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統統計,7月16日以來,截至28日12時,河南豪雨因災遇難73人,倒塌房屋17015戶,直接經濟損失885.34億元。
百年罕見的豪雨侵襲河南,洪水退去後,農作物受灾面積巨大,被水浸泡的汽車、傢俱讓河南羣衆在財產上受到了損失,好在國人在灾害面前萬眾一心,雖然重建家園尚需時日,但國人的凝聚力從來不會被災難打垮,來自四面八方的幫助體現了國人的家國情懷。
在大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在自然灾害面前,我們無法改變天灾,只能盡可能減少損失。人對自然,需要保持敬畏之心,對自然界可能產生的灾害,更需要有警惕之心。
根據合肥市地震局統計,近幾年,自然灾害頻發,造成的人員傷亡巨大。2004年,印尼的蘇門答臘島發生8.7級地震,這次地震引起了巨大海嘯,海嘯共造成約37萬人死亡。2007年,日本新潟西南發生6.7級地震,地震造成13人死亡,大約800棟建築物遭受破壞。
2021年5月,深圳華強北賽格大樓發生晃動,引發大家對高層住宅弊端的關注。2021年7月,截至28日12時,河南豪雨致上萬房屋倒塌,嚴重損壞房屋41327戶145983間(國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統數據),人員傷亡人數也讓人痛惜。
這意味著,我們以後買房子,不僅要注意配套、交通、戶型、景觀等常規因素,對房子的抗震性能、禦洪效能,也要納入考慮範圍。
易內澇地區,不建議買1樓住宅。
一樓的住宅,曾經因為接地氣、到家方便、帶院子而受到一些老人的歡迎。但是在豪雨、洪水灾害發生時,一樓的房子受到的損失是很大的。在這次河南暴雨灾害中,部分地勢低窪地區的房子,無法抵禦水患,泡水的傢俱沒法再用,魚塘、牲畜大棚、農田也被摧毀。這些年我國的新農村建設越來越好,返鄉創業的人變多了,但是如果沒有買相關的財產保險,家禽家畜被水浸泡造成的損失只好獨自承擔。
更有甚者,好不容易攢夠買房的錢,考慮到一樓的房價稍低,買了一樓的房子,但暴雨襲擊之後,一樓的房子沒法住,還要繼續還房貸。想把一樓的房子出手,掛牌的價格也要比中間樓層低一大截才行。雨水退去之後,家裡的淤泥清理也是一項不小的工程。
在强降雨灾害發生時,通信、通電系統受到影響,一樓和中間樓層都會停電,但相比一樓,中間樓層受到的財產損失要小許多。
在居住體驗上,中間樓層的通風採光效果更好,避免了一樓陰暗潮濕的缺點。在一些南方都市的“回南天”,一樓的潮濕問題更加明顯,長期住在一樓,還可能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易內澇地區,不建議買高樓層住宅。
一場豪雨,讓高層住宅缺點暴露。雖然高樓層不大可能被水泡,但受到的影響也不小。
其一,高層住宅集中的地方,容納了更多的人口,地下停車區也停留了更多的車輛。在暴雨灾害發生時,地下停車場地勢低窪,車輛太多來不及疏散,更容易受到灾害影響。
其二,天氣灾害發生時,電梯停電、供水系統也遭到破壞,住在高樓層的業主用不了電梯,不管是下樓領取食物,還是搬水上樓,都只能氣喘吁吁地走樓梯。
其三,在居住體驗上,高層住宅居住密度大、公攤大,樓房老化後需要更多的維修費用。在火灾發生時,高樓層的逃生時間延長,消防雲梯的高度也有限制,部分小城市的消防雲梯只有幾十米的高度,無法儘快救援。隨著房價的上漲,開發商也拆不起動輒幾十層高的高層住宅,一旦房屋過了保修期,高層住宅可能就會成為國外那種“貧民窟”一般的居住區。
地震帶地區,不建議買高樓層住宅。
以成都、西寧來說,在汶川、玉樹地震後,成都、西寧均有過震感。雖然成都、西寧不大可能成為震中位置,但時不時發生一點輕微地震,也能把人嚇得夠嗆。
在地震灾害發生後,許多人表示,如果換一座城市生活,還是選擇不在地震帶上的都市,實在想買房,也堅決不能買高層。
地震一旦發生,逃生時間是有限的,住在高層住宅的人群,電梯沒法用,走樓梯下樓,逃生時間就延長了。如果住在30層、40層的超高層住宅裏,來不及逃生,高層住宅就成了“水泥墓地”。
就算是輕微震感,一年發生幾次,每次都要慌慌張張走樓梯下樓,年輕人還能承受,老年人也許就受不了。
易發生颱風地區,不建議買一樓住宅。
颱風巨大的破壞力主要由強風、豪雨和風暴潮引起,具有突發性强、破壞力大的特點。颱風會帶來疾風驟雨,輕則刮落懸空物(如看板或窗戶),重則引發山體滑坡,使路基塌陷或斷裂。易發生颱風地區,不建議買一樓住宅,原因是顯而易見的。
其一,颱風會導致內澇,一樓的房子更容易受到豪雨侵襲。內澇發生時,一樓、地下室等地勢低窪地區更容易被水浸泡,傢俱被水侵蝕無法使用,家電在水中容易發生漏電風險。內澇過後,清理污水、淤泥也需要不小的工作量。
其二,颱風發生地點大多是沿海城市,沿海一樓的房子更加潮濕,長時間住在一樓,不僅傢俱容易受潮,業主的身體健康也容易受到影響。
實際上,我國的樓市發展已經告別高速發展階段,針對開發商融資的三道紅線、針對銀行的貸款集中度管理規定實施之後,開發商融資難度提高,部分財務不穩健的開發商,存在延期交房的風險。買房人在決策時更加需要慎重考慮。除了配套、交通、戶型、景觀等常規因素,對房子的抗震性能、禦洪效能、建築質量,也要提高關注度。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