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藏”故事丨“電力天路”點亮雪域高原——西藏城鄉告別用電難

西藏 67℃ 0
摘要:近年來,西藏相繼建成青藏、川藏、藏中、阿裡聯網工程4條“電力天路”,形成了西藏500千伏統一電網,主電網實現全區74個縣(區)全覆蓋,惠及近330萬人。雪域高原昔日用電難、用電貴的問題,一去不復返。西藏和平解放後,國家高度重視高原人民的用電問題。同時,大力實施鄉村電氣化提升工程,助力西藏鄉村振興。

近年來,西藏相繼建成青藏、川藏、藏中、阿裡聯網工程4條“電力天路”,形成了西藏500千伏統一電網,主電網實現全區74個縣(區)全覆蓋,惠及近330萬人。雪域高原昔日用電難、用電貴的問題,一去不復返。

“過去,全縣就靠兩個小型水電站供電,縣城時不時就會停電,我們燒柴油發電,但發電負荷太小,帶不動電暖器,客人經常蓋三層棉被禦寒。而且柴油發電一天下來的油費就要1200元左右,是正常電費的3倍以上。”西藏日喀則市薩嘎縣一家飯店的經理達娃普遲說,“去年阿裡電力聯網工程投運後,我們用上了穩定的大網電,每個房間都裝了空調,住宿條件大為改善。”

位於拉薩市尼木縣境內的電網塔基(7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劉洪明攝

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受地理條件等因素困擾,電力供應短缺問題是制約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瓶頸。

和平解放前,西藏僅有一座供少數上層貴族享受的小電站。西藏和平解放後,國家高度重視高原人民的用電問題。1965年,被譽為“拉薩夜明珠”的納金電站6台機組全部建成發電,不少拉薩居民結束了用松明子和酥油燈照明的歷史,開啟了社會主義新西藏電力工業起航之路。

此後,1985年西藏首條110千伏輸電線路投運,20世紀90年代末拉薩與山南電網率先聯網,21世紀初藏中電網基本形成。特別是近十年來,西藏電網建設“蹄疾步穩”,從2010年青藏電力聯網工程開工建設至今,10萬餘名電力建設者冒風雪、忍高反,在“世界屋脊”相繼架起覆蓋全區的“電力天路”,全區供電可靠率達99.33%。

6月9日,日喀則市桑珠孜區一名工人正在用機器加工藏式傢俱。新華社記者劉洪明攝

主電網的陞級跨越與迅猛發展,從根本上解决了西藏長期以來的缺電問題,帶動家用電器進入西藏尋常百姓家,幫助廣大農牧民實現了從“用上電”向“用好電”的生活品質改善,同時也為高原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奠定了基礎,成為西藏高品質發展和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

近年來,西藏大數據儲存、有色金屬采選、綠色建材等耗電量較大的產業快速發展。“十三五”期間,西藏電網用電負荷連年重繪歷史紀錄,年均增幅近20%;全社會用電量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增長、達到82.5億千瓦時。

日喀則市江當現代生態產業示範園內的“光伏+儲能”電站(7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劉洪明攝

坐落於拉薩市高新區的西藏寧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擁有西藏最大的云計算資料中心。企業占地面積64.5萬平方米,總投資118億元,可容納7萬個機櫃。

公司負責人蔣寧說:“大數據產業的主要成本支出是電費,一般占到總支出的70%左右。如果沒有西藏電力事業的飛速發展,我們企業用電就很難保障,公司也不可能發展壯大。”

這是7月11日拍攝的位於山南市加查縣境內的西藏首座大型水電站——藏木水電站。新華社記者劉洪明攝

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時期,國家電網公司在西藏計畫投資466億元,進一步加強西藏與西南電網聯網,積極推進青藏直流二期等工程前期工作,全面補强縣域電網、中心城鎮和產業園區電網。同時,大力實施鄉村電氣化提升工程,助力西藏鄉村振興。(完)

西藏首條電氣化鐵路——拉薩至林芝鐵路加查站的輸變電接觸網線路(7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劉洪明攝

來源:新華網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