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來自雲南昭通的三劍客,一比特武術宗師兩位雲南王

云南 91℃ 0
摘要:昭通三劍客是指鄒若衡、龍雲、盧漢三人。1896年同為昭通人的三人意氣相投下,結拜為了盟兄弟,三人共同習武,一起拼搏,誰也沒想到的,後來三人深深影響到了雲南的歷史,尤其是後面兩位還成了雲南的實際掌控者,曾被冠以了“雲南王”頭銜。龍雲,字志舟,彝族人,彝名納吉岬岬,雲南省昭通市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他在雲南主政長達十八年,被稱為“雲南王”。

昭通三劍客是指鄒若衡、龍雲、盧漢三人。1896年同為昭通人的三人意氣相投下,結拜為了盟兄弟,三人共同習武,一起拼搏,誰也沒想到的,後來三人深深影響到了雲南的歷史,尤其是後面兩位還成了雲南的實際掌控者,曾被冠以了“雲南王”頭銜。

鄒若衡(1883—1980)

鄒若衡,原名鄒世炯,雲南省昭通市人,自幼就喜好學武,後來拜師為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麾下部將萬振坤,學得南少林拳。

1896年,鄒若衡與龍雲、盧漢結拜,被人稱作為“昭通三劍客”。1911年,三人聯手出外做木材生意,最後卻是買賣虧本,只得前往四川另尋出路。當年6月三人加入了魏煥章的反清部隊。12月,滇軍援川部隊到來,三人又加入了滇軍。

1912年,滇軍回到雲南,鄒若衡被選送入雲南陸軍講武堂第四期。1914年,鄒若衡為時任雲南都督唐繼堯看重,任職副官兼侍衛長。1915年,蔡鍔的護國第一軍進軍四川,蔡鍔將鄒若衡調到身邊任職警衛副官,保衛著蔡鍔的安全。在之後護國軍參加的戰鬥中,鄒若衡表現頗為神勇,受到了軍部的嘉獎。

鄒若衡後來早早的結束了軍旅生涯,寄居在昆明,新中國成立以後,他曾出任過雲南省政協委員,他將自己的所學創立“鄒家拳”,並將技藝傳授給子孫後輩,空閒時他還撰寫回憶錄,回顧自己的生平。

龍雲(1884-1962)

龍雲,字志舟,彝族人,彝名納吉岬岬,雲南省昭通市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他在雲南主政長達十八年,被稱為“雲南王”。

龍雲出身於地主家庭,但未能接受正統教育,直到1912年,在滇軍當差的他,被分配入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而他的真正發跡始於1915年雲南護國戰爭時,調任為了唐繼堯身邊的侍從副官。

在唐繼堯身邊,龍雲逐步提升,1923年時已經是唐繼堯組建的建國聯軍第五軍軍長。1927年,龍雲更是聯合其他四鎮守使發動兵變逼著唐繼堯下了臺。到了1929年,龍雲基本肅清了雲南境內的對手,被南京政府任命為雲南省政府主席,從而開始了對雲南的絕對統治。

龍雲對蔣介石政權還是比較支持的,兩廣事變,李宗仁、陳濟棠反蔣,他支持蔣介石;西安事變發生,他也支持蔣介石,反對張學良、楊虎城,蔣介石還收了他的兒子為義子。

抗日戰爭時期,龍雲與中央南方局有了過多的接觸,這引起蔣介石政府的警惕,1945年“十·三”政變,龍雲被免去各種職務,調任為軍事委員會軍事參議院院長。1948年,龍雲逃離國民黨政府的掌控,逃離南京,抵達香港。

1949年,龍雲在香港發表了聲明,宣稱與蔣介石决裂。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龍雲被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之一。之後,龍雲出任了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等職,於1962年在北京逝世。

盧漢(1895-1974)

盧漢,原名邦漢,字永衡,雲南昭通人,彝族,出身於奴隸主家庭,早年曾與龍雲等人出外經商,失利後跟隨龍雲加入到川軍魏煥章部。辛亥革命後,盧漢與龍雲又加入到進軍四川的滇軍。

1912年,盧漢以準尉級軍銜保送到雲南陸軍講武堂,為第四期步兵科學員。1914年,盧漢講武堂畢業後,被分配到滇軍任少尉見習排長。之後的護國戰爭、川滇戰爭,他都有參與。唐繼堯“二次回滇”時,盧漢被任命為近衛第3團團長。

1925年,盧漢被任命為第7旅旅長,屬於龍雲管轄。1927年,四大鎮守使倒唐,盧漢也參與到其中。在龍雲與其他鎮守使爭奪雲南軍政大權時,盧漢堅決站在龍雲一邊,因而等到龍雲成為雲南一把手後,盧漢被任命為省政府財政廳長。

抗日戰爭時期,滇軍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60軍,盧漢出任為軍長,參加了著名的台兒莊戰役,抗日戰爭勝利後,他還前往越南參加日軍的受降儀式。1945年“雲南王”龍雲倒臺後,盧漢被任命為雲南省主席兼警衛司令,他在雲南執政四年,是最後一任“雲南王”。

1949年12月,盧漢率部起義,雲南和平解放。新中國成立以後,盧漢出任了雲南軍政委員會主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委等職務,他還曾經參加全國人大代表團前往莫斯科訪問。1974年盧漢在北京因病去世。

盧漢既參加了抗日,又還率部起義,之後的評估自然也就很高。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