由己。
唐朝之後就是“五代十國”,號稱“兵強馬壯者為天子”,實際上到了這個時候官職成了大家爭權奪利的一個工具。他們再也沒有了曾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的純正理想,變成了一個個像鬣狗一樣的動物,對國家公器伺機而動。這樣的情况下,既然他們可以對上一任“殺而取之”,他們的部下也可以對他們“殺而取之”,幽州成為官員噩夢也就理所當然了。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換句話來說,權力也是用來服務人民的,如果改變了這個初衷,那麼免不了出現幽州節度使這樣的情况。如今,為人民服務成了天下人的共同希望,北京也成了國際性大都市。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