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日裡,一杯冰冰凉凉的飲料,尤其是帶冰塊的冷飲是很多人快樂的源泉。
一杯冷飲看似簡單,但這其中的冰塊卻大有玄機。很多人覺得製作冰塊非常簡單,但是真的簡單嗎?你製作的冰塊真的“合格”嗎?
來源丨360圖片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有時候我們所見的冰塊晶瑩剔透,非常漂亮;有時候見到的冰塊卻是白色的,透明度極低,細看還有不少小氣泡。這是為什麼呢?下麵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1
古代制冰科技VS現代制冰科技
其實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就可以在夏天吃冰(冷飲)了,一般通過窖冰或制冰這兩種方式獲得。
>>>>窖冰
古人在掌握制冰科技以前,一般採用窖冰作為夏天冷飲解暑的原料。窖冰也是一種舊時傳統風俗,也稱“藏冰”。我國北方地區夏天炎熱,冬天寒冷,水易結冰,故有冬季在冰窖中藏納冰塊以供夏日解暑的風俗。該習俗起源甚早,《詩經》中亦有記載,多見於宮廷、官府。
來源丨網絡
>>>>制冰
到了唐代,極具智慧的古人已經在火藥的研究過程中發現了硝石這個神奇的東西。硝石遇到水會大量吸熱,然後使水降溫至結冰。在唐代,硝石制冰的方法已經很成熟了,也有很多有頭腦的商販用這樣的方法製作出了很多關於冰的周邊產品。包括在冰裡面加糖,加果汁、蜂蜜、牛奶等。所以,唐朝的人們已經能吃到正兒八經的冷飲了。
硝石來源丨百度
而站在古人肩膀上的我們,現在已經有了更加高效、成熟的制冰科技!
現代制冰機有很多種製冷方法,如壓縮式製冷、吸收式製冷、半導體製冷、吸附式製冷、噴射式製冷等管道,以最常見的壓縮製冷為例,其製冷原理如下圖所示:
液態製冷劑在蒸發器內吸熱氣化,此過程需要大量吸熱,從而實現快速降低蒸發器溫度的目的,達到制冰效果;
壓縮機對吸入的氣態製冷劑進行壓縮,使得製冷劑壓力溫度升高,製冷劑進入冷凝器放熱,氣態製冷劑液化,此過程大量放熱,這也是一般冰柜後面一般比較熱的原因,製冷劑在系統中不斷迴圈從而實現持續製冷。
2
無色冰塊VS白色冰塊
如果我們想要使用冰塊,有自己通過冰柜冷凍制冰或直接購買兩種獲取管道。但是,我們更建議大家自己在家裡凍冰塊。為什麼呢?
其實自己凍的冰塊和外邊買的冰塊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它們都是由食用水在零度以下(家用冰柜約零下18度)的環境下冷凍而成。
但是通常商用的制冰機每天都要長時間運轉,如果清洗消毒不徹底,就會導致冰塊菌落超標,食用的話就可能會影響人體健康。
至於為什麼飲品店、酒吧的冰塊晶瑩剔透,而我們自己凍的冰塊卻發白,這僅僅是空氣的緣故。
來源丨Pexels
如果你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白色的部分實際上是一些微小的氣泡顆粒,通俗點說就是:我們平時凍的冰塊是從四周由內而外逐漸凝固的,這樣溶解在水中的空氣就“跑”到冰塊中心,最後被冰封在中間了。如果細小的氣泡太多,冰塊最終就會呈現出白色。
氣泡多和氣泡較少的冰塊來源丨Pexels
那麼,怎樣避免這種情況,凍出晶瑩剔透的漂亮冰塊呢?
3
凍出晶瑩剔透的冰塊的關鍵
想要凍出晶瑩剔透的冰塊的關鍵在於,讓水從一個方向定向結冰。
首先,建議用開水制冰。因為將水燒開後冷卻可以盡可能减少水中的空氣量。當氣泡數量減少時,冰塊裏的白色就會减少。氣泡越少,冰就越透明,雜質也越少。如果用純淨水燒開的水或者用蒸餾水,效果會比自來水燒開更好。
其次,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定向凍結。簡單說就是讓水朝著一個方向定向結冰,氣泡都“跑”到了冰的一側,這樣就得到只有一側發白,其他部分是透明的冰塊,然後切掉白色部分。
來源丨360圖片
4
如何自製晶瑩剔透的冰塊?
知道了冰塊變為白色的原因,凍出透明冰塊就變得簡單多了。
可以購買定向凍結模具,但價格偏高。作為“摳搜達人”的小編教大家一個簡單又省錢的辦法:首先把凍冰塊的模具清洗乾淨,控幹水分。然後,直接把水倒在模具中,給模具四周和底下包上毛巾,然後放入冰柜冷凍。徹底凝固後,把底層發白部分切掉,就得到一個透明的冰塊啦~
來源丨360圖片
如果沒有模具或者想要雕冰,可以將水倒入敞口的泡沫箱/保溫箱裏冷凍,但是加水不要太滿,到開口1cm-2cm即可。這樣我們就可以得到一整塊冰,接著用刀或大錘將底部有氣泡的白色部分除掉,然後切割成小冰塊或製作冰雕。
這兩種方法原理都是一樣的,即給器皿其它的面做好隔熱,只讓上面接觸冷氣,讓水從上面向底部結冰。
5
保存冰塊的注意事項
為了方便,很多人在買冰塊時候會一次性買很多,多到甚至可以用一年,其實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做法。因為食用冰一般只能保存6~10個月,而且食用冰一旦從廠家銷售,保質期就和運輸冷鏈以及下游商家的貯存條件緊密聯系在一起了。
來源丨360圖片
如果是自己做的冰塊,在合適的條件下可以長期存放,但是存儲時要注意其他食物的擺放位置,避免細菌交叉感染。一定要記住冰塊不要反復凍融,要儘快用完。
炎炎夏日,吃些加了冰塊的食物、飲品確實很不錯,但是還是要在這裡提醒一下大家,千萬要注意身體,不要貪嘴哦!
稽核專家:季宏增
北京理工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博士研究生
來源:數位北京科學中心
編輯:tzy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