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條柏油大道縱橫交錯,一棟棟樓房拔地而起……經過40多年的改革發展,昔日的關嶺自治縣頂雲鄉已改為頂雲街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頂雲經驗”紀念園內,“頂雲經驗”紀念碑高高聳立。碑座正前方,鐫刻著陳高忠、陳忠富、陶天雲、羅國民、羅定堯等推動“定產到組”的老人們的畫像。碑座另三面,是《貴州日報》1978年11月11日刊登的新聞稿《“定產到組”姓“社”不姓“資”》的片段摘錄。“頂雲經驗”紀念館內,一張張老照片、一個個老物件再現當年開展“定產到組,超產獎勵”的場景,彰顯“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時代精神。
站在“頂雲經驗”紀念館內,84歲的陳高忠講述起當年試水“定產到組”的往事,依舊激情澎湃。
那是一段難忘的歲月。開展“定產到組”前,搞大集體吃大鍋飯,大夥上工不出力,糧食產量上不去,許多人家過完春節就斷糧,只能用野菜混合穀糠充饑。“好個頂雲坡,肥田沃土多,生產搞不好,家裡不開鍋……”一句順口溜,道盡頂雲40多年前的辛酸。
1976年,頂雲公社石板井大隊陶家寨生產隊的村民,一致推選陳高忠接任生產隊長,希望他帶領大家告別“年年餓飯”的苦日子。
上任第一件事,陳高忠把陶家寨32戶183人劃分為3個生產組,實行“定產到組,超產獎勵”,各組定組長、定產量、定勞動力、定耕牛農具、定送糧人員……
在那個年代,這樣的做法可是冒著被扣上“走資本主義道路”帽子、受批鬥、“坐監獄”的風險。陳高忠要求大家保守秘密,只做不說。
秋天,陶家寨糧食豐收,產量比往年新增了兩倍多,人均吃糧從上年的106公斤新增到250多公斤。
儘管豐收,但陳高忠並不滿意。1978年初春,陳高忠邀約村民羅明才、李國昌、陳忠富、陶天雲、羅國民、羅定堯,在陶家寨組後山“燈盞窩”的隱秘地,商量實施包產到戶,達成一致意見。晚上,7個人在陳高忠家灰暗的煤油燈下簽了“合約”,摁上手印。
7個紅手印,贏來了陶家寨組的“柳暗花明”。那一年秋天,家家豐收,各家各戶不僅吃上了飽飯,還存了不少糧食。
頂雲公社的這一創舉震驚了全省、全國,拉開了中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序幕,形成著名的“頂雲經驗”。
如今,那段歲月已經遠去,但頂雲人衝破各種阻力,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創新、勇於探索、敢為人先,率先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精神,成為改革發展的精神財富,深深融入人們的血脈之中,成為推動改革發展的動力。
傳承精神,繼往開來。關嶺自治縣將賡續精神血脈,凝聚奮進力量,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以高品質發展統攬全域,圍繞“四新”主攻“四化”,為譜寫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貢獻力量。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