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二十多歲歷經戰亂怎麼可能是傻叉,所謂的誘捕實則另有隱情

安徽 103℃ 0
摘要:1862年5月15日,壽州城外的天氣潮濕而悶熱,有一種說不出的燥熱。幾個月以來,安徽基本所有城池都被清軍攻佔,連最後守了9個月的瀘州孤城現在也落入了清軍手中。陳玉成和這群苦難的太平軍兄弟已經無處可去,眼前城裡的苗沛霖雖然好言好語勸自己過來共打江山,實則也不可信。但是擺在陳玉成面前的困境,已經別無他法,就算刀山火海也要去。於是帶二十幾個兄弟剛一進壽州城,苗沛霖的侄子苗景開早已安排好,四面埋伏把陳玉成活捉。

1862年5月15日,壽州城外的天氣潮濕而悶熱,有一種說不出的燥熱。

此時已被洪秀全削去英王爵位的陳玉成,帶著殘兵敗將約2000人,久久站立望著高深的壽州城牆,一言不發!

幾個月以來,安徽基本所有城池都被清軍攻佔,連最後守了9個月的瀘州孤城現在也落入了清軍手中。

陳玉成和這群苦難的太平軍兄弟已經無處可去,眼前城裡的苗沛霖雖然好言好語勸自己過來共打江山,實則也不可信。

但是擺在陳玉成面前的困境,已經別無他法,就算刀山火海也要去。

陳玉成以前只在史書上看到的鴻門宴,現在就發生在自己身上。

於是帶二十幾個兄弟剛一進壽州城,苗沛霖的侄子苗景開早已安排好,四面埋伏把陳玉成活捉。接著就被送到清朝將領勝寶那裡。

審判過程中,陳玉成說了這麼一句話,根據《勝保事類記》的記載:

“皆非將才,惟馮雲山、石達開差可耳。我死,我朝不振矣!”

短短幾個字,看出了陳玉成必死的决心,同時也包含著對太平天國極大的絕望和無可奈何!這種想法不單單是因為快殺頭的原因,而是最近這幾年逐漸滋生蔓延而來的。

《一》洪秀全任用親信,天朝人心不齊

陳玉成和其他許多太平兄弟一樣都是貧苦出身,為了討口飯吃加入太平軍,不太相同的是,他14歲就加入了太平軍,最早是跟著羅大綱東奔西跑,後來又跟著秦日綱到處衝鋒陷陣。

年紀輕輕,再加上最初幾年太平軍的戰績是一路勢如破竹,那時候的陳玉成是充滿激情和熱血的。

但是到了1856年突然間天京內部的一片廝殺,19歲的陳玉成可能還不是很懂那些複雜的權力鬥爭。

但是天國人心不齊的影響,已經自然地由上而下傳到下麵每個人,陳玉成也是其中之一。

陳玉成只是心生疑問,天國這是怎麼了,以前那麼多會打仗的王,現在死的死,走得走!

當然身在戰場,這種疑問可能只是一瞬間的,戰事一起,什麼事都要拋諸腦後。

一下子死了這麼的王和各王的部屬,一個蘿蔔一個坑,陳玉成本來就被洪秀全所賞識,這下子更加重用,他一下子也感覺到了權力帶來的美妙感和士為知己者死的重視感。

機會更多了,陳玉成也能抓住機會,接著幾年,陳玉成轉戰於鄂、皖、豫的很多地方,馬不離鞍,人不卸甲,而且取得三河大捷,立下很多戰功。極大的保衛了天京上游的安全。

由於多年的戰功以及當初沒有追隨石達開出走,留下追隨天王洪秀全的原因,只有22歲的陳玉成在1859年5月就被封為英王。

也在這一年,來天京不到一個月的洪仁玕也馬上被封為幹王,再加上早在兩年前封為安王的洪仁發,以及封為福王的洪仁達。

短短三年時間,好幾個异姓王都不是死在戰場,而是死在自己兄弟手上,而毫無軍功的天王幾個兄弟又都成了新的王。

要說19歲那邊天京事變陳玉成不怎麼懂事,但是這幾年隨著自己經歷的事越來越多,以及到了一個新的權利高度,這些事他算是看明白了一些。

那就是:天王早已在排除异己,天朝的人心早已不齊了。

人果真是共患難易,享富貴難,想想當初,陳玉成此時心裡開始有那麼一點小小的失望。

《二》削去爵位受處罰,辦了事還要背黑鍋

對天朝失望沒什麼,好歹此時的太平軍還是處於開疆拓土,軍事上佔有優勢的一方。陳玉成接下來的任務還是繼續多打勝仗,效忠天王。

我們知道太平軍後期主要佔領幾個地區就是湖北湖南地區,中間的江蘇地區,也是天京所在地,以及長江下游的浙江上海地區。

洪秀全以及洪仁玕,包括陳玉成對天京的上游安徽是非常重視的。而安慶又是兵家必爭的軍事重地,也是護衛天京最後的屏障。更為重要的是安慶是天京的儲糧之地也是連接皖北和天京的樞紐之地,特別重要。

