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記者 趙優
現時,十餘個省區市已陸續召開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徵求意見座談會,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為什麼要延遲、如何理解法定退休年齡?海南日報記者近日採訪了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何冬妮。
統籌兼顧,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黨的十九届五中全會明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出,“綜合考慮人均預期壽命提高、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受教育年限新增、勞動力結構變化等因素,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等原則,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這是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域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有利於促進人力資源充分利用,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如何看待人口老齡化?何冬妮表示,人口老齡化是一個客觀趨勢,不可避免會减少勞動力的供給數量、新增家庭養老負擔和基本服務供給體系的壓力。然而,在促進銀髮經濟發展、擴大老年產品和服務消費、推動人工智慧等技術進步等方面,也將孕育更大需求。黨的十九届五中全會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畧。《綱要》提出,“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這些都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
多重因素推動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
在何冬妮看來,除了人口老齡化因素外,還有諸多因素推動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
首先是人均預期壽命提高。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僅有40歲左右。此後,隨著我國衛生醫療條件不斷改善,2019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3歲,城鎮居民人均預期壽命超過80歲。海南是我國的長壽島,人均預期壽命高於全國平均水準,2020年達到79歲,2025年預期要達到81歲,2030年要達到82歲以上。人均期望壽命是退休年齡的客觀基礎,退休年齡理應隨預期壽命和預期健康壽命的變化而調整。並且,隨著人均預期壽命的大幅提高,人們由於所處行業、職業以及個人身體、家庭情况等條件對個人工作時間和退休時間的需求也趨於多元化。
其次是勞動力結構發生變化。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海南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顯示,0-1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0.19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的比重下降3.51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32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36個百分點。勞動年齡段人口持續下降,使部分行業和地區招工難問題越來越突出。
再者是受教育年限新增。現時,我國新增就業人口的平均初始勞動年齡為21歲,其中60%以上都接受過大專到博士研究生教育,本科畢業生的平均初始勞動年齡為24歲,碩士畢業研究生的平均初始勞動年齡為26歲,博士畢業生的平均初始勞動年齡為29歲。依然沿用新中國成立初期設定的退休年齡,意味著碩士學歷勞動者退休前的工齡比全體勞動者平均工齡少5年,博士學歷勞動者少8年。這樣人力資源就得不到充分利用。如果退休年齡不相應調整,勞動者平均工作時間就會縮短,導致人力資本利用率降低。
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需協同推進
《綱要》提出,要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等原則實施,如何理解?
何冬妮認為,小步調整意味著延遲退休年齡是採取漸進式改革,用較小的幅度逐步實施到位。彈性實施,即延遲退休不會搞“一刀切”,給個人留下自主選擇退休年齡的空間。分類推進則表明延時退休要區分不同群體,不搞“齊步走”,兼顧到不同職業、崗位情况。統籌兼顧,意味著退休年齡改革不是“單打獨鬥”,而是著眼於人口結構變化大趨勢下一攬子政策措施的協同推進。
延遲退休改革涉及面很廣,牽一髮而動全身,應當强化哪些配套措施?
何冬妮建議,一是全面推行積極就業政策。針對大齡勞動者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或採取就業幫扶措施,通過向靈活就業等就業困難人員發放社保補貼等管道,幫助這部分群體就業。同時,加大對大齡失業人員的保障力度,設立老年人就業服務機构,為老年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職業評估等提供一站式服務,把老年大學、老年人再就業培訓等納入公共教育和就業服務的範圍。
二是國家要制定出臺一些優惠政策,鼓勵用人單位雇傭和使用大齡勞動者。
三是立法保護老年人就業權益,完善再就業的法律法規。對用人單位違規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進行嚴厲查處。通過規制包括年齡歧視在內的一切形式的就業歧視行為,營造以能力為導向而不是年齡為導向的公平就業環境。
(本報海口8月5日訊)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