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更多的人到體育產業“吃螃蟹”社會力量逐漸成為上海體育健身場地建設和運營主體

上海 74℃ 0
摘要:近年來,社會力量逐漸成為上海體育健身場地建設和運營主體,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羣衆日益多元化、多層次、個性化的服務需求。這一政策對於上海正在發展中的社會力量參與體育健身場地建設,可謂一場“及時雨”。

  記者有一比特喜歡打網球的朋友,他近日發微信朋友圈說,自己打網球的場地是復旦大學學生建的。通過一番打聽,記者找到建球場的這名學生——小許,復旦大學電腦專業博士生,因為喜歡打網球,一不小心踏入了體育產業。

  近年來,社會力量逐漸成為上海體育健身場地建設和運營主體,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羣衆日益多元化、多層次、個性化的服務需求。

  從開班到建球場

  “2017年10月,我跟幾個球友先在我住的紫竹半島社區開設網球培訓班。既能發揮自己的專業所長,又能提高社區網球場的利用率。”小許說。幾年下來,網球培訓班辦得有聲有色。從最開始的以青少年為主,到後來成人也加入其中,已經有300名營員接受過網球培訓。福斯的參與熱情,讓小許看到市場的需求所在,他跟朋友一起創辦了PDT紫色動力國際網球俱樂部,開始尋找室內場地。

  直到去年年底,小許終於找到了心儀的場地。“靠近閔行區的北松公路,正好有一片老廠房空間騰出來,有800平方米,空間很正氣,沒有柱子,層高也符合要求。”就這樣,他跟幾個朋友租下了場地,投資建起網球場,他個人是最大“股東”,投入30多萬元。

  俱樂部新球館有1片標準網球場和2片短式網球場,基本能滿足日常開放和青少年培訓所需。標準網球場工作日白天每小時120元,週末全天及工作日晚上每小時200元,與市中心一片室內球場每小時400元左右相比,這個價格已經很親民。最近進入炎夏,為了滿足球友的需求,晚上有時要開到23時。

  球館剛剛第一年運營,小許並沒有期望很快回本。自己的博士學業還要繼續,他請來職業經理人負責球場運營。在球場開放過程中,團隊也在不斷摸索。比如現在推出的“開放約球”,在非繁忙時段推出3小時90元的打包價,球友可以在群裏接龍,滿6個人為一組,既能約到球搭子,又能分攤費用。除了網球館,小許還參與投資運營了隔壁另一家有7片羽毛球場地的球館。

  社會力量需扶持

  國內體育產業的發展,以及政策面的向好,讓小許成了“產業新兵”。在上海,很多人在這條路徑上探索多年。翔立方的運營方、尚清體育董事長邊玉生,可以說是體育產業內“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翔立方由上海華東機械廠老廠房改建而成,總面積近3萬平方米,業態包含足球、籃球、擊劍、都市滑雪等22個體育項目和10多個艺文項目,輻射周邊82個社區的近20萬名居民。2020年,翔立方已經實現年客流量200萬人次。

  在2014年起步之初,邊玉生曾遭遇招商、運營等諸多困難。“那時候對工業廠房用途的定義不清,發展商業模式又遇到營業執照、稅費、消防等等問題。後來隨著配套政策出臺,對於體育產業發展才逐漸有了清晰的路徑。”現在,翔立方已經成為上海打造都市運動中心的範本。作為融合多種業態的體育服務綜合體,都市運動中心讓市民參與健身運動的場地不僅僅在體育場、體育館,而是拓展到商區、園區,成為具有上海特色的體育健身場地“新形態”。

  位於寶山區的智慧灣科創園,不但有火出圈的大陸首家星巴克集裝箱概念店,還有豐富的體育元素,為園區內工作的白領以及周邊居民提供了放鬆身心的場所。園區吸引了一批體育企業和機构入駐,現時園區開放的體育項目有橄欖球、足球、瑜伽、射箭、拳擊、羽毛球、籃球、體能訓練等,運動項目種類豐富,能滿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

  今年元旦,位於上海浦東新區捷運龍陽路站旁的洛克公園SSR大型體育綜合體正式對外開放。這裡能够滿足一家人的運動需求,還能一站式吃喝玩樂,成為滬上市民打卡的新地標。

  去年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加强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提出,要完善社會力量投資健身設施的政策體系。社會力量投資建成的健身設施,建成後5年內不得擅自改變其產權歸屬和功能用途等。這一政策對於上海正在發展中的社會力量參與體育健身場地建設,可謂一場“及時雨”。

  細分打出“上海牌”

  體育健身場地建設要滿足全人群的需求,這也是都市軟實力的重要體現。

  近年來,上海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老年人口數量占總人口比重逐年上升,如何回應這部分人群的健身需求?今年6月,由上海首創的“體醫養”融合社區老年多功能健身場所——首批18家長者運動健康之家正式揭牌,讓阿姨爺叔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公益優質的健康服務。

  生活在靜安區大寧路街道的周先生和王女士,是一對在澳大利亞居住了20多年的上海老夫妻。2020年初,到上海探親的老夫妻因為疫情無法返回澳大利亞與兒女團聚。夫妻二人都年逾八旬,在澳大利亞的兒子是醫生,本來可以照顧二老,如今相隔萬裏,搭不上手。一天,老夫妻在社區轉悠時,發現了家門口延鐵社區樂齡家園的尚體樂活空間,專為老年人免費開放健身房。就這樣,老兩口每天來打卡健身,他們感慨,“我們在上海的福利比在澳大利亞還要好。”

  2016年發端於大寧路街道的尚體樂活空間正是長者運動健康之家的雛形。如今在長者運動健康之家,智能化場景已經運用到老年人健身,邁出數位化轉型的一步。這得益於上海近年來在都市治理中不斷探索“智慧養老”,以及有專業的體育企業參與到健老服務中。

  2020年,上海戶籍人口期望壽命達到83.67歲,處於世界已開發國家或地區先進水準。相比龐大的銀髮群體基數,現時的長者運動健康之家的數量還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上海計畫到2025年將建成長者運動健康之家不少於100家,但受制於場地資源稀缺,現時項目落地的速度還是相對遲緩。

  體育健身場地規劃建設涉及多個政府部門,需要突破土地、資金、審批、政策、體制機制等方面的瓶頸。現時大部分的體育健身場地都是在“向內”盤活存量資源,利用都市邊角料、閒置空間等建設體育健身設施。上海要實現2025年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6平方米左右,未來還需要“向外”發展,由規劃部門提早佈局,在都市發展中統籌考慮體育健身場地的建設。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