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八年,號稱“中國史上最熱夏天”,熱到啥程度?會顛覆你想像
隨著科學的進步,在炎熱的夏天,人們也能够享受到空調吹來徐徐的涼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屬於季風氣候,所以溫差大,夏季酷熱明顯,然而在中國的古代,古人可就沒有現在過得這麼輕鬆了,但是他們也找到了一套屬於自己的避暑方法。
比如說多喝綠豆粥,多吃西瓜以及清淡的食物。清代李漁則寫到“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為之退,納涼而凉逐之生。”這些都體現他們對防止中暑的一點心得。
然而天氣難免有反常的時候,乾隆八年,也就是西元1743年,出現了一場號稱是中國歷史最熱的夏天,引發了民間不小的波動、究竟熱到什麼程度?會顛覆你的想像。這場暑期來得非常快,大約六月份,已經是酷暑難耐。根據山西浮山的《浮山縣志》寫到,“夏五月大熱,道路行人多有斃者,京師更甚,浮人在京貿易者亦有熱斃者。”
而整個華北,都處在一片蒸騰的熱浪當中,到了7月份,溫度則達到了峰值。多處記錄都描述了這場難當的災難,北京的《續東華錄》:“六月丙辰(7月25日)京師威暑。”河北的高邑在《高邑縣志》裡面則是這麼形容:“(五月廿八(7月19日)至六月初六日(7月26日)薰熱難當,牆壁重陰亦炎如火灼,日中鉛錫銷化,人多渴死。山東的高青就更慘了:“大旱千里,室內器具俱熱,風炙樹木向西南輒多死。六月間,自天津南武定府逃走者多,路人多熱死。”
這件事情讓清朝的乾隆皇帝也慌了神,畢竟按照中國民間的說法,天地爆發旱灾暑灾,很有可能是怪罪於天子失德。囙此在7月6日,他奉皇太后從暢春園啟鑾,前往盛京恭謁祖陵。順便祭天,為萬民祈福。
老天爺自然不可能聽懂乾隆說什麼的,到了7月25日,短短一個月,清政府統計出來,就有北京近郊以及城內11400多人死於酷暑,其中抵抗力比較差的老人幼童尤為多。
原本參拜完祖陵,祭完天,按照慣例乾隆還應該東行去蒙古看看,會見蒙古的王公,鞏固對這片地區的統治,但是實在是太熱了,也只能够於22日,從匆匆忙忙打道回府,返回承德避暑山莊。跟隨的蒙古人員則“隨往木蘭四圍畢,各回牧地。”
那個時候並不需要擔心皇帝,清朝時期宮廷已經有了刨冰等美食,而且儲冰的科技也越來越好,寫詩高手乾隆這個月寫下了這樣一首詩:“冰盤與雪簟,瀲灩翻寒光,輾轉苦煩熱,心在黔黎旁。”
啥意思呢?內容是我身邊有著很多的除熱辦法,冰塊降溫都十分的高效,身邊十分的凉爽,但是我依然輾轉煩悶燥熱,只因為我的心思在受苦的老百姓身邊,雖然這首詩有一點作秀的嫌疑,確確實實也反映了當時的民生之多艱。
比起高溫,更困難的則是水道枯竭從而引發的旱灾,這也給社會造成了很多的打擊,所幸清朝當時已經普及種植耐寒的馬鈴薯以及番薯等物品,再加上清朝廷當時的减免稅賦,並沒有造成太大的饑荒。
根據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古氣候研究室主任張德二的研究換算,1743年7月20日到7月25日的氣溫,平均高於40攝氏度,7月25日達到峰值,來到了驚人的44攝氏度,這個記錄在有史料記載的古代一直持續地保持著,到了1999年,華北地區再次出現超高溫度,達到了42.2℃,這依然低於乾隆時期,,足可以證明乾隆八年酷熱之嚴重,也確實讓人們為那個時代的老百姓感到歎息。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