清朝雖然很腐朽,但是跟太平軍死磕了那麼多年的曾國藩可不是傻子。

你越怕什麼地方出問題,我就是越去攻打你這個地方。於是1861安慶被合圍了。

李秀成也知道安慶的重要,本來李秀成和陳玉成商量好,打完武漢後,來共同守衛安慶,而此時的李秀成弃安慶不顧,卻帶著人馬去了浙江。

一方面是曾國藩很恐懼李秀成來增援,一方面是天國洪仁玕很憂心如焚,害怕安慶失守。洪仁玕多次催李秀成派兵增援,甚至親自帶兵打仗,但是詔令無用白等一場,李秀成始終沒有發兵救援。

後來李秀成承認自己不救安慶的真正原因,據《太平天國史料叢編簡輯》記載:

“時得蘇州而無杭州,猶鳥無翼,故歸圖之。”

李秀成的不顧全大局,擅自行動,還帶點企圖傭兵割據的小心理,在這次戰役中表露無疑。

最終無援兵,安慶失守,陳玉成兵敗退守安徽瀘州,獨守孤城。陳玉成知道,從戰畧上看,太平軍大勢已去。

盡了忠心,拼了老命不要緊。但是天朝一紙詔書說因為調度失宜,削去英王爵位,讓陳玉成心寒。

別人做錯了事,鍋還要自己來背,這種情況是個人就會感歎辦事不公。

《三》困守瀘州孤城,依然無人救援

困難總是有的,咬著牙也要挺過去。

此時困守在瀘州的陳玉成,想繼續用這座城來阻擋清軍對下游天京的攻擊。如果打到天京,那天國也就算完了。

只有一邊抵抗清軍,一邊想辦法自救,一邊等待救援。

陳玉成首先想到的第一個辦法就是,自己派人去招兵買馬,擴充軍力。

於是派陳得才、賴文光渡過淮河,赴西北招兵,當然此時瀘州的兵力就更少了。

陳玉成想到第二個辦法就是,聯絡撚軍張洛行部和接受太平天國封爵的團練首領苗沛霖,分兵攻打荊襄,把戰火到湘軍後院,這樣來減輕瀘州的壓力和天京的危難。

但是還沒有等這些辦法有了結果,苦苦支撐9個月後,寡不敵眾的瀘州還是失守了。

苦等了幾個月的天朝沒有派兵來救援,想起自己曾經拼命救援過的好兄弟李秀成也沒有來救援,此時的李秀成還只是沉迷於攻打江浙富庶之地。

瀘州完了,援兵始終沒來,陳玉成心徹底凉了。昔日的難兄難弟甚至讓自己感到心痛。

沒了辦法,就像當年關羽敗走麥城一樣,今天自己也要敗走一次壽州。

於是出現了文章開頭所講的內容。

《小結》

陳玉成被送到了勝寶處,勝寶審問了陳玉成,沒有什麼其他結果,得到只是破口大駡後慷慨赴死的决心。

接著6月4日,因害怕太平軍半路搶奪陳玉成,本打算送往京城的陳玉成只好在經過河南時臨時决定斬首。

回到文章主題,叛賊苗沛霖好幾次在清軍、撚軍、太平軍之間遊蕩不定,這個人牆頭草的名聲早已傳出去了。陳玉成不可能不知道。

陳玉成雖然收到苗沛霖的好言邀請來壽州一起共事,所以在來之前,陳玉成肯定是知道苗沛霖這個人不太可信的。

經歷了心寒到絕望之後的陳玉成已經做好了死的决心。

如果苗沛霖沒有投靠清軍,那麼還有一絲希望東山再起,繼續保衛天京,如果苗沛霖真的再次叛變了,如果能親自說服,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陳玉成明白,進還有選擇,退已經無路可走,就算帶點希望的自投羅網,也值得去試一試。

只可惜,苗沛霖終究是不折不扣的叛賊小人。

陳玉成對自己而言,最後一搏,盡了人事後,聽天命。不可惜!

至於文中所提到,陳玉成和李秀成本來關係特別要好,發展到後來李秀成幾次都沒有去救陳玉成,這其中到底是什麼原因?我們下次再思考剖析!

原創不易,感謝點贊評論加關注!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