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護士防疫時死亡、留下3歲自閉症孩子:為了省錢月租屋1千8

广东 87℃ 0
摘要:為了省錢,這套月租1800元的出租屋一直沒有安裝空調。媽媽叫林燕梅,今年31歲,是一名護士,在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醫院光明分院工作。6月21日,林燕梅在一線做防疫值班時突發腦出血,搶救8天后宣告不治。澎湃新聞今日報:8月5日下午,林燕梅的丈夫黃先生告訴澎湃新聞,林燕梅從2016年進入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醫院光明分院工作,今年6月初被抽調到一線做防疫值班工作。6月29日18時,林燕梅在醫院經搶救無效死亡。

深圳的夜又悶又熱。每天晚上,在光明區甲子塘大道附近城中村的一套出租屋內,風扇“嗡嗡”地把熱風吹向一對小姐弟。在睡覺之前,他們總會光著腳丫,在屋裡蹦蹦跳跳玩耍。為了省錢,這套月租1800元的出租屋一直沒有安裝空調。屋子裏,曾經擠滿了三代六個家庭成員,苦是苦了點,也一度充滿了希望。但自從6月29日起,一切都變了。

兩個孩子的媽媽在那一天因為腦出血併發症肺炎去世,留下一對懵懂的姐弟:5歲的姐姐在上幼儿園,3歲的弟弟患有自閉症,半年來一直在機构康復干預。媽媽叫林燕梅,今年31歲,是一名護士,在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醫院光明分院工作。6月21日,林燕梅在一線做防疫值班時突發腦出血,搶救8天后宣告不治。

澎湃新聞今日報:8月5日下午,林燕梅的丈夫黃先生告訴澎湃新聞,林燕梅從2016年進入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醫院光明分院工作,今年6月初被抽調到一線做防疫值班工作。6月21日,他從林燕梅同事處得知,林燕梅在值班時突發腦溢血。

黃先生回憶,林燕梅被送進醫院搶救後,“我們家屬一直都在ICU外面等待。”6月29日18時,林燕梅在醫院經搶救無效死亡。黃先生說,他與林燕梅於2015年結婚,婚後育有兩個孩子,5歲的女兒在讀幼儿園,3歲的小兒子因為有自閉症,正在專業的機构接受干預治療。出事前一天晚上,黃先生還和妻子視頻聊天,“當時她狀況很好,一點事情都沒有,還跟我說在這裡工作和醫院上班的狀況差不多。”

黃先生說,這不是林燕梅第一次參與新冠疫情防控相關工作,今年5月,光明區衛健局還為林燕梅頒發新冠疫情防控“抗疫天使”榮譽證書。林燕梅去世後,他們收到醫院送來的1.3萬元的撫恤金和3000元慰問金。黃先生告訴澎湃新聞,5日,他們向醫院和當地社保部門遞交了工傷認定申請書。作為家人,他們最大的訴求是希望林燕梅能被認定為工傷。

其實護士很辛苦的,這次疫情爆發,護理工作尤為的重要,相信這位護士也是在疫情的最前線一直奮戰,這疫情才控制住沒多久,本來應該有劫後重生的喜悅,沒想到卻發生了這種事。

這次的疫情發生後,我參加了支援醫院抗疫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每天都被平凡人的挺身而出感動著。分享一下,希望大家關注到他們,並向他們致敬。收到通知是第二天出發,家庭的支持和理解對我來說也非常重要,由於前期我已經做好了隨時出發的準備,在父母的幫助下,很快就整理好出發需要的生活用品。當晚醫院工會的老師和科室同事也為我準備了一些物品。第二天在參加了醫院動員會後,我們醫療隊一行6人就出發了,其中有三比特老師剛剛參加過上一批支援醫院工作,一個多月前剛從抗疫一線返回工作崗位。

投入工作後,一線醫務人員都十分辛苦,一個病區從無到有,全靠大家一起奮鬥,有時感覺就像在“開荒”。還有一些默默無聞奉獻著的人,比如保安人員在悶熱酷暑的天氣裏認真檢測體溫,查驗證件。維護醫療資訊系統的工作人員24小時隨時待命,處理各種突發的網絡狀況和設備故障。病區中的保潔員每天要多次對病室環境進行消毒和清潔,對醫療垃圾進行處理。他們在疫情面前堅守崗位,勇敢逆行,不畏危險,也同樣身處抗疫的最前線,保障了我們能有一個安全整潔的工作環境。

