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文化激揚磅礴精神力量——貴州文化事業發展綜述

贵州 56℃ 0
摘要:多彩貴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設蹄疾步穩。今年6月初,國務院公佈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名錄,貴州有19個項目上榜。

在貴州大地上,17個世居少數民族與漢族共同生活。千百年來,各民族同胞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在傳承延續各自的特色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融合衍生出獨特的文化氣質。

豐厚的民族文化資源為貴州的文藝創作、文化服務等文化事業發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靈感和素材,貴州的文化“寶庫”在深挖、保護、有效利用的實踐中,綻放出愈加獨特的魅力。

多彩貴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設蹄疾步穩。近年來,一部部“貴州製造”佳作登入小螢屏、大銀幕,一個個貴州故事登上更多高端平臺,一張張笑臉因民族文化而洋溢自信……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渲染出貴州底色,與歷史文化、紅色文化、陽明文化、山地文化、三線文化相互交織,貴州人在這片文化沃土上書寫出精彩的篇章。

雙管齊下振興鄉村文化

黔西市大水鄉後壩村的山脚下,茂盛的草地化身為天然“舞臺”,迎來了一群“艺文輕騎兵”。這是一場別致且“接地氣”的表演,群口快板、方言詩、脫口秀、花燈表演唱、彝族演唱……贏得陣陣掌聲和喝彩。“沒想到在家門口也能看到精彩的演出!”一比特陳姓村民說。

這些由省文聯、省曲協共同主辦的送文化下基層演出,遍佈全省各地,演了數百場,豐富了農村羣衆精神生活、推動了鄉村文化建設、提振了鄉村文化自信。

惠及民生的文化服務還有另一種“硬核”的管道——增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遵義市婁山關的農家書屋是一個“智慧農家書屋”,讀者只需掃描門口的二維碼進入書屋,再掃碼就可以自助閱讀電子書。還有遠程“面對面”閱讀活動組織系統,可供當地讀者與都市優質閱讀資源進行交流。

貴州在整體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上好戲連台。今年年初,貴州省圖書館新館建成並試運行,畢節市七星關區圖書館等5個組織已獲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機构功能融合試點單位。此外,在過去一年中,還有三個民族自治州1909個村完成文化設備配置,50個貧困鄉鎮、100個貧困村、100個安置點提檔陞級了公共數位文化服務。

滿足羣衆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貴州相繼出臺了《貴州省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條例》《貴州省公共圖書館條例》。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持續完善,為貴州都市和鄉村的人們帶來全方位福利。

百鳥爭鳴向高峰邁進

今年5月,北京市西羅園路的北京全國地方戲中心(原中國評劇大劇院)內,掌聲雷動。讓現場觀眾情緒高漲的這出劇是貴州省花燈劇院根據著名藝術家閻肅的經典歌劇《江姐》改編的花燈戲《紅梅贊》。

用貴州地方戲的藝術形式改編歌劇可謂創意十足。民間藝術喚起地方觀眾的家鄉記憶,而《江姐》的故事又是影響了一代人的經典之作,二者碰撞出的奇妙火花點燃了觀眾的熱情。也正因這意想不到的結合,《紅梅贊》入選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聯聯合主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成功登上全國舞臺。

《紅梅贊》只是貴州近年來文藝創作盛景的一個縮影。在2020年,《臘梅迎香》《村裏那些事》《錦繡女兒》《出山!》等作品入選中宣部全國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優秀展演劇碼;《雄關漫道》等6部作品入選文化和旅遊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天渠》入選2020年全國基層戲曲院團網絡會演;《夫妻觀燈》在2020年國家新年戲曲晚會演出。此外,還有《侗寨琴聲》《雲上梯田》順利入選全國少數民族艺文會演;舞蹈《蝴蝶媽媽》入選第十三届全國舞蹈展演……

舞臺精彩紛呈,小螢屏、大銀幕上也有不少佳作呈現。近年來,不少人欣喜感受到“貴州製造”影視劇的“魅力”。2018年,以遵義市播州區草王壩村原黨支部書記黃大發為原型拍攝的現實題材影視作品《天渠》,入選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影片展映展播活動;2020年,紅色題材電視劇《偉大的轉折》、脫貧攻堅重點劇碼《花繁葉茂》,先後在央視1套黃金時段推出;電視劇《吉他兄弟》《正是青春璀璨時》在央視8套黃金時間斬獲不錯的收視率。此外,《偉大的轉折》還榮獲金鐘獎優秀電視劇獎、金鷹獎電視劇作品獎榮譽提名獎,《花繁葉茂》則榮獲第16届中美電視節“中華文化傳播力獎”。

文學創作同樣碩果累累。2020年,脫貧攻堅報告文學《江山如此多嬌》《車行山水間》相繼在《人民文學》、《人民日報》發表,脫貧攻堅劇本《看萬山紅遍》、報告文學《悠然見南山》相繼在《中國作家》發表,報告文學集《江山如此多嬌》被列為中宣部2020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品。今年,省文聯副主席、貴陽市作協主席肖江虹獲“十月文學獎”中篇小說獎,貴州仡佬族女作家肖勤、貴州籍“80後”女作家郭爽分獲《小說選刊》年度大獎。在2020年8月揭曉的第十二届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名單中,貴州省作協副主席、一級作家王華創作的《海雀,海雀》獲報告文學獎。

保護傳承讓歷史說話

4月13日,貴州貴安招果洞遺址成功入選“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為貴州豐富的遺產、文物隊列再添精彩一筆。

貴州是一個擁有豐富自然遺產、文化遺產的“寶地”,其中,世界自然遺產有4處,數量位居全國第一,世界文化遺產一處。貴安招果洞遺址的發掘,再一次將貴州推到考古舞臺的聚光燈下。

貴州對於文物的保護可以說是下了狠功夫。早在2005年,《貴州省文物保護條例》出臺。2017年10月,省政府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實施意見》;2018年7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2020年,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加强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實施意見》,統籌推進了“積極參與構建中華文明標識體系”“創新文物價值傳播推廣體系”“完善革命文物保護傳承體系”等16項重點工作任務。

在法規和政策上做足保障,還需在實際工作中加强對文物的發掘、保護和合理利用。而貴州作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的重點建設區,長征文物的保護與傳承更是重中之重。為此,省文旅廳已完成《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建設保護規劃》,推動起草《貴州省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條例(草案)》,有序推進長征文物保護傳承項目實施。

除了這些看得見的文物在精心保護之下向人們述說隽永的貴州歷史,那些“看不見”的遺產也是貴州不可忽視的一筆財富。今年6月初,國務院公佈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名錄,貴州有19個項目上榜。

鎮寧自治縣高蕩村是典型的布依族村寨,布依族婦女伍文芬小店裏的蠟染、刺繡產品均出自她手,深受遊客青睞。“能在老家靠手藝掙錢,日子當然開心!”伍文芬通過這門從小就會的手藝吃上了“旅遊飯”。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徹底撕掉千百年來貧困標籤的貴州人,如今已全力投入到新的征程之中,當外界再提及織金苗繡、安順蠟染、地坪風雨橋……貴州人總會自豪地說一句:“這是我們貴州的!”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