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指針撥回到1994年,索昂生格從玉樹藏族自治州民族師範學校畢業後,分配到了自己的老家,稱多縣拉布鄉蘭達村小學擔任教師。
當了五年的老師,索昂生格卻不幸患上了慢性咽炎,嚴重的時候話都說不出來,還談何教書育人。無奈之下,索昂生格辦理了停薪留職,他不想誤人子弟。
那時,索昂生格的父親喜歡蒐集收藏玉樹傳統的民俗文化用品,用他父親的話說,古舊的物件身上,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沉澱,能够代表一個時期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
閑下來的索昂生格跟著父親蒐集老物件,研究老物件。
2001年,索昂生格意外得到了一張解放前的報紙——民國26年3月12日的青海日報。從此之後,索昂生格迷上了蒐集收藏報紙。
這份報紙放在索昂生格經營的玉樹藏文化民俗博物館內,區別於收藏的其他報紙,這份報紙藏在一個箱子的最底層,上面壓著很多的證件和榮譽證書。
索昂生格極不情願地從箱子裏小心翼翼地拿出這件“珍寶”,我們看到,報紙只有一張紙大小,邊角有火燒的痕迹,是一個不規則的形狀,報紙的表面包裹著一層塑膠薄膜。
“報紙上的每一條新聞都有絕對的權威性和真實性,這是區別於任何檔案的一種記錄管道。歷史是昨天的新聞,新聞是明天的歷史,報紙就是歷史的見證。我蒐集收藏老報紙,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明白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玉樹走過的每一段偉大、光榮的路程。”索昂生格說。
起初收集時,索昂生格只是收集報導玉樹州相關內容的報紙,時間久了,索昂生格收集的範圍愈發廣泛,新華日報、人民日報、青海日報等30多種報紙均有收集,內容也不再局限於玉樹州,但凡新中國成立以來重大事件的報紙均有收集。
收藏頗豐的當屬青海日報。在玉樹藏文化民俗博物館的倉庫中,整齊擺放著22個收納箱,箱子裏的青海日報是從1949年10月20日創刊後到現時報紙的合訂本。
“青海日報的創刊號沒蒐集到,1950年至1960年之間有幾份報紙沒蒐集到,玉樹地震之後有幾天的報紙沒蒐集到,其餘的全部蒐集到了。”談到這裡,索昂生格顯得有點遺憾,但他說,之後還會繼續蒐集,彌補這個遺憾。
蒐集報紙這麼多年,每一份蒐集到的報紙都凝聚了索昂生格的心血,我們也看到了他的付出。
1949年10月1日的新華日報,今年6月份從北京一比特愛好收藏報紙的人手中購得,花費了29000元。
中華民國29年5月20日的一張申報,去年從石家莊一比特愛好收藏報紙的人手中購得,花費580元。
“兩彈一星”爆炸成功的青海日報,歷經幾年才得以蒐集齊全,雖然沒有花多少錢,但彌足珍貴。
……
現時,索昂生格蒐集收藏了3萬多份報紙,他特地從網上訂購來塑膠紙,為每張老報紙穿上了一件外衣,一可以防蟲蛀,二可以防水浸,按時間順序或報紙種類分門別類地整理歸納。
有些老報紙,索昂生格做成了相框,展出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展中,包括玉樹從解放初期到人民公社、從草場承包到改革開放、從改革開放到“四個現代化”建設,從災後重建到社會主義新玉樹各個階段。
這些都是珍貴的歷史資料,記錄了玉樹州歷史發展的變遷,可以讓玉樹州幹部群眾瞭解走過的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
索昂生格就是這樣做的,他始終認為,銘記歷史才能走向更好的未來,這既是索昂生格的興趣愛好,更是他的初心使命。
踐行這份初心使命,索昂生格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財富的代價,精力的代價。從蒐集收藏報紙開始,現時已經花了40萬元左右。花光了父親的積蓄,用完了自己的薪水,甚至帶著妻子和女兒挖過蟲草,在民間體育競技協會擔任秘書長以賺取一些微薄的收入,甚至連在災後重建期間,由國家統一發放的3000元室外裝修費用也拿來用作收藏。
“不怕你笑話,家中最困難的時候連買牛糞的錢都不剩,妻子只好到附近山頭親自去撿。”索昂生格說。
索昂生格以前喜歡打麻將、踢足球、打籃球,囙此結交了不少的朋友。但自從喜歡上蒐集收藏老報紙後,朋友也變少了。
索昂生格直言,“我現在一個朋友都沒有,我們如果在一起,都沒有共同話題,以前的朋友都不願意和我交往了。”
雖然付出了很多,蒐集收藏報紙這條路上艱辛無比,索昂生格卻從未想過放弃,還計畫讓自己的女兒將這份事業繼承下去。
求永才藏是索昂生格的大女兒,高考結束填報志願時,求永才藏想學習漢語言文學,妻子想讓女兒學習會計,索昂生格硬是讓女兒填報了文物鑒定與修復專業,為此,妻子還埋怨了好久。
大學畢業後,求永才藏在玉樹州博物館當一名講解員。如今,求永才藏每天16時下班後,索昂生格就帶著她整理報紙。
索昂生格蒐集收藏的這些老報紙,就是一座歷史檔案館,迴響著玉樹走過的路,回味一路走來的艱辛與不易、榮光與偉大。(張多鈞陸廣濤陳晨雷有君)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