感動也來自於查房時患者的笑容和感謝,來自於患者家屬、病友之間的安慰,來自於每天接送上下班的班車司機師傅們和駐地飯店的工作人員的一句簡單的問候,來自廚師們營養豐富的一日三餐……在疫情面前,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和擔當,做好自己,向平凡英雄致敬。

當時聽她說她一天要工作13個小時,淩晨一兩點下班,第二天八九點鐘又起來工作了。我忍不住吐槽了一句:“看來你們工作也蠻辛苦的,她還謙虛道:“其實不是所有時間都在忙啦,很多時候是在監控病人身體狀況。”我當時我在回家的車上,本來想跟她說一句“注意休息”的。但是轉念想著,她還在上班,這句話可以等到她也放假回家過年的時候跟她說。沒想到才過了兩天,她就走了,

希望醫院能够快點的處理此事,她畢竟是在工作崗位上走的,就算是處於人道也應該多給一些,畢竟她有一個3歲的自閉症孩子,我現在真的無法想像,這個孩子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生,一個父親帶5歲的女兒在讀幼儿園,3歲的小兒子有自閉症,這個家算是散了,孩子會逐漸的長大,有一天問媽媽去那了,該怎麼回答。

這個問題寫得好難過,孩子媽媽、孩子爸爸、孩子,都可憐。事已至此,活著的人還要好好活,孩子媽媽在天上看到也會欣慰吧。根據對自家孩子的觀察,不到3歲的小孩對“親生”是什麼意思還沒有概念,這個年齡的孩子需要的是符合媽媽形象的女性給她足够的溫暖和愛。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父母的情感需求很大,大到可以接受多個爸爸或媽媽。

我和隊友帶孩子出去玩/就醫/幼儿園小小班見到的其他小朋友,高興起來都脫口喊過爸爸、媽媽。自家孩子被責備不高興時,也經常表達要換一個爸爸/媽媽。所以,如果黃先生短期有開始新戀情的打算,可找有愛心的女士來當孩子媽媽。

如果短期不打算再婚,可以像高贊說的,用照片、故事、繪本來把媽媽的愛帶給孩子,在生活中可以給孩子認乾媽,比如妻子的閨蜜,她們失去摯友也會極度傷心,多接觸摯友留下的孩子,能給她們彼此帶來慰藉。

比如給孩子看一部電影,如果是女孩的話就選擇公主題材的,如果是男孩兒的話,就選擇一些超人超級英雄題材的,然後告訴孩子媽媽非常忙,媽媽是一比特超級公主或超級英雄,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有困難的人和需要幫助的小朋友,去幫助他們是媽媽的工作。

還可以說媽媽是國家的特工,要去做一些保護國家的秘密任務。媽媽是太空人或科學家,去別的星球做科學研究去了。我覺得這不算是謊言,算是一種善意的拖延。…隨著孩子長大他肯定會慢慢意識到事情的真相但這總比一下子就讓孩子承受超出自己能力的痛苦要來得溫柔一些。

如果他問媽媽什麼時候能回來你就告訴他你每天都要快快樂樂的然後好好學習健康成長,媽媽雖然現在不會回來,但是她會一直知道你現在是什麼樣子。

該不該告訴孩子?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一、面對親人的離開,孩子必須在適當時間裏知道。這是孩子的權利,也是大人的義務。我們無法完整的隱瞞事實,孩子比我們想的敏銳和聰明很多。母女連心,或許她早已經察覺,甚至可能在親戚,鄰居等周圍人那裡獲得了資訊。如果是對一個知道事實的孩子隱瞞,那將是一個二次傷害的遺憾。

二、孩子的承受能力或許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弱,越小的孩子適應性可能更大一些。這是一個無法改變的既定事實,再悲痛和不幸,我們也遲早要面對。越拖下去,隱患越多,孩子可能會更無法接受,因為她面對失去母親的同時,還要選擇是否原諒和理解我們的隱瞞。

三、善意的謊言也是謊言,隱瞞真相比殘酷的現實對孩子傷害更大。學齡前的孩子心智在逐漸成熟,這時候大人的所有言行管道都是身體力行的榜樣和引導。再善意的欺騙也是欺騙,孩子會有樣學樣的不敢面對問題,也會暫時逃避和尋找舒適區把痛苦規避起來,這是成長的心理隱患。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