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屬於中國,因為戰亂逃到中國,現成為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

内蒙古 94℃ 0
摘要:“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個六個家”眾所周知,我國一共有五十六個民族,而在這五十六個民族當中,漢族是人數最多的,我國也是被稱為華夏民族,而在這五十六個民族當中,也並非全部的人都是中國人。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一群百年前因逃難到了中國的外國人,雖說因為戰亂逃難,但他們也是喜歡上了中國,不願回國,就留了下來,成為了我國的一個少數民族,這個民族就是俄羅斯族。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個六個家”眾所周知,我國一共有五十六個民族,而在這五十六個民族當中,漢族是人數最多的,我國也是被稱為華夏民族,而在這五十六個民族當中,也並非全部的人都是中國人。

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一群百年前因逃難到了中國的外國人,雖說因為戰亂逃難,但他們也是喜歡上了中國,不願回國,就留了下來,成為了我國的一個少數民族,這個民族就是俄羅斯族。

中國的俄羅斯族,是近代以來進入了中國,最早的俄羅斯人是在1689年中俄簽訂不平等條約,俄國流民非法越界到中國呼倫貝爾偷盜黃金和開礦採煤,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1884年,在這數百年間俄國偷盜的人每年都高達15000多人。

直到1884年,清朝抓到了偷盜的人,並且和俄國進行交涉,俄國也發佈公告禁止國人越界,但這種約束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經過後來查明,還有千餘人留下了中國境內,偷偷開礦。

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沙俄以此為藉口,進入中國邊境,俄國人又大肆流入中國境內,到1907年,僅額爾古納旗一帶就有5000俄國人,當時他們逐漸開始跟當地人通婚,直到俄國十月革命爆發。

流亡到逃難的人是越來越多,尤其是1920年初,俄國革命戰爭爆發,蘇聯紅軍東迫使敵人進入中國境內,這些人無處可出就在呼倫貝爾安家落戶,根據統計1923年,俄國人口已經高達上萬人。

這上萬人跟當地人保持通婚關係,也是逐漸融入了中國,發展到抗日戰爭結束時,1945年蘇聯軍隊經過這裡時,進行了一個統計,俄羅斯人和中國人的後裔已經發展到了3萬人,隨著新中國成立,這數萬人的俄國人,也成為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

蘇聯解體之後,我國跟蘇聯又重新有了建交,住在呼倫貝爾的大部分人在前蘇聯都有自己的親人,如今戰爭結束,他們也想回家,經過兩國協商,我國同意並且幫助他們陸續遷移回家。

但也有部分的俄羅斯族選擇留在中國,這些人大多數都是第三代俄羅斯族人的後裔,在他們血統當中,也是充滿了中國血統,對於他們來說中國也是家鄉,他們從一出生就是在中國,所有他們選擇留下。

不過現時來講,停留在呼倫貝爾的俄羅斯少數民族人口數量已經不多了,只有1.4萬人左右,其餘的幾萬人都已經遷回了前蘇聯或者澳大利亞。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