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省積極實施民生實事工程,努力補齊短板弱項,就業、民生投入、民生保障等福祉看得見、摸得著,廣大群眾的幸福感不斷增強。尤其是瑪多“5·22”地震發生以來,我省在民生領域打出一系列“組合拳”,確保地震災區廣大群眾的民生福祉標準不降、成色不减。
就業形勢總體平穩
就業,一頭連著百姓福祉,一頭連著經濟發展。全省上半年“經濟報表”顯示:1至6月,我省新增就業4.1萬人,同比增長12.8%;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81.2萬人(次),增長2.8%;6月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1%,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
就業率和失業率“一昇一降”的走勢,映射出全省就業總體平穩的態勢。上半年,我省推動就業政策落實服務落地,全力確保就業局勢總體穩定。到現時,全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已完成年度計畫的67.5%;實現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完成年度計畫的77.3%;全省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較年度計畫高出4.7個百分點。
今年,我省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提前完成參保擴面任務。截至6月底,全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均提前半年超額完成全年計畫。全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完成年度計畫的99.9%。現時,已及時足額發放各項社會保險待遇137.8億元。
尤其面對突如其來的瑪多“5·22”地震,我省通過建立三級社保經辦機構快速回應機制、推進社保業務網上辦、啟動社保業務代辦機制、保障社保重點業務開闢綠色通道等措施,全力保障社保經辦業務,確保災區群眾各項社會保險權益不受影響,積極為民服務辦實事。
民生保障扎實有力
“兜”住困難群體、“保”住基本生活、“扛”住突發急難。今年以來,我省多以謀民生之福為發力點,切實在民生保障領域補短板强弱項,不斷織密紮牢民生保障“安全網”。
今年前5個月,我省共向34.05萬城鄉低保對象發放救助金7.36億元,向1.69萬特困對象發放救助金1.11億元,臨時救助困難群眾5.8萬人(次),發放臨時救助金1.08億元。
建成全省首個“醫工結合”醫學治療與康復輔助器具配寘試點平臺並投入運行;在西寧市開展康復輔具租賃試點工作……今年以來,我省著力完善基本民生保障制度,及時足額向1.42萬名困境兒童發放基本生活保障金2900餘萬元,製定印發《青海省推進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申請“跨省通辦”工作實施意見》,有效解決殘疾人异地申領補貼“多地跑”“折返跑”等問題。
同時,加快發展基本社會服務,實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和92個農村互助幸福院新建、改擴建項目,落實高齡補貼政策,為全省32.57萬名70歲以上老年人發放高齡補貼1.88億元,且積極做好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工作,全省33.48萬名老人參與投保。
地震突如其來、民生保障溫暖有力。瑪多“5·22”地震發生後,我省千方百計保障困難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地震當天就為果洛藏族自治州提前下撥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補助資金5000萬元。且按照特事特辦原則,提前一次性發放3個月最低生活保障金及特困人員供養金697萬元,惠及困難群眾1.1萬人。並積極推行“資金+物質+服務”救助模式,實施類別化、差异化救助。
民生幸福指數提高
民生投入持續新增、居民收入保持增長……高品質發展成果惠及羣衆,大家深切感受到了濃濃的民生幸福。
今年,我省持續加大民生領域投入力度,全省惠民投資中衛生、社會工作和社會保障業投資同比增長58.6%,教育投資增長2.3%。基礎設施投資中,交通運輸和郵政業投資增長37.5%,資訊傳輸服務業投資增長22.2%,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長36.2%。
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用於民生方面支出持續新增,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24.4%,住房保障支出增長15.3%,農林水支出增長6.1%,教育支出增長5.7%,衛生健康支出增長3.2%。
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29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4%,增速同比提高4.5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7.1%。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26元,增長7.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23元,增長12.8%。
穩定的就業、滿意的收入、有力的保障、有品質的生活……一組組有力的民生數據是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的發展勢頭,是對上半年青海民生改善的最好定格。(宋明慧)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