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屬於東亞季風區,從北向南分別為中亞熱帶、南亞熱帶和熱帶氣候,同時廣東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2500毫米之間,全省平均為1777毫米,豐富的淡水資源和獨到的氣候環境,使得廣東成為了各類魚類水族的“天堂”,豐富的淡水資源也造就了當地濃厚的垂釣之風。
近日,一比特來自廣東的釣友(@師太請留步),在當地一條野河中垂釣時,竟遇上了一條“巨型”刀鰍魚,慌忙之下竟想徒手去抓……
野河中釣上“巨型”刀鰍魚
廣東境內有著豐富的淡水資源和魚類資源,不過當地為了更好地保護魚類資源,現時已有多地陸續製定了相關的措施,除了禁捕外也對休閒垂釣製定了相應的規定,並規劃了相應的可垂釣區域,當地釣友們在垂釣時也會主動避開。
這位來自廣東的釣友(@師太請留步)表示,當天他和朋友一起外出夜釣,原本計畫是釣一些羅非魚的,沒曾想後面去意外釣上了一條體型肥碩的刀鰍魚。
只見他有些激動地說道:“我開始以為是鯰魚,後面用電筒一照才發現並不是,後面一想會不會是鱔魚,但鱔魚這麼粗大的話就又有些短了,並且背上全是倒刺,身上有類似黑魚的花紋,嘴巴細長。由於當時剛上岸就脫鉤了,我正在觀察它是條什麼魚的時候,突然跳動了起來,出於本能反應我便想用手直接去抓,沒曾想卻被朋友一把給攔住了。”
朋友:手不要了?
可能不少釣友在漁獲上岸之後,突然發現漁獲可能會逃跑的時候,都會出於本能地直接用手去抓,但有些魚的體表卻生有鋒利的魚鰭,徒手去抓往往會“吃大虧”。
原來廣東釣友(@師太請留步)的朋友之所以會攔住他,是因為他在旁邊認出了這條魚的真實身份——刀鰍,結果看著朋友突然想用手去抓,這也給他嚇了一跳,這才趕緊出手給攔了下來。
原來刀鰍之所以被稱為刀鰍,是因為在它的背脊位置生長著一排鋒利的魚鰭,如果貿然徒手去抓,很可能就會被其劃傷。事後,廣東釣友(@師太請留步)也開著玩笑說道:“你的手不準備要了嗎?”
“巨型”刀鰍魚已不多見
刀鰍魚,又被稱為鋼鰍、石錐等,主要分佈在我國南方、淮河、京杭運河、南四湖等流域,是一種體型較小的淡水魚。從外觀上來看,刀鰍魚和泥鰍有幾分相似,刀鰍魚的個頭體型則相對較大,它們的頭部也更為細長。
在小編小的時候,刀鰍魚其實是非常多的,那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和小夥伴們一起,抓幾條蚯蚓掛在大頭針做成的魚鉤上釣魚,但每次都會有刀鰍魚來搶食,並且它們每次都會將蚯蚓連同釣線吞入腹中,這也讓不少人都對它有些厭惡,要麼直接摔死扔掉,要麼帶回家喂雞鴨,偶爾才會被端上餐桌。
然而時過境遷,原本不受大家喜愛的刀鰍魚,卻因為其自身的價值逐步被認可,市場售價也是一度走高,再加上外在環境的悄然變化,如今刀鰍魚也變得不再多見,個頭較大的刀鰍魚則更為稀少。
像廣東釣友(@師太請留步)釣獲這條刀鰍魚,如果放到小編這邊來,估計小販們都要為它爭論一番,畢竟他們拿去一轉手便能賺上不少。
各位朋友,你們見過或者釣過刀鰍魚嗎,如今在你們那邊,自然水域中的刀鰍魚是否還能經常見到呢